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河北 保定07105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这两组的急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仅有6例满意,护理满意率为6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抢救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价值;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8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心脏性疾病,多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一旦错过抢救时机,便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本次研究对我院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所选2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例。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在3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4.3)岁,发病到患者入院时间为0.3~7.5h,平均为(4.2±1.2)h;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1.4)岁,发病到患者入院时间为0.5~7.2h,平均为(4.0±1.1)h。本次研究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无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状,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的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流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急救。当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派送急救车辆前往,记录出车信息,医护人员要随急救车一同达到现场。达到现场后,医护人员要将患者转移到急救车,并进行基本的抢救措施,给予患者氧疗、心电监护,并建立静脉通道[2]。到达医院后,由抢救室人员接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抢救方案,实施急救。
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随急救车一同赶赴现场,在途中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症状表现作出初步的了解与判断,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2)达到现场后,为患者录心电图,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患者转移到救护车,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与急救中心医生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做好急救准备[3]。(3)到达医院后,将患者转送到急救室,动作要轻柔,对患者给予全面的检查,并与急诊科室做好沟通、交接,准备实施抢救。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救情况(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患者急救情况用( ±s)表示,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用t检验,P<0.05即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症状,该疾病具有突发性,病死率比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患者因心肌梗死面积扩大而死亡。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有效的急诊护理是极为重要的[4]。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主要致力于对抢救时间的缩短,争取把握最佳时机,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能够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对患者实施抢救,不仅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而且还提升了抢救的成功率。对患者的优化急救护理主要涉及到了院前急救、术前准备、工作交接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患者争取了最佳抢救时机,急救优化护理流程一方面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另外也为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最佳时机,有助于后期手术的顺利进行[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仅为6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缩短住院天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25-26.
[2]何文姬,鲁闻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7-78.
[3]董书领,董灵芝,任志艳等.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5,29.
[4]窦欣悦.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 PCI 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5(3):234-236.
[5]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论文作者:牟江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流程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