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教学视野,让人文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论文_郑建杰

拓宽教学视野,让人文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论文_郑建杰

郑建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对于人文精神来说,可以促进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首要内容之一,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当要具备的素养。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就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找出其中的人文素养,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新课改理念;教学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190-01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人类的教育要与天地协调,符合人的本性。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认为“人文”是一种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的反思,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当代所提倡的人文精神至少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①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②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心灵的完整性。③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并强调人的自然情感与道德理性、审美理性相统一,确认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④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⑤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诠释

高中语文教学中禁忌的一条就是照本宣科,所有的文章都有他的意义所在,如果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只知其文不知其意。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失败的。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而各项思想都在逐渐趋近于成熟,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则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章在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些人文信息,所以,需要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人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人文信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文章中要表达的意义,什么才是需要向文章作者学习的地方。这不仅仅在于文学素养上的遣词造句,还有许多人文精神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和挖掘,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探究文章的含义才行。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情怀

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

举个例子,比方说李密的《陈情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李密与祖母的感情很好,不想为了做官而抛弃祖母。这里李密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仁孝之意。我们来看,首先这篇文章是一片文言文,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其文意,那么就不要说深入探究这篇文章的人文意义之所在了。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确保学生能够将整篇文章读通,保证学生知道文章中所讲述的是何意义。其次,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种孝文。可以引起学生对孝这一词汇意义的共鸣。可以让学生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不要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置孝于不顾。

再比方说:鲁迅先生的《药》,如果教师没有深入解读这篇文章,只是告诉学生当时的百姓愚昧无知,为了给家人治病拿着沾了人血的血馒头当做治疗肺痨的药,而学生没有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只能是通过文字知晓其中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只能是让学生越学越糊涂。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说也好,塑造的人物也好,都是有着时代背景的,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的文章意在警世,他想要通过笔下的文章,告诫人们要抛弃愚昧无知,要与那个暗无天日的社会做抗争,要让所有的穷苦大众都醒悟过来,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意识到爱国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知道,国家的意义,知道社会的意义,知道什么好的,什么是坏的,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国家的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的文章,笔锋犀利,措辞铿锵有力,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批判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果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这些含义,明白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那么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自然也会融汇贯通了。只有这样,高中语文的学习,才有了真正的意义。否则,高中毕业之时,学生只知道学习语文是为了高考考试,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

三、提倡课外阅读,提高人文素养

我们应当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每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让学生理解,这本书的或这篇文章的深层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总结,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真正含义,就不能说学生是真的掌握了语文的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下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

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自身人文素养呢?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正确的引导了。第一,要让学生好读书。要时刻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读书的兴趣,就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书本中的深层含义。第二要让学生读好书。要摘选一些好的书籍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文章中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恶,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与错,是与非。第三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验书中的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任务。而阅读的书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老师进行把关即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相信学生们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我们就走出了第一步,让学生做到喜欢看书的目的。然后要让学生在读书之后,讲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学生阅读书籍之后有何感想作为主题,进行演讲。第三,如果学生对有些文章的理解不能深入,不够透彻,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做以正确的分析,让学生完全理解其文意即可。当然每个人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大方向是不变的,如果学生能够读书读出新意来,那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足够透彻,其中的人文精神也足以让学生融会贯通了。

四、利用现代设备,采集各种信息,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学主要依赖主体自身的积淀,而不是由他人的灌输来获取知识,因而人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信息社会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渠道和场所,大量报刊杂志、节目、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和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教师有意识地从中选取一些有丰富情感性和人文性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当“大头娃娃”出现在电视机前,学生们会同情可怜的孩子,痛斥奸商;当台海局势紧张,他们会格外关注,评论是否会爆发战争,两岸的百姓如何生活;在连战、宋楚瑜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后,他们又会在谈论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谈论宽容、沟通才会双赢;日本否定侵华历史、钓鱼岛之争,会激发他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更详实的史料,增强民族危机感;的便利,的富足,又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而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会让他们在游览时产生崇敬之情、珍视之情,从而直接提升人文品位。

总之,高中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有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发挥好语文人文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文端.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1).

论文作者:郑建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拓宽教学视野,让人文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论文_郑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