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人工智能培育师”
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AI豆计划”首个试点落户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让贫困群众尤其是女性成为“人工智能培育师”,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今年8月,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了“AI豆计划”,通过人工智能产业释放出大量就业机会,探索“AI扶贫”的公益新模式。
该计划首个试点落户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让贫困群众尤其是女性成为“人工智能培育师”,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贫困妇女变“AI培育师”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旺家社区“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27岁的安国兰正熟练地操作鼠标,用一个矩形选中框把图片中的人和车辆、障碍物选中并做好属性标注。
“比如说标注一辆车,首先把它框起来,然后点击属性设置,里面会有对象类型,车辆细分、方向属性、遮挡属性、Group属性(单个或成群),全部标注好并保存就完成了,一般每张图片我们会标15个框。”安国兰告诉记者,数以万计的类似操作,可以帮助AI更加智能地在复杂环境中识别人和车辆。
问卷调查结果提示,药物服务实施前患者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各76例、94例,实施后患者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各80例、99例,满意率计算结果实施前与实施后各94.44%(170/180)、98.89%(179/1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传统产业扶贫等现有扶贫措施,探索新的扶贫模式也迫在眉睫,‘AI豆计划’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旺家社区党支部书记罗焕南说。
刚回到铜仁的时候,安国兰找到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收入低、不稳定。幸运的是,“AI豆计划”把工作机会带到了安国兰身边。
和很多农村妇女一样,安国兰9年前从老家思南县辗转到厦门、中山等地打工,只有高中学历的她一直在做销售工作,每天风吹日晒,非常辛苦。2018年5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安国兰一家3口从农村搬往旺家社区,为了照顾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决定留在当地务工。
(1)本文对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所设置的4个模块: 环境治理理论考试、仪器设备组装、设备调试运行和数据处理分析技能竞赛做了分析解读。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各个模块的考查点涉及到多门专业课程,其考核重点亦是教学重点,即专业核心和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和素质拓展课。
8月6日,“AI豆计划”全国首个试点落户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图为搬迁群众正在工作。
“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还能接触人工智能……这种高大上的工作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和家庭。”安国兰高兴地说。
旺家社区是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安置地之一,共安置万山区及印江、石阡、思南等县近2万名搬迁群众,如何让这么多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这是个大难题。
据了解,在开机轧花之前,加工厂就成立了消防安全检查小组,对厂房设备、配电室、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泵等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全厂工作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力度,全方位构建棉花加工消防安全网,为今年新棉的收购、加工提供安全保障。随后,检查组还对位于泉水地镇的加油站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
科技扶贫走进大山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已有37名搬迁群众成为首批“人工智能培育师”,其中70%为贫困妈妈和困境女性,今后培育师规模还将扩大至100人。
所谓AI标注,就是AI机器在变“聪明”之前,需要学习和认知,这个过程必须有“老师”来培育、训练机器模型,消化吸收海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而像安国兰这样的AI标注员,就是机器背后的“人工智能培育师”。
搬迁群众正在操作电脑,对图片中的车辆进行标注。
式中直接电能Edirect的计算方式如式(1)~式(8)所示,间接能耗Eindirect的计算方式如式(9)~式(15)所示。
2.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是私人信息,外部很难获得,所以企业在面试职业经理人或者通过猎头公司获得他们信息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有时甚至出现猎头公司帮助职业经理人掩饰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信息内容。这就使得企业在对人员筛选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所以只好通过考察职业经理人的学历、个人财富、职业背景等来减少风险。但是,这些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真实信息的需求。
与传统扶贫项目相比,“AI豆计划”有很多亮点。首先,项目采取“技能培训+产业孵化+订单扶持”的可持续模式,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每年将向试点基地输送近1000万元产值标注订单;其次,阿里将建立“AI标注师”职业资格证考评体系,培训贫困人群掌握AI新职业技能,并派驻专家志愿者提供陪伴式支持;第三,该项目将精准帮扶留守妇女、困境女性等弱势人群,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将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工作机会下沉到贫困地区。
12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向国际社会正式发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系统”。该系统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红利期,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孵化相关产业,让贫困群众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掌握AI新职业技能,适应时代的科技变迁完成自我造血。”支付宝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姗说。
“AI豆计划”释放的红利不仅仅体现在就业。罗焕南告诉记者,社区的“AI豆计划”是通过“党建+公司+贫困户”模式建立的,除去运行成本和员工工资外,每年的项目利润还会拿出70%投入公益项目,比如说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对留守儿童和老人进行慰问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释放项目价值,让项目变得更有意义。
万山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AI豆计划”将聚焦贫困地区,寻找更多更适合发展“AI标注”产业的地区来落地。在试点阶段,每个基地预计孵化培育20至50名骨干,就近覆盖50至100人就业。
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选择在贵州做“AI豆计划”,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因。“一是尚未脱贫人口集中,当地缺乏优势产业,但有劳动力优势;二是地方政府有过科技扶贫、政企合作经验,能够快速孵化出能自我造血的社会性企业。”李姗坦言,万山区作为省级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在“搬得出”后,还面临着群众“稳得住、能脱贫”的挑战,急需发展扶贫产业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而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微工厂等模式,积累了一些产业孵化经验,更利于打造成功试点。
“AI豆计划”在万山试点后,吸引了不少群众的目光。罗焕南介绍,项目刚刚落地时前来报名参加培训的人以大中专、高中学历居多,年龄和背景跨度很大,有建筑工人,有开流动餐车的,但以在服装厂、超市、美容院等行业打工的留守妈妈、家庭主妇居多。这些人当中最小的20岁,最大的37岁,90%的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一个月前,在超市打工的留守妇女熊倩甚至没有听过“AI豆”这个词。而现在,她已经成为首批培育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门口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我每天工作7个小时,节假日休息,如果按照每天标注300张图片来算的话,每月能赚3000—5000元的工资,收入不错又方便照顾父母,已经很满足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贵州贫困人口还有155万。农村贫困人口中近半数是女性,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无酬的家务劳动占去大量精力时间,让女性脱贫工作更为艰巨。
“自阿里脱贫基金会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科技与脱贫结合的模式,希望发挥科技企业的优势,通过公益培训、职业认证及社会企业孵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孵化产业、创造就业机会。”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陈丽娟表示,“AI豆计划”不是一个一次性的公益项目,而是可以持续下去,成为一个长效脱贫机制。未来一年,阿里还将在中西部贫困县加快复制10至15个基地,采取企业孵化、政府管理、深度参与的模式逐步在全国落地。
(责任编辑 / 李坤)
标签:易地扶贫搬迁论文; 铜仁市论文; 人工智能论文; 万山区论文; 留守妇女论文; 企业孵化论文; 产业孵化论文; 人工智能实验室论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