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尉大庆,党世芳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尉大庆,党世芳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4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电力企业逐渐发展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电力企业努力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的提升。本文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引言

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在我国的持续深化,电力企业相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1强化财务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运行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使电力企业也出现了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现象,电力企业的所有者不仅关心企业的利润总额,还关心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自身的未来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2强化财务管理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决策。电力企业进行经营生产,确保其资产的完整性,仅仅依靠单一的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辅之以必要的财务手段,各项财务制度必须健全,强化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2.3强化财务管理可以实现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成为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能够使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资本的保值增值要求企业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企业由于行业特性和产业结构、电源结构和股权结构的制约,电力企业更加注重安全和生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上的薄弱直接导致其对内部财务管理的控制力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企业内部许多财务管理问题的直接诱因。可以说,一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模式相对粗放,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入,没有正确的掌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联系和区别,更有甚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使得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3.2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面临的政策性风险、经营性风险、投资性风险以及成本控制风险等也不断提高,但是,与这些日渐提高的财务风险相比,电力企业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足,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较弱。

3.3财务信息化程度偏低

在电力企业内部,一方面,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的信息编码和统一的软件,另一方面,信息软件的多样化、非统一性又造成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共享效率和整合质量较低,从而导致内部业务信息无法准确、及时地在企业内部获得传递与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4.1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需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内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电力企业员工还应该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秉承现代企业的信息观念、质量观念、系统观念和成本效益原则,把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理论知识和国际最近动态融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以促进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不断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由核算会计逐步提升成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搜索、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的管理系统。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不仅在于眼前利益,而且着眼于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考。财务管理要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以正确反映企业理财情况和经营成果。

激励财务人员参与全过程的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经济监督,开展全过程的经济服务,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4.2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电力企业要想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必须具有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制。注重防范财务风险,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资金自我平衡,使财务风险做到可控、能控、在控。

为防范和控制有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电力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并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识别、防范体制,依据外部条件的各种变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以增强电力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另外,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能够提升企业在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与控制、财会信息的形成与分析、资本运营以及财务决策执行等方面的效率,更好地促进整体协同效应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发挥,从而有效地控制由企业自身原因带来的融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风险和固定资产风险。

4.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加强预算的控制,严格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各个环节的预算管理。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以及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的目标,应坚持“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预算,所有预算收支都必须延伸到项目,所有预算项目都必须细化到月度”的原则,以效率和效益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分配有限资源。借助财务软件,将预算编制从过去的年度预算,逐步发展成为季度预算、月度预算;同时将过去的固定预算发展成为滚动预算,建立合理的预算体系。

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做到管理全覆盖。强调预算约束刚性,通过预算控制,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在电力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单一的资金预算向多方位的资金预算转变,资金预算范围扩展到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力的生产、投资以及经营等各个方面,从本质上实现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的统一预算管理。同时,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具体工作时,应该密切关注预算编制中的备用方案,该备用方案应该由电力企业的专门财务预算人员经过综合分析,在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信息进行各类分析、研究之后提供出来。 财务部门还应该同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和供应等各个环节保持通畅的信息交流,及时调整财务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从而最终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4.4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经济时代,电力企业需要增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以财务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在具体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电力企业不断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了保障。电力企业尤其需要强化财务管理硬件、软件防火墙的开发与完善,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逐步推行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统一化、信息化,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健康、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尉大庆,党世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尉大庆,党世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