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视角与路径选择_企业创新论文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视角与路径选择_企业创新论文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创新论文,透视论文,路径论文,装备制造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当前,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做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先进工业化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其科技创新能力、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二、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产业“空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空心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核心技术,形成对跨国公司技术和资本的依赖[1]。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技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型、成套装备的能力日益增强,并已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之一[2]。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规模总量大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制造能力强但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弱,引进装备多但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单机制造能力较强但成套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弱的不均衡发展状态。装备制造业很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大部分产品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形成的国际比较优势,大部分关键产品及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主要靠从国外引进,作为装备制造业“心脏”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大多数被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形成了所谓“中国身子外国心”的现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透视。

1.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虽然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甚远。据专家估计[3—4],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15年左右的差距。例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我国与美、英、日相差12年以上;在化工、冶金装备和农机制造技术领域,我国与美、日、德相差近15年;在宇航工业包括飞机制造技术领域,我国与美、俄、英相差约15年。

先进制造技术是支撑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脊梁,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先进制造技术(包括现代设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以自动化技术为例,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并向集成化、敏捷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而我国仍处于单机、刚性自动化阶段,数控机床、精密设备的普及率不足5%,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仅在极少数企业被采用。

2.企业研发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当弱,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远未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我国的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为1.90亿元(美国福特公司2004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74亿美元),只占相关企业销售收入的1.88%,一般装备企业的这一比例则只有约1%。而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通常占销售收入的4%—10%。研发机构不健全、研发与管理人才匮乏也是影响装备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两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日本丰田公司在其国内6.8万名职工中,科研人员为1.2万人,占总人数的近1/5,而我国装备企业研发人员超过千人的则是凤毛麟角。由于研发能力不强,我国装备企业普遍存在工艺陈旧、设备老化、制造质量差、信息化水平低以及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等问题。从专利方面看,我国上世纪90年代授权的发明专利大部分由跨国公司所拥有,我国制造业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授权还不到他们的1/10[4];从产品的竞争力看,我国主要机械产品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还不到5%,主导产品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水平的仅占17.8%。

3.系统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强,形成了对国外进口设备及关键技术的高度依赖性

系统制造、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软肋”。尽管我国在低附加值的中低档大型、成套设备和单机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生产能力,但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精尖产品的集成创新与成套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并且存在硬件与软件、主机与辅机不配套的系统不协调现象,因此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并造成了对国外设备的严重依赖性。据统计,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设备的60%以上要依赖进口;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5]。我国每年不仅要花费约1000亿美元进口设备,还要花1000亿美元进口零部件,每年进口设备的数额远远超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正因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丢掉了国内市场的2/3,所以在我们最近所作的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中,专用设备行业在七个子行业中的竞争力最弱。对国外大型、成套设备的高度依赖性给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工业化建设留下了严重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费巨额资金大量引进大型成套设备、生产线和相关技术,对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不够,我国装备技术引进仍然停留在仿制和掌握原有技术以及较低层次的国产化上,没有上升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上来,并带来了对国外技术、装备及零部件的严重依赖性。虽然我国对进口设备有较强的仿制能力,但往往是“形似而神不似”,即其外形与功能与进口品不相上下,但其性能包括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却相差甚远。资金投入错位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7—0.08),而韩国、日本的比例为1∶(5—8)。

4.缺乏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更缺少世界一流企业

我国装备制造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缺乏著名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企业。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达570万辆,为世界第四位,但在前100个世界级汽车品牌中,却找不到中国企业的影子,2005年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只占13%。机床产业被称为“装备工业中的装备工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和第四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只能占据附加值最低的低端机床市场,而高端市场早已被国际机床制造商瓜分。

大企业、大集团是引领企业群体参与国际竞争的“火车头”,代表了一国的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和经济实力。装备制造业是最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但我国很少有在规模与自主创新能力上能与国际一流企业或跨国集团(如美国的通用、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等)相抗衡的大企业和大集团。2005世界500强名单中有18家中国企业,却没有一家世界一流企业,其中装备企业又基本是汽车企业,这与我国近4万家装备企业规模是不相称的;2004年,中国机械500强前10位企业总收入只有世界机械500强前10位的6.5%;位居国内汽车行业销售额首位的“一汽”集团,2003年的销售额为1260亿元,仅相当500强中的“通用汽车”销售额的4.1%。

5.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国际贸易结构日趋不合理

从国际贸易的结构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国际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高达1.1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319.46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机械产品的贸易逆差却达到了512.06亿美元,出口多以空气调节器、电动机、摩托车等技术水平不高的普通机械产品为主,出口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又以外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所占份额极低。在电子产品与装备出口方面,我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电视机、DVD、个人电脑等家电和电子产品的组装业,但是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都要依靠进口,并且每年都要支付给国外公司昂贵的专利使用费。我国进口的大多是高新技术装备和国内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相比之下,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却是美国和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1998年,美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为328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48%;而日本机械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的比重高达70%以上[6];日本在机器人、机床、半导体制造装置等方面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装备制造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进口国外设备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我国一些高盈利的高技术产品与装备市场大部分被外国或外商产品所挤占,如我国机床工具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降到目前的40%左右。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滑坡,极大地威胁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必须大力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空心化”现象存在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巴西等拉美国家在大量进口设备和引进外资的同时,其核心技术和国民经济命脉却被跨国公司所掌控,并带来了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国民经济有增长却无发展的严重后果。产业“空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必须汲取这些国家的教训,加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减轻和消除已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苗头。

三、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所谓战略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产业[1]。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产业的总称,被喻为“工业之母”,它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推进器,是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的载体,是维护国家安全、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产业。因此,装备制造业自然属于战略性产业,而自主创新能力则是其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高度来认识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科技、经济竞争的焦点,缺乏原创成果、核心技术和尖端装备,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包括机械、电子、材料、武器弹药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涵盖了电力、石化、军工等国家命脉产业,并且像电信设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武器装备制造等装备行业在国际上都被列为高技术产业。由于它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所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要么以立法形式限制对我国的高技术设备出口,如过去“巴统协议”和今天的“瓦森纳协定”;要么漫天要价,或提出苛刻的附加条件,以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遏制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例如,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物资。1999年5月,美国政府公布的“考克斯报告”提出要控制对华出口精密机床;2000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针对中国等国家的《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的法案。至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航空航天、核电、国防军工急需的高级数控机床仍禁止出口。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将我国仿制国外重大装备和相关技术之门堵紧。

总之,科学无国界,但技术却是国家财富,具有国家意志和政治目的。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而现代高技术战争又以先进武器装备作为基础,因此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是无法引进的,原创技术、敏感技术、关键技术和尖端装备也是用钱买不到的,即使能买到,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军事保密和信息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我们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那些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装备技术,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才能不受制于人。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的现实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工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自2000年起,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60.6%逐步上升到2004年的67.6%,比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的最高记录(66.6%,1960年)还多1个百分点。因此,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已进入重新重工业化阶段[8]。而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主导力量。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和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它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各产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不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国防现代化,还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装备,并且随着产业与产品结构不断升级,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对新技术装备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装备的能力却相对滞后(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大中型企业的1180种主要专业设备中,达到先进水平的仅占26.1%),国内新增设备对进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既可降低工业综合能耗、物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推动装备工业自身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3.适应大型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高潮的客观需要

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在建设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载人航天、三峡库区建设、奥运场馆建设、环保工程、海水利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这些规模空前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各种大型、专用设备如大型石化装备、发电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交通运输装备、建筑技术装备、环保设备、工程机械等有着旺盛的需求。并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的兴起,对钢材、水泥、交通、通讯以及供电、供气、供水的需求急增,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还会有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期。但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处于国际分工的加工组装环节,高技术含量部分被跨国公司所掌控,重大装备和大型成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其核心技术也受制于国外。因此,迫切要求装备制造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自主装备供给能力。

总之,我们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才能有效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改变国内企业为跨国公司做代工、代销的状况;并依靠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一流企业和品牌产品,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

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之路径选择

1.在创新主体上,建立以装备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官相结合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确立装备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由于众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的装备企业始终没有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一方面,装备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很多企业领导人注重短期利益,轻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舍不得把更多的资金投向不能立竿见影的研发活动上。另一方面,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与经济相脱节和产、学、研相分离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集成各方面力量和分散的科技资源,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两翼,产、学、研、官紧密结合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装备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建设。要依托大型装备企业,建成一批国家级重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虚拟研发或设计中心。研发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装备企业要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思路,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开发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装备。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官合作创新。在自主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官四大创新主体(要素)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彼此联系、相互合作,构建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官合作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装备攻关、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攻克和掌握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此外,还要促进装备企业从竞争走向合作,以大型装备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整机为牵引,结成动态联盟和战略技术联盟,集成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解决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实现合作创新和市场共赢。

2.在创新途径上,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建国以后,我国装备制造业走的是一条技术引进之路,但存在较严重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重硬件、轻软件和重引资、轻技术的“三重三轻”现象,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而这种技术上的依赖性比资金上的依赖性更为可怕,它会带来产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要汲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使技术引进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逐步缩小我国装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后来居上和跨越式发展。为此:

一要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从进口设备为主转向购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从较低层次的跟踪模仿转向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将资金“大头”投向对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上。

三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防止和杜绝低水平重复引进,特别是对于大型成套设备和生产线的盲目进口。

四要针对一些重要装备与关键技术的引进,建立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及市场运作相互衔接的有机链条。

五要调整外资引进方式。要改变“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和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短视行为,对新进入的外资进行必要的甄别和筛选,尽量引进那些能够带来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资本,并鼓励合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以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3.在创新方式上,高度重视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创新以及集成创新

产业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特别是原创性技术是提高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制造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涉及产品设计数据、设计方法、技术标准、材料应用、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测试技术、制造模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应属于“稳住一头”的范围。针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日益萎缩的状况,国家要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装备国产化计划等应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究,集中力量解决一批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难题,增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后劲。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往往会导致制造技术和制造业的重大进步,带动相关产业技术群的形成和产业的技术升级,甚至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只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突破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才能摆脱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性,走出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徘徊不前的困境,进而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为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重大建设,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如环保设备、大型石化、冶金、建材、医疗设备,大型成套动力设备,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设备和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等的研制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集中力量和资金,攻克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使制造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

在当今科技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产业技术往往呈现出产业链与技术链的特征,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的效益及其所带来竞争优势往往大大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并且集成创新还具有投入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装备研制大都是集成创新的产物,如大型成套设备就是将众多的单机、配套产品和零部件,通过系统设计,集成为实现某一整体功能的大系统[6]。装备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研发、设计、材料、加工制造、零配件等方面的综合配套和多部门的协同攻关,特别是那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要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制,更需要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因此,必须将面向市场的系统集成创新作为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跨越的突破口。一方面,要以重大装备研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心,组织研发机构、设计部门、装备制造部门、核心零部件配套部门以及装备应用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单元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整机生产制造的突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于和积极利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现有成熟技术和资源进行自主集成创新和系统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集成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4.在创新管理上,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制造模式与用人机制

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淡薄、管理体制僵化、制造模式单一、组织结构欠合理、创新机制不灵活等问题,这是造成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变革传统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制造模式和用人机制,以此带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管理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国有装备企业改制和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甩掉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历史包袱。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创新欲望强、创新效率高,政府要大力支持民营装备企业的发展,形成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竞争、共生共荣的良好局面。

二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我国装备企业多而分散,大而不强,大型企业规模偏小,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产业规模效益、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一方面,要通过企业重组、兼并和实行战略联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包括能跻身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航母”;另一方面,要放宽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进入“门槛”,扶持和促进大批中小型装备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从而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大中小型企业协调配套的“金字塔”型企业组织结构。同时要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产业化集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市场适应能力和产业集中度。

三是变革传统制造模式。装备企业要促进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引进和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独立制造岛等先进制造模式,并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实现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的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高质量和短交货期,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四是改革用人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针对装备行业技术要求高而各类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必须从改革薪酬制度、改善研发条件、重奖发明创新功臣、加强进修培训等入手,形成对各类人才的凝聚效应,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要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造就一批科技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发人才,培养和培训大批技能高超、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

5.在创新政策上,营造有利于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日、韩等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扶持,甚至由国家垄断经营。要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也需要经济、科技、贸易、财税、投资、金融、消费等相关政策的相互配套和共同保护。

在财税政策方面,政府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的同时,要通过财税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自身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如允许企业税前按比例提取研发经费;对国内生产的首台成套装备特别是节能、环保设备和替代进口设备,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不违反WTO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对国内装备企业的关税保护政策,鼓励国内装备企业扩大自主产品出口;还要逐步推广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等。

在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发行国债、市场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基金,对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制,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等给予立项支持,并用创新基金引导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投入;对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生产以及一些大型技改项目和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要通过银行发放政策性贴息或低息贷款;对一些创汇高的重要自主设备出口的投资项目,给予出口信贷支持。

在其它相关扶持政策方面,要加大对自主品牌装备的政府采购力度,并进一步完善重大工程项目中重大装备的招投标制度。鼓励用户使用本土装备,以保护我们的民族品牌,培育我们自己的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大型装备企业和跨国公司;政府应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制定支持民营企业进入装备行业的政策,加速设备更新换代的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扶持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等等,以营造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总之,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是否强大的标志。我们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由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分专题(96-A22-05-01)

标签:;  ;  ;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视角与路径选择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