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成的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分析_本体论论文

实践生成的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分析_本体论论文

实践生成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马克思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本体论的含义及其得失

传统意义上的本体一般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是基础说。哲学就是从追问世界的基础开 始的。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就把组成万物的基础和要素看作是某种“实在”和具体的物 质,只是具体形式不一:泰勒斯称其为“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亚里士多德 则认为是“质料”。第二种是本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哲人们慢慢发现,无论把世界 的本原归于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不能解释所有的存在物的构成,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世 界的统一的、一般的本质,这时的本体被看作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本质、共相。第三种是 始基说。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有不同的回答 ,因此就存在着不同的本体。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的理论,就是物质本体论;而凡是认 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理论,则称为意识或精神本体论。这种观点把本体看作是万物的始基 、基质和根源,“万物产生于它最后又复归于它”。

这样来理解的本体论,其意义是应当肯定的:它反映了人类理性思维在寻求安身立命 过程中的一种哲学反思;它意味着要追求一种隐身于现实事物背后的超验的、有序的、 绝对的存在,并且把这种存在及其逻辑推理看成是现实事物之所以实存以及整个世界趋 向于完善的根本原因,因而它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类生活应然秩序的内在向 往;它确立了一种重视客观分析、反对主观想象的科学研究方法,依靠这一方法,人们 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揭示其内在矛盾及其本质;它也为整个西方的超验文化传统( 如为上帝的存在寻找最终根据)确立一种哲学基础。

但问题恰恰在于,传统本体论及其思维方式同时也意味着对感性的、现实存在着的人 的无视与否定,以及本体论与现实的人的分离。按照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人的本质并 不是由人自己的活动生成和确定的,而是由先于和外在于人的活动的本体预先确定的, 人并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其本质,而只能按照先在的规定实现其本质,只能用存在 去解释行动,而不能用行动去理解存在。然而,这种与活生生的感性的人的存在相敌对 的“本质”,对人来说却始终只能是异在的东西;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坚持以客体化、 对象化的方法研究人,这实际上是以物种(一般物的规定性)的方法抽象地研究人,这种 研究所看到的人是对象化和工具化的人,人在其中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人的生成的、感 性的、开放性的和创造性的自我存在及其意义被漠视了;传统本体论哲学的逻辑分析与 综合能力限制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及其感性体验;传统本体论哲学把“多”还原为“一 ”,把具体还原为抽象,这种以追求最后的绝对本体的还原方法和超验方法,必然会直 接抽掉包括人的生存样式在内的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变动性,必然远离现实的人。 总之,还原性、超验性和实体性,使得传统本体论哲学本身存在着一种强烈的非人化的 理论追求,它对超验性和实体性的追求恰恰是以牺牲人的生存的经验性和实存性为代价 的,它对人的精神(灵魂)的肯定也是以否定人的物性(肉体)为代价的。这正迎合了中世 纪宗教神学抬高神性、贬低人性的理论需要,也使本体论哲学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及经院 哲学中得到了圆熟的运用和发挥。

本体论可以说是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同时它也成为哲学史上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因其体现着哲学的本性,在哲学领域中有着根本性、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地位,使得众 多理论学派至今都不能忽视或回避。问题在于每一种哲学所讲的本体论是一种什么样的 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本质上是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

马克思虽然在其成熟的著作中没有专门说明自己的哲学是什么样的本体论,但其本体 论的思想却是存在的。那么,马克思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本体论?对此,学术 界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有五种观点:有些学者认为是物质本体论;有些学者认为是实 践本体论;有些学者认为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有的人认为是实践人道本体论;有些 人认为是人学本体论。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本质上是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 学,它坚持唯物主义的一般前提——物质原则。然而,马克思的哲学又往前走了决定性 一步,它鲜明强调自己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这种“新”和“ 现代”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我们不能因为它坚持一般唯物主义的前提而 忽视其根本特征。

这种“新”和“现代”集中表现在它关注的主题是“人的生活世界”或“现存的感性 世界”,而不是整个物质世界。马克思明确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 会的人类,其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思辨终止的 地方,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地方。

人的生活世界或现存的感性世界表现出来的普遍而基本的事实和问题,在马克思那里 ,主要就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其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世界的 关系、原始的自在存在和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存在的关系,因为马克思哲学的首要任务 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实质就是主体人通过实践改变客体世界;如何分析和看待存 在(各种事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实际过程,如何理解和看待在这种关系和过程中人 的生存(生活)结构、生存方式、生存处境及其改变,也就是人的生成性存在。所以,“ 关系”、“过程”和“人的生成性存在(生存结构、生存方式、生存处境及其改变)”, 是人的生活世界首先面对的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生活世界中的本体 论问题:它要求努力寻求处理各种关系并使各种关系达到统一的基础、根据和方法;寻 求存在(事物)自己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成因;寻求人之所以是这样的现实存在并 成其为理想存在的根据;揭示人对其现存状况的扬弃即人的解放和发展何以可能的根据 。

对这些核心问题,物质本体论具有解释上的局限性,在马克思看来,必须诉诸人的感 性实践的生成活动。因为第一,如何使哲学从无视现实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抽象思辨 回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真实生活世界,是马克思那时面临的时代性课题,许多哲学家都意 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做过努力,但马克思深刻认识到,只有诉诸人的感性 实践活动,才能为解决这一课题找到有效的出路。第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生 成方式,是人的全部秘密之所在,人性的一切都体现在实践中,人及其人性、人的本质 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存在的,人在本质上是在实践的生成过程中存在的,并且对人的既 存状况的扬弃即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植根于对实践的生成论理解之中。也就是说,只 有通过感性实践的生成活动才能真正理解人。第三,物质所标志的只是其客观实在性, 而人的感性实践生成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原始的存在转化为创造的存在的主体和客 体相统一的过程,是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确证自己的对象化和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 我确证相统一的过程,是把自然、社会和精神统一于其中的过程,是受情欲、激情支配 和受外部对象制约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 程,是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和超越这种处境的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相统一的过程。实 践活动的上述特征本质上表现了人的双重本性——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现实性和理想 性、感性和超越性、给定性和生成性、主体性和客体性、对象性和自我确证性、能动性 和受动性。这样来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它实际上包含五大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 性原则;中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的原则。这五大原则为我们处 理各种关系并使各种关系达到统一提供了基础、根据和方法,为我们找到了存在(事物) 自身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源和成因,为我们理解人之所以是这样的现实存在和人之所 以成其为理想的存在提供了根据。人就是在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实现 自己、成为自己和确证自己的。在这个意义上,感性实践活动本体不是实体性本体,而 是生成性本体,是实践人学本体。

这样来理解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既不是否定物质原则和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夸大主 体性原则和实践本体论,而是把物质本体论纳入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之中,把物质理解 为感性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认为物质是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物质,要从与感性实 践活动的关系中确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意义;也是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感 性的(感性这一概念在本体论中是决不可忽视的,马克思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常常涉及 到感性),这种感性虽然注重实践活动的主体创造性即能动性,但也强调实践活动的现 实性、对象性,亦即受动性,它承认在实践活动之外有感性的物质对象,这种感性的物 质对象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表现、实现和确证实践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在现实的物质对象中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它受现实的物质对象制约和 限制。这里,物质和实践存在着互相理解、互相规定:物质在实践中,实践也在物质中 。这里关键涉及到如何理解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涉及到如何 看待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及其关系。物质概念是在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 题时提出来的,是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中确定的,因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它 只有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上加以使用才有意义。马克思的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 哲学,自然要坚持物质概念这一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实践概念是在回答主体和客 体的关系、原始的存在和创造的存在的关系时提出来的,是在直观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 主义的区别中确定的。马克思的哲学不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因而 它在坚持物质概念的前提下还强调感性实践活动,强调把物质和实践活动统一起来加以 理解。这里,对物质不仅有一个从客体(直观)或主体(实践)方面加以理解的问题(他强 调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现实,就含有这种意思),而且对实践也有一个从唯物主义或唯 心主义方面加以理解的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已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 概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实践概念。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上,物质概念是首要的,但就实践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区别上,感性的实践 活动概念则是首要的。然而,在马克思那里,他往往是在坚持物质概念这一唯物主义基 本立场的前提下又不同于一般的唯物主义,他更强调感性实践活动在其新世界观中的决 定性意义。这里,感性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意义,它是物质 和实践相统一的一个概念:它既包含着物质原则,又包含着实践原则,既是受动的,也 是能动的;由此,说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实际上就是说马克思 的哲学既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又强调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是一般的唯物主 义,而是一种特殊的唯物主义,这种特殊的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包含在其中 了,而且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把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理解为物质 本体论或实践本体论,都具有局部的合理性,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时应诉诸 物质原则,而在物质问题上坚持能动的立场时应诉诸实践原则;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是 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有机统一;我们既反对用存在的实践化取代存在的客观化, 强调实践中的存在仍有其物质客观实在性,又反对用存在的客观化取代存在的实践化, 强调事物的生成、变化及其对人的意义应放到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当中来理解;它要求我 们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变化和产生的情况来理解事物。

马克思的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扬弃。传统本体论注重对事物的本质 做预先设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一规定,因而它是具有封闭性的预成本体论, 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则注重事物自身的自我生成、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这 种本体本质上就是一种建构活动,事物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确定自己的本质、而且成 为自己的,因而是开放性的生成本体论;传统本体论注重“是”本身,注重追问世界、 事物“是”什么,什么是存在,因而往往用终极本质解释存在,用存在解释活动,是终 极性本体论,而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注重“做”什么,注重追问世界、事物“如何存在 ”、“如何使世界发生改变”,因而往往用存在的发展过程实现和确证本质,用活动理 解存在及其变化,因而是过程性本体论;传统本体论是注重在两极对立中思维(非此即 彼)的本体论,而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则是注重中介思维的本体论,它极力寻求事物各 种关系统一的基础和根据;传统本体论注重还原论的一元化思维,在众多万变的事物中 寻求抽象不变的“一”,而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则注重感性现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和变 动性,因而传统本体论是超验的抽象的本体论,而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则是感性本体论 ;传统本体论是无视现实的人的创造个性和主体性的、因而具有静态性质的本体论,而 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则是注重现实的人的创造个性和主体性的、因而具有动态性质的本 体论。

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的意义

这样来理解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那么,注重感性实践活动,就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 一个观点,而是根本观点,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就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而是根本特征;就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功能,而是使马克思哲学发生划时代变革 的根本所在,它使马克思哲学成为一种崭新的形态。

首先,它使唯物主义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是否承认感性的实践活动,是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水岭。旧唯物主义主要从客体或 直观方面理解现实、对象和事物,而不是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有的旧唯物 主义者从自然生理、商业活动和实用主义方面理解实践,把实践看作只是满足人的肉体 生理需要的一种实惠性活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以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石的,他 从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变化和产生情况,来理解现实、对象、 认识、环境和人的关系、宗教、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和新世界观的历史使命;恩格斯称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而在提纲中,其 核心理念和思想,其整个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础,是强调感性实践活动;马克思新世界观 的形成是从超越和发展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开始的,这种超越和发展首要就是对感性 实践活动的研究。

其次,它使人的哲学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本体论哲学由于对人的一种抽象和超验的以及知识论的片面理 解,因而没有把人这一主题真正突出出来,也没有对人作出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它所建 立起来的“人”,要么是关于人的形而上学,要么是关于人的生物学,要么是关于人的 知识科学。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世界观,首先是对从对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理解开始的, 由此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解:它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统一于人 的感性实践活动之中,把感性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的根本和基本的存在方式,认为人自身 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源,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造就了他的存在;人是通过 感性的生产实践活动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同动物区别开来的,而人的生产方式在更大程 度上是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是什么样的,是与人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 和生活方式一致的。这样的理解,就使从事感性实践活动的人真正成为哲学的出发点和 主题,就真正建立起了马克思哲学、感性实践活动和现实的人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 实际上就是力图肯定感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对于哲学、尤其是人的哲学的首要意义。 这已经排除了本体论的超验语境,因而也就把本体论直接还原成了感性实践生成论,把 人本主义哲学变成实践人学。

再次,它使自然观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感性实践活动是理解自然并使自然为人而存在的根据。马克思既关注原始的自然,但 更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与人直接相关的人化自然和人类学的自然,强调不仅要从客 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从人的实践方面 去理解自然,认为离开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自然界,显示不出它对人来说的意义和价 值。

第四,它使历史观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旧唯物主义由于没有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没有寻找人的实 践活动背后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动因,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揭示出现实的本质联系及其 发展规律,所以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既把社会历史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又特别强调社会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 其自然基础、尤其是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由此,他在 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中,不仅找到了其背后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动因, 而且揭示出了其中的现实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 动,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 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因而要使历史观注意物质生产活动的全部意义(注:《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应从劳动发展 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只要描绘出人的实际的能动活动过程,人类历史的发 展规律就必然被揭示出来。恩格斯曾明确把以感性实践观点为核心内容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他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放在以集中阐述 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费尔巴哈论》之前,就是有深刻意蕴的(注:参见《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25页。)。《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而这部著作就是从从事感性实践活动的人出发,进一步深 入揭示这一活动的内在结构规律,从而认识到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实际 发展过程的历史,即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物质生产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的历史。

第五,它使认识论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马克思以前的反映论很大程度上是机械反映论。马克思把实践活动引入认识论或反映 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从而使反映论成 为能动的反映论。

最后,它使无产阶级成为一种具有自觉性的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无产阶级缺乏理论武装,是一个具有自发性的阶级。马 克思的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充分表达了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生存处境、无 产阶级解放的现实关切,它是我们理解工人阶级的命运以及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 命推翻私有制、建立新社会的一把锁钥,因而它代表着整个马克思哲学的目的、使命和 发展方向,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从此得到了理论武装,有了自己的理 论武器,成为一个具有自觉觉悟的阶级。

标签:;  ;  ;  ;  ;  ;  ;  

实践生成的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分析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