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独立与中国的自力更生:一个概念比较_独立人格论文

西方的独立与中国的自力更生:一个概念比较_独立人格论文

西方的自主与中国的自立:概念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立论文,中国论文,自主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1-0008-06

一、前言

在西方国家,自主(autonomy)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概念,其最初应用在政治情境中。在古希腊的政治作品中,自主被用于指明从暴政或他国统治中独立,后来这个概念被用于人,指独立和不受外部控制而管理自我的能力[1,2]。自主被众多西方心理学家视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复杂的人格构念(personality construct)、重要的自我系统(selfsystem)、自我组织(self-organization)或自我构念(self-construal)[3,4]。不过,自主并不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概念,它包含了许多混杂的思想[5],是一个缺乏明确定义、理论同质性和共同操作性定义的一个复杂构念[5-7]。自主的含义涉及到自我统治、自由权利、隐私(privacy)、个人选择、自由意志(freedom of will)、促成个人的行为和保持个人自己。它与大量概念关系复杂,例如个体化、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自我概念、控制点、个人自由、脱离(detachment)、分离(separation)、释放(emancipation)、自我统治(self-governance)、独立和自我实现等[7]。

在我国,自主与自立有时被视为近似的概念,甚至被用来相互解释[9]。自主概念在西方文化下的种种特点与自立在我国的情况也比较类似。例如,自立也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广泛应用于个体、群体、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9,10];自立自古也被我国的大量学者视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或道德品质[9,10];自立也是一个涵义宽泛的概念[9,10];自立也与独立、自强、自信、自尊、自我等大量概念关系复杂[9]。

虽然有不少类似之处,但是西方的自主与我国的自立并非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因此,很有必要在概念上辨别自主与自立的区别与联系。这对于科学界定自立概念,以及进一步深入进行自立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二、自主与自立概念的对比分析

对广泛收集到的西方学者对自主以及我国学者对自立的种种界定和描述进行整理与分析后发现,这些界定和描述主要是从以下8个角度进行的。因此,就从下面8个方面来对自主与自立概念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我(自我控制)

从构词法来看,在希腊语中autonomous中的auto指self,nomous指ruling。因此,使用自我统治(self-government)、自我支配(self-rule)、自我管理、自我拥护(self-advocacy)之类的自我控制概念来解释自主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方式[1,7]。例如,Wiggins区分出了两种自主,自主1(autonomy1)就指自我统治(self-governance)[6]。Wolfe[10]认为自主就是自我统治(self-governance)。Hill和Holmbeck[11]认为自主即自我依靠(self-reliance)和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Caldwell等[12]将自主定义为控制个体的生活,不屈从他人的意志,自我决定的权力(right)和判断的权力或选择的自由。Wilkinson[13]使用独立、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做出决定的权威(authority)、决定的自由和决定的知识等概念来界定自主。Hodgins等人[14]将自主定义为自我管理的自由,根据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而不是外在或内在的控制做出决定,在个体的因果或动机定向中显示自身。Greenberger[15]则认为自主是在做出决定中自我报告的信心和自我管理。

我国学者对于自立也有类似的认识,例如认为自立是自我控制的一种[16],自立涉及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17]。

自立与自主都是重要的自我子系统,都涉及主我的成分,不过自我控制并非是它们唯一重要的成分。此外,自我控制在这两个概念中的性质、方向和程度也不同。例如,自主中的自我控制的动力基础是自己的意愿,目的是为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自立的动力基础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的需要与要求[18],目的是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道德修养等[8,9,19]。

(二)客我

从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感受的角度来界定自主也是一种重要方式。例如,Freud认为,青少年“自主”是一种脱离父母的成长感;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青少年的自主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青少年实现个体化的过程,所谓个体化就是指青少年在心理上摆脱父母影响的同时,建立起更为清晰的自我感(clearer sense of self)[20]。Levesque等[21]将自主定义为行为原因的自我认可(self-endorsement)和体验到的意志(experienced volition)。Deci和Ryan[22]提出自主就是感受到个人的行动是自己赞同或适合自己的,高水平的自主定向就是体验到高度的选择权。Sheldon等人[23]将自主定义为感到你是你自己行为的原因而不是感到外部的力量或压力才是你行为的原因,并认为自主指瞬间行为(momentary behavior)中自我卷入(self-involvement)的一种性质(quality)。Barr[24]将自主界定为从摆脱被非专业或专业的他人而非自己的控制中感受到的自由。Sessa和Steinberg[25]将认知自主定义为自我依靠(self-reliance)的感觉,控制自己生活的信念,能够做出不必社会确认的决定的主观感觉。

我国学者对自立也有类似的认识,例如将其视为一种自我意识[26,27]或对自己的认识[28]。

其实,自主与自立都是综合的自我系统,包括主我和客我两大方面,仅从自我的一个方面来认识它们是片面的。不过,自立与自主所涉及的自我概念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自主者主要将自我视为独特、自由与分离的;自立者则将自我既视为独特、自由的又视为社会联结的[8,9,19,26,29-33]。

(三)人际关系

个体自主的过程就是人际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人际关系也是西方学者界定自主的主要角度。Hill和Holmbeck[11]指出自主的定义应该抓住它的人际方面。Grotevant和Cooper[34]也认为自主就是个体分离—个性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过程。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自主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是青少年对各种社会影响源的不易感性[20]。

从人际关系角度对自主的界定主要是从与他人分离的角度进行的。例如,Bekker[35]指出,古典的自主概念暗含了这样一种传统理想(traditional ideal),即人们成长为一个独立、分离的人,与他人的关系被描绘成一种女性特质,并被认为是次要的。Wiggins提出的自主2(Autonomy2)指自我分化与分离(differentiation,separation)[6]。Crittenden[36]指出青少年发展的早期文献中将自主定义为与父母分离,个体自己充分活动的能力、个体化和独立于父母。Crockenberg和Litman认为儿童自主发展的一个指标就是对父母说“不”的意愿和能力[37]。爱德华个人偏好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中的自主分量表指做事时不考虑他人可能会想什么,并且避免责任和义务。

我国学者也强调自立者要从过分依赖的人际关系中脱离出来,他们在对自立进行定义或界定时的常用词包括“依靠自己”、“自我依靠”、“不依赖”、“不依附”等[8]。《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立的定义就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

不过,与西方主流文化将自主视为人际分离的过程不同,自立概念虽然强调不依赖,但是并不赞同人际分离。《礼记·儒行》中最初提出的自立概念就是一种社会取向的自立[9],传统的自立概念强调人伦关系与相互依赖[8,9,19],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涉及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29-32],而且人际方面似乎更受重视[29]。康健[38]也指出:“自立的人不是无根基,完全独立的人,相反自立的人更需要关爱”;应该“在合作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在社会生活中既能够自立自强,又能够为社会负责”。可见,重视人际关系与人际责任是自立与自主概念的显著区别之一。传统文化下的自立不是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强调个人独立、自由与人际联结的对立统一。

(四)动力

不少西方学者从需要和动机的角度来认识自主。例如Murray的人格理论将自主作为人类行为的20种心理需要(psychogenic needs)之一。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22,39]认为自主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是一种促进成长与适应功能的心理需要。Wiggins区分出的Autonomy 1强调掌握环境的愿望[6]。Spear和Kulbok[7]指出自主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渴求独立和做出决定的自由的愿望状态,是包括多种水平的交互作用和成长(growth)的动力过程(dynamic process)。Sheldon等人[23]的研究发现,在10种心理需要中自主是第三重要的。Baghy等人[40]也指出自主包括了强烈的独立需要。

我国学者也指出了自立的动力性因素。例如,有学者[27]指出大学生有自立的愿望和要求;前期研究[26]发现自立意识往往是与个人想战胜困难与挫折相联系的;进一步的研究[18]还发现大学生的自立动机包括多种因素。

个体似乎天生就有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控制的需要,这就成为了自主的最基本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立的动力内容不仅包含个人性的内容,还涉及责任与回报等社会与他人的因素[18]。

(五)抑郁

Beck的认知理论认为自主容易导致抑郁。后来,有不少学者接纳了这种观点,如Nietze和Harris[41]也提出自主可能是抑郁的慢性易感因素。根据Beck的认知理论,自主是信念、行为部署和态度的结合,它使个体在自己的独特性上投入,掌握个人的身体功能以及控制个人的环境。自主的特征就是个体强调个性、自我依靠(self-reliance)和有权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感觉。自主是一种导致抑郁发展的易感因素(vulnerability factor),高自主的人更容易发生反应性抑郁(reactive depression)。自主倾向的个体重视自我清晰(self-definition)和个人主义的目标(包括倾向于强调个人自己的需要和权利的特征)。高自主的个体在自由、能动性和个体性方面有过多的个人投入,往往对感受到威胁他们价值观的事物非常敏感。当遭受失败、遇到阻碍或其他感受到的对自主的限制时,他们就变得易于出现独特的抑郁症候群[3]。Clark等人[6]的研究也发现,抑郁出现的时候,自主的个体特别易于快感缺乏、自我批判、关心个人效力和敌意。

将自主视为抑郁的易感因素可以视为西方学者对自主潜在问题的一个比较极端的反思。Beck提出的理论与所编制的量表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过度强调自主、对自我投入过多、与他人分离确实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我国的自立概念对个体性、独特性以及人际分离的强调都不如西方的自主概念。如前所述,西方文化一般将自主与依赖视为相对的两极,不能共存;自立概念则不简单排斥依赖,并暗含相互依赖的因素。总之,在强调中庸的传统文化下,自立概念强调辩证性,从来就没有走向极端。自立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42],不会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

(六)行为

自主者表现出的典型行为也是界定自主的重要方向。例如,Paterson提出自主包括认知和做出独立选择的行为[43]。Horowitz将自主界定为自我决定的实践,目标导向的行为[5]。Caldwell等[12]提出,自主的个体完全能够在可获得的信息基础上接受、理解和做出选择。Wiens提出,为了完全实现自主,个体必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自由行动并且了解自我[12]。Lewis提出自主是在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问题解决中使用有原则的或独立的推理(reasoning)[44]。Dworkin则把自主更多地看作深思熟虑(reflective idea),认为自主要求个体采纳不同的观点,内化新的观念,并基于新的态度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12]。Agich[45]指出,在西方国家最有影响力的自主模式是自由选择和自由行为的个人自由主义观点(individualist-liberal view)。Rodgers和Long[46]提出自主的本质是根据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通过使用个人自己的理解来探索一个适当行为的过程。我国也有不少学者从行为角度对自立进行界定或描述。例如,郑剑虹[47]认为自立更多强调的是自我的行为方式;钱文玉[48]指出自立是人格品质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

虽然自主与自立的不少行为表现都类似,但也有不少行为是明显不同的。例如,自立所强调的积极进行人际交往,担负忠、孝、信等人际责任的行为[8,9,19,29-32]就是自主所忽视的。

(七)能力

自主的行为是以一定能力为基础的,不少西方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Caldwell等人[12]将个人自主(personal autonomy)定义为胜任的个体(competent individual)去管理他/她的生活并基于可获得的信息做出选择的能力。Hogan[49]将自主界定为不被同伴群体压力或权威的指示影响而做出决定的能力。Crittenden[36]指出青少年发展的早期文献中将自主定义为与父母分离,个体自己充分活动的能力、个体化和独立于父母,后来关注青少年做出决定(decision-making)的能力和对责任的接受。

自立也需要能力基础,因此我国学者也强调自立的能力特征,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自立能力的概念。例如,刘素兰等[17]将自立能力界定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实,个体的自主与自立都必然需要一定的能力基础。因此能力是自主与自立的重要因素。但是自立所包括的能力与自主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自立所强调的人际能力就是自主所忽略的。

(八)过程

自主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成为界定自主的重要角度。例如,Agich指出自主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某种个人发展[45]。自主被一些研究者界定为以实现独立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同时与家庭或权威维持积极关系的一种必须被解决的发展构念(construct)、阶段或任务,并且最终在青少年时期达成[7]。Spear和Kulbok[7]将自主定义为主动的(active)、个体化的、整体的(holism)、情境的(contextual)和发展的过程取向状态(process-oriented state of being)。

自立也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前期研究[26]曾将自立界定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徐勤、郭平[50]也认为“自立是发现和实现其自身的潜能的过程;从自立到不自立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过程,是从完全自立到完全不自立的逐渐衰退的过程”。康健[38]则提出自立是逐步形成的,是养成的过程,是艰苦的磨炼过程,是一种创新自我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能力的修炼过程。

其实,自立与自主的形成都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的双重特点,单纯将它们视为一种动态过程是不恰当的。在一定阶段所形成的自立人格与自主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自立与自主应该被视为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此外,由于上述的种种差异也决定了自主的发展过程与自立的发展过程的差异性。

三、小结与思考

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的西方学者对自主以及我国学者对自立的界定与描述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这些界定与描述主要是从主我(自我控制)、客我、人际关系、动力、抑郁、行为、能力和过程等8个方面进行的。从这8个方面可以看出,自主与自立都是含义复杂的综合性人格构念,涉及的心理成分比较多,它们既是静态的人格特征,又是动态的人格过程。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不太强调自主或独立而是强调自立。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自立与自主所涉及心理方面虽然基本一致,但是它们在这些方面的性质与内容并不相同。这可能主要是由自立概念的辩证性特征[8,18,29-33]所决定。说自立是一种辩证性的人格特征是因为自立只是相对排斥而不是绝对排斥依赖,自立概念强调个体能够在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游刃有余[30],是独立与依赖对立统一的结果[8,9,29-33]。因此,自立与依赖不会构成双极性的人格特质,而是相对且相伴的,个体是独立自主还是依赖应该根据是否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这个总的自立目的来确定[8,29,30]。

自立概念的这种辩证性特征就使自立与自主有了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第一,自立与自主的功能不同。自立是帮助个人解决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人格因素[8,29,30],强调个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自主则是让个体独立、自由与有权利的人格因素。因此,对于个体而言自立与自主导致的人格品质、行为方式与适应特征等都是不同的。第二,与自主相比,自立有明显的人伦道德特征与社会联结特色,自立比自主更强调人际和谐与相互依赖[8,29,30,51]。古籍中的自立概念就包含了忠、信、礼、义、孝、仁等多种人伦因素以及相互依赖的思想[9,19];前期研究[8,29-32,51]也发现,当代的我国学者与公众也把自立作为涉及忠、孝、义等人伦道德因素的人格特征或道德品质,强调自立者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使自立者不仅不会与社会、他人分离,而且还要践行社会伦理规范,并在某种程度与形式上与他人相互依赖。

总之,无论是在内在实质还是外在表现上自立与自主都明显不同,恰当区分自立与自主有助于这两个概念在我国的有效研究,并凸显自立研究的特殊价值。其实,现代西方学者也已经开始不断反思传统的独自、自主概念,并试图给独立、自主注入新的含义,特别是开始注入相互依赖与人际和谐等传统自主概念所排斥的内容。例如,Beck的认知理论就提出过分自主容易导致抑郁。Spear和Kulbok[7]最近也指出,过去自主关注从家庭中脱离和分离,被视为一种值得期望的发展成就,现在重点转向到在维持联结(connectedness)和依附(attachment)的目标同时获得某种水平的独立;自主包括了独立的愿望,同时维持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自主作为一种过程取向的状态,可被视为从依赖到自主的连续体,其理想状态似乎是相互依赖;获得做出谨慎决定的能力并且根据个体、家庭和社会的需要管理自我是自主发展的最终结果。这种现象提示,自立这一传统概念可能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自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一致。

总之,自立是一个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保持下来的有现代生命力的人格概念。在当前深入进行自立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在实践上也能帮助塑造出能够促进个体与我国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谐一致的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健全人格。此外,这也与国际上对相关概念的研究潮流相吻合。

收稿日期:2007-11-27

标签:;  ;  

西方的独立与中国的自力更生:一个概念比较_独立人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