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论文

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论文

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

钟瑞添,刘顺强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 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归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时代呼唤,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是民族文化振兴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首先,应明确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传承创新的要求,推动和扩大民族文化认同,必须直面现实中存在的困境,客观地分析内在原因,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下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的内生机制,包括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符号赓续与创新,主体内在民族文化价值选择的自觉;最后,着力探讨在“双创”方针指引下的民族文化振兴路径:遵循民族文化自身内在演进的辩证规律,激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内生力,发挥政府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效职能,形成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正能量。

[关 键 词] 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精神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 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而成的民族文化智慧结晶,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发展力外在表现的内在灵魂与纽带,是传统文化中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这就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增强民族文化的时代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历史过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也需要时间的延展与空间的拓展。

野生钟花樱观赏性评价对象55株,评价指标6项(均为高优指标)。根据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专家组测量的55株野生钟花樱6项指标的数值,进行灰色关联计算。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范式及传承创新的要求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2]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从初级层面来讲:一是身份层面上将个人身份归结于某一族群;二是思想层面上认同族群内的价值取向;三是行为层面上践行族群内的伦理规范。从高级层面来讲:文化认同是对文化形态生成、发展、流变历程科学认知基础之上形成一种文化适应的状态,形成有别于其他族群差异化的文化形态,表现为心理上的内化、行为上的外化。

民族文化认同既基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事实,更有赖于民族文化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地创新发展与创造转换。在中国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基础。这里讲的民族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就要大力弘扬“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3]。首次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内涵予以明确,并站在中华民族发展总体战略高度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内部结构与外部指导,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理论与路径依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源泉所在,恪守民族文化内核是其发展创新的前提:一是坚守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巩固民族内部的团结与凝聚,保持和不断增进对外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生性、共享性,为不同文化的互通互融互享创造条件;三是融入时代元素实现民族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传承创新,尝试结合不同族群的文化表达形式来传播本族文化,促使族群文化的跨界交融,统筹价值共识, 形成新的文化符号,新生文化与原有文化相比既有承接性,又有现代性,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民族文化认同困境透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但现实中民族文化认同面临着诸多困境:一些人对民族文化自信不足,视传统文化为过时落后的代名词;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大潮下,民族文化被过度消费、严重污染;在国学复兴的旗号下,“传承”演变成为“复古”,不断消解着民族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创造力。这一切都可能造成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一)全球化时代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致使民族文化价值力缺失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多样、异质文化价值观不断涌入,剧烈地冲击着已融入群体内心世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削弱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个体在文化激荡的大潮中逐渐丧失了对多元文化形态的价值辨识力,干扰着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当前优秀的民族主导性文化价值缺位,使得社会缺乏统一认可的主导价值,各种文化壁垒之间无法协调、对话,难以统筹价值共识及整体协调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个体不能在内心深处形成清晰合理的价值判别,更无法将之有效地转化为自觉行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实践在伴随资本而生的“物欲主义”极端夸大“利己需要”的价值取向中不断受到动摇,主导性文化价值受到严峻挑战。

(二)民族原生态乡土环境的消解,致使民族文化传承力断裂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消解着传统民族文化存在的土壤。现代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由相对封闭走向逐步开放,原始地域的界线概念被打破,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新的交互式文化场域,由此产生新的文化场力,不断地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发生龃龉,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民族文化的价值失真。原本承载民族文化的语言、服饰、艺术等载体逐渐失去其生态场域,大数据信息沟通与传播的畅通促使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弱化,蕴含着民风民俗的族群文化逐渐被抛弃与遗忘。随着一些民间艺人的故去,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窘境,有些甚至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民族生态文化的失衡,使得趋同性增加而差异性不断减弱。

(三)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不足,致使民族文化整合力弱化

《说文·匚部·匚》段玉裁注:“此其器盖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视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围,右其口也。口部云:囿,规也。今人皆作圜作圆,方本无正字,故自古叚方为之,依字匚有矩形,固可叚作方也。”[2]高鸿缙《中国字例》“匚为竹器,其形长方,匚古亦假为方。”张舜徽《约注》“匚,本当作凵,象正方之器,可以受物之形,为恐与去鱼切,口犯切之凵相混,因侧立其文以相避,亦兼以便于为他文偏旁耳。自借方为匚,而匚废矣。”

(四)民族文化宣传方式的乏力,致使民族文化引导力不强

三是贯彻民族文化“双创”方针。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 民族文化认同的路径是从认知到认可再到认同的过程,因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必然是保持特色,不断创新,使之与现代社会融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8]313。这为新时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时代产物,要使其优秀元素实现超时空的现代转化并焕发熠熠生辉的生命力,展现对当前社会非凡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就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换,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统一。

总之,社会现代化转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消费形式、价值理念、行为范式,打破了社会固有的民族文化认同格局。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将更加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只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才能焕发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

三、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的内生机制

民族文化认同必然离不开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浸染,认同过程其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赓续与创新,改造为符合文化主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最终实现主体内在文化价值选择的自觉。

民族文化振兴对于正在走向伟大复兴征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其重要,要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升到民族伟大复兴、内涵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整体的高度上来看待其关联性。面对新的历史实践,须有新的文化思想指导。新的文化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而成的。

(一)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浸染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

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浸染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在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与族群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式,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又被文化不断地塑造着。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浸染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内容:首先,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来说,最开始受到的就是家庭文化的熏陶,家庭作为人生活的第一时空,其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对人的影响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意义。其次,在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过程中,个体还会受到学校、社区、组织的影响,同时个体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等也会受其影响,个体在人文环境的浸染中不断调整自我的认知与行为,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记忆,加深民族文化信仰的趋同性。最后,民族文化认同还会受到民族文化制度与民族文化政策的影响,它们对个体的民族文化认同起着规范与引导的他律作用,使个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校正不符合民族文化认同的现象与行为。

(二)民族文化传承中符号的创新赓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条件

民族文化符号赓续是指对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元素的传承。民族文化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创新始终伴随其中,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传承,其核心是萃取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时代元素,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形式的文化表达,增强民族文化的时代吸引力。民族文化传承中符号的创新赓续从外部条件上看需要多元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共生的原在状态存在;从内部条件上看需要社会主体主动对多元文化价值进行抉择,在民族文化符号、民族文化身份和价值取向上形成共识,在行为上践行相应的民族文化要求。具体体现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发展民族文化,形式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符号,使命上维系民族文化生命力,延续民族身份的历史积淀,强化个体民族身份归属,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据新华网(广东频道)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共七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利用抖音推出文物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将馆藏中的“民族文化活化石”宝物们伴随“抖音神曲”精彩地呈现给观众,瞬间成为网络“爆款”,民族文化工作者借力抖音等被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媒介渠道传播民族文化,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激发人们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的关注。

(三)主体内在价值选择的自觉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终极目标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创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离不开其主体——人。只有充分激活人的内生力,民族文化振兴才能最终落在实处。“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文化是‘人'的生命的展开和活动方式。”[9]47人是一切文化行为活动的主体,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民族文化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民族文化认识自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动掌握民族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勇于担当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现实责任。

颁奖典礼的一大亮点是阿姨红毯环节。平日里低调谦逊的阿姨们换上华丽的礼服,展现出了她们另一面的魅力:或雍容华贵,或时尚清新,或古典大方。一名来自沈阳的阿姨激动地说“这辈子也没想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穿上漂亮的礼服,像电影明星一样走红毯,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做阿姨中的明星!”

四、创新民族文化振兴之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民族文化振兴就是要在这个“根”和“魂”的基础上,建设起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文化的振兴,本质上就是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否定之否定的哲学理念的现实实践,它是一个涉及不同主体层面的复杂问题,既要坚持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正确方向,遵循民族文化自身内在演进的辩证规律;又要激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内生动力,重视政府民族文化建设主导职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通力协作,实现民族文化振兴。

(一)坚持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正确方向

三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历史观的基本立场。依托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手段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通过跨时空的民族文化形态比较,遵循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优胜劣汰、革故鼎新、为我所用的原则,赓续创新民族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社会中优秀的理性思维、民主意识、法治思想、竞争观念等新理念,摒弃那些与现代文明要素相背离的部分,更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形态;通过对民族文化优秀元素现代化融入整合以及再阐述,并对新文化体系进行再凝练,使其产生新的文化范畴,融入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并被不断延续发展下去。

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念。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民族文化振兴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加以批判地吸收、传承、创新。为此,一要肯定新时代文化都是建立在先前文化成果基础之上,“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5]561。二要正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主张在批判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进行传承创新,“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6]707,708。民族文化振兴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念为统领,实现民族文化不断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理性价值判别,使人们逐渐摆脱单纯依靠工具理性来评判事物的状态,不断上升到依靠价值理性来评判事物,促进“个人由‘阶级的个人变为有个性的人'变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7]249,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当下的基本国情,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的契合性,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民族文化认同并不是回归传统,而是追溯传统,重筑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和价值构架的延续性,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来构建,不断激活民族传统文化中正面的、积极的创造性价值。时代发展呼唤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不断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时代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正能量进行整合,实现更广泛的民族文化认同与更深层次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创新。适应时代需求,引导舆论热点,通过专业化、个性化、大众化的方式转变发展,使大众愿意走进、自愿接受、自觉传承、自信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传统单向度的民族文化宣传模式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内生力”作用,具体实践中个体被当成接受与训导的对象,未能与民众形成有效对接与良性互动,致使主体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意愿不强、热情不高、渠道不畅,影响了传承创新的预期效果,民族文化宣传变成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致使作为民族文化内核的民族精神现实引导价值受到影响。在现代传媒深度融入人们生活、自媒体时代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传统民族文化宣传方式不断地被现代传媒模式突破,伴随着工业化而兴起的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及功利思想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不断冲击着民族文化的塑造力与引导力。共生视阈下“求同存异”的民族文化认同生态模式被打破,信仰的敬畏之心被抛弃,个体丧失了对民族文化价值范式认同而随波逐流,使得民族文化引导力逐渐弱化。一些现代传媒受利益驱动,为博得大众的关注,常常充斥着低俗的、未经甄别、鱼龙混杂的负面信息,甚至于“伪科学”谣言等诸如此类的反智文化,误导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加深了公众对理性知识的信任危机,使其在思想上不知所措,行动上无所适从。

社会转型阵痛期,民族优秀文化因弘扬不足,民族精神信仰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准则未能在社会层面得到深刻认同和普遍践行,导致部分个体在思想追求上失去道德方向感,在行为践行上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假冒伪劣等毫无道德底线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壮大的传统血脉与精神支柱,青年一代本该是认同、传承、创新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力军,现实却是对历史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勤俭廉正、奋发图强、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理解不足;对民族传统服饰、诗词歌赋、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符号了解不足;对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不深。对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的偏颇,造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呈弱化趋势。

(二)遵循民族文化自身内在演进的辩证规律

本研究表明,HER-2的表达随着FIGO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HER-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是否出现淋巴转移有关,出现淋巴结转移,其表达增高,提示其恶性程度高以及患者不良预后。但是其阳性表达与年龄、组织病理分化程度、临床病理类型无关。

一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融入现代元素,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继承与守护前人的传统文化因子,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8]340。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积极因素的肯定,创新是对民族文化消极因素的否定;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量变,创新是文化发展的质变;前者是文化发展在横向历史上连续性的体现,后者则是文化发展在纵向空间上阶段性的展现。

二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民族文化自觉,自觉的民族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激发自身创造力,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秉持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思想、笃行的理念,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符号创新、内容创新和传承手段创新,突破落后思想以及教条主义的桎梏,站在未来世界发展的高度,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采取多元的视角,使优秀民族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具有潜在性的力量,与显在性的硬实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当然,文化发展与物质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就是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也就是说,物质水平的提升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文化水平的提升。从整体性上而言,文化的发展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在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有意识地推动、引导、促进。振兴民族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由重视量的积累到注重质的提升的内在要求,强化内涵式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物质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均衡性。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传播载体以及价值理念,才能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

(三)激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内生力

主体内在价值选择的自觉是在主客体双向互动中民族文化内化的过程, 是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中主体进行的价值探索、权衡、抉择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主体心灵“归宿”于民族文化共性的认同过程,认知上珍视民族历史传统,观念上认同民族风俗习惯,行为上形成个性化的民族文化烙印,自觉践行民族特色文化符号。通过从“探索”到“投入”的过程,促使个体完成四个阶段的价值整合:由一开始个体表现出几乎不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内容;到通过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浸染影响,开始注意、了解、探索民族文化多样性存在形式,如民族物质文化、民族精神文化、民族制度文化、民族政治文化等;再到在原有基础上投入感情精力,形成深度的民族文化意识;最后,个体经历参与、浸染、关注、辨别发现了民族文化的内在魅力,将民族文化认同有机整合到个体自我概念中,主动接受了其价值取向并践行其相期许的行为,获得个性化民族文化身份,达到与他人内在的趋同性。我们说民族文化力量的厚重、持久、稳定,其实就是行为主体的自觉遵守、身体力行,就是民族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和社会规范力量。

非线性化误差模型将各约束方程联立组成超定方程组(10),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公式变换,直接调用原方程。方程组(10)的输入量为各主动移动副理想运动量、托架位姿误差、名义结构参数,输出量为托架结构误差。该方法不需要结合辅助测量,但是对应的未知量系数矩阵复杂,病态性严重,因此对迭代初值、测量精度的要求严格,与理想结构误差偏离较大的迭代初值会降低算法的辨识准确性,陷入局部最优解,需要根据残差平方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迭代初值,其辨识工作量较大,且系数相同的误差项辨识精度差。

一是重视良好家风家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时代精神融入到家风家教文化中,实现家风家教文化的现代转化。家庭是人们受到文化浸染的第一时空,家风家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处事观、道德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塑造性、认同性、传承性,蕴含着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取向。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接受价值观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场所,良好的家风家教潜在地影响着家庭成员人生目标、人生信条与行为准则的确立。时代在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培育具有“爱国情怀、报国之志、责任担当、砥砺奋斗、本领过硬、品行高尚”的现代公民,使家风家教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守正确标准、实现正确目标。

二是发挥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长效机制。学校教育始终在民族文化认同、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学校作为一个系统化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的聚居地,更是民族传统文化认同、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学校教育的特点,注重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教育的整体衔接;唤起个体在民族文化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遵循认知规律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改变以功利化为导向、以灌输化为手段的教育模式,注重文化体验、情感共鸣、文化熏陶在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中的感染作用,用具体的历史知识和现实案例,使受教育者在自我历练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巨大力量,主动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

综上所述,等离子喷涂吸波涂层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一般随吸收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随测试频率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涂层的介电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涂层的吸波效果,这给吸波涂层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三是实现个体对民族文化认同自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人们能否对民族文化主动传承创新的必经阶段,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自觉的思想内化,遵从自己的民族文化理念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行为外化。从心理认知的规律而言,民族文化自觉表现为社会主体会花费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考量和行为选择中,用不断质疑的辩证态度去选择自身的行动方式,并在与周围人不断互动中达成观念上的一致,最后主动采借不同的族群文化表达形式并将其纳入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依托不同的方式,传承创新原有的文化元素。只有经历质疑本身,个体才能达成理性的认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达到认同,进而在心理层面调适好自我,最后固化为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 社会大力倡导的优秀民族文化必要经历个体“在质疑中寻求价值认同”的过程,最终整合到与民族、社会、国家的相一致的价值认同上来。

水泥厂余热发电设备安装调试易产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素玉(8-139)

(四)发挥政府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效职能

民族文化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对民族文化内容上的现代创新,也包括其传承理念、方式、手段、载体的创新与转化;既需要外在的政策支持、制度支撑以及全社会合力推进,还需要传承创新过程中各环节与要素的内在驱动,构建制度机制为民族文化振兴提供保障,提升物质关怀,创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统筹文化场馆与新型电子媒介在民族文化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而这些,正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政府职能的体现。

一是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机制。制度机制是指规范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过程中实现良性运行的策略与措施。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对民族文化的内容做详细的区分和界定,划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分类职能,详细规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各项制度与责任,不断巩固与落实,营造良性的运行环境,规范文化市场主体和传承创新主体之间彼此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界定范围、明晰责任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有序传承发展。要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重视政府的主体引导作用,合理配置民族文化领域的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吸纳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意见,广泛开展制度制定咨询活动,梳理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规范化上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不断规范民族文化主体在进行民族文化生产和相关民族文化活动的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秩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体系框架内合理化、有序化、规范化传承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搭建制度化的平台。

用统计软件SPSS 20.0,IBM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其他简单计算则由Excel 2016进行。所有的图片都用GraphPad Prism绘制。

《政府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要素中设置“累计盈余”科目,用以核算《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

二是发挥现代文化场馆在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创新中的场域作用。文化场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集散地,为民族文化符号与观众交互融合提供了文化浸染的空间,是一种可触化、具象化、体验化的现实载体。文化场馆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提供了展示空间,使人们在相对有限的时空内认知、学习、了解历史空间内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效增近了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感,增加了参与者的认知度和亲近感。首先,要坚持城乡统筹、有所侧重、和谐统一的建设理念,注重城市文化场馆建设中的规格与品位,增强城市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兼顾乡村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其次,鼓励引导多元主体投入建设发展,实行政府负责、社会参与、个体参加的建设合作机制,采取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最后,要科学规划、明确主题,加深文化场馆的时代内涵建设,依据现实需求不断深化文化场馆的功能建设与主题开发,增强文化场馆的内涵、特色和吸引力,提升文化场馆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效用,使公民自觉自愿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三是重视新型电子媒介在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创新中的载体作用。相比传统媒介而言,电子媒介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导载体,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具备了即时性、广泛性与自由性,同时在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了知识性与娱乐性,产生了独特而强大的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利用电子媒介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如“经典咏流传”栏目,利用央视主流媒体将严肃、理性的古诗词文化融入生活化、互动化、娱乐化的“文化表达”元素,借助现代电视媒介,提升了传统诗词的感染力和传播力,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当前我们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就要重视电子媒介的载体作用,不断完善和提高科技发展能力,充分依托现代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创造生产出更多既符合时代诉求又令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现代管理等切实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在优秀民族文化创造开发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对民族文化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及数字化保护,鼓励与培育依托优秀民族文化发展创新创意产业,依托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进步,不断探索利用电子媒介传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8-07-1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翟媛丽.人的文化生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Road of Revitalization

ZHONG Ruitian, LIU Shunqiang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end-result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re the calls of the times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Historic inheritance and modern innov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course for the boom and prosperity of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national culture: First, it is so vital to clear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claim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o promote and expand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o face and analyze realistic predicament in order to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practice. Secondly,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buil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view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which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continu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s symbols, and the self-consciousness choice of inherent national cultural value; Finally, based on the policy of the dual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the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will be followed the dialectical regular patter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tself evolu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ate internal forc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form positive energy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Spirit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5478(2019)04-0149-08

[DOI] 10.19649/j.cnki.cn22-1009/d.2019.04.022

[收稿日期] 2018-10-2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殊路径研究”(15 BKS013)。

[作者简介] 钟瑞添(1955-),男,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八桂学者”,广西马工程广西师范大学基地首席专家,广西2011 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顺强(1985-),男,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钟淑洁

标签:;  ;  ;  ;  

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