内容提要: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从基于教材到基于核心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评价内容要首先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化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试题设计问题情境时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 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154-02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基于学业评价标准试题的编制,应通过三维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评价的目的始终追求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下面从宜昌化学中考试题看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 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物质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物质之间在相互的转化。物质的转化体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等等;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1、(2015年宜昌化学中考23题)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2017年宜昌化学中考22题).我国已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从“可燃冰”中可获得甲烷。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
( 2)从微观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下图是一定量甲烷和氧气充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 反应后
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A.碳原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甲烷分子 E.氧分子
该微观示意图体现出反应前甲烷和氧气的质量组合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16g甲烷和64g氧气 B.8g甲烷和32g氧气
C.20g甲烷和64g氧气 D.16g甲烷和96g氧气
二、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1、(2016年宜昌中考24题).(2分)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2、(2015年宜昌化学中考23题)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三、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学符号,会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间的有机联系。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而作为研究和交流化学的工具是表述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符号。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符号世界是物质的三重表征,是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化学学习的关键是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物质的三重表征融合在一起。
1、(2015年宜昌中考19题)(2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锌元素 ;(2)2个氢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2、(2015年宜昌中考20题).(3分)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
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与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又一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问题”、“证据”、“解释”和“检验”是反映科学探究本质的最核心要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目标靠讲是实现不了的。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1、(2015年宜昌中考24题).(3分)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左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左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 B C
碘+水 碘+汽油 高锰酸钾+水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左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左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2、(2016年宜昌中考25题).(1.5分)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
编号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
设计
实验
分析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宜昌市初中化学学业评价的导向要求我们从三维目标的教学转向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对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的提炼与升华,它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只有真正理解了化学的规律,掌握了化学的本质,形成了化学的学科思想,才能够正确掌握并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才能够深入地认识化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方法。
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宜昌中考化学命题的原则是:1.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水平; 2.有利于引导新课标的落实、新教材的使用;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实现减轻学生负担;4.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落实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5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从三维目标的教学转向以学科素养为本的教学,在化学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科学制订具体可行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设计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中理解化学学科核心观念,设注重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向直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化学论文; 素养论文; 学科论文; 物质论文; 核心论文; 宜昌论文; 微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