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市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展现出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则是水资源的紧缺。于此,通过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运用,在城市建设之中为城市生产和发展提供十分充足的资源。可以说,海绵城市理念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加快了城市运行的脚步。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为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基础和前提。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下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运用
一、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对于海绵城市而言,属于最新的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方面具有较高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任务。虽然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已经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但是,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保设计。而海绵城市主要就是在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造过程中,科学设计的观念,可以有效的对城市给排水系统技能型改革与完善,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完善渗透、滞留、储蓄、洁净、使用以及排放的相关性能,以便于完善市政道路的自然修复以及相关的渗透功能,更好的解决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矛盾问题,形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机制。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工程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在城镇化改革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协调面临压力,无法继承外延增长类型的发展模式。面对此类资源浪费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在生态退化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采用先进的设计方式方法,转变以往的设计观念。而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转变以往的设计模式,通过提升城市的雨水收集吸能力,在洪涝灾害下,有利于储蓄水分,更好的进行排水,将其转化成为生活以及生产用水,以便于在干旱时期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品质有所增强,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生活垃圾增多,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环境的改革完善受到影响。而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期间,能够形成环境的改善作用,遵循政策要求进行生态环境的协调维护,满足当前的市政道路设计需求,更好的完成目前任务。
2、有利于针对水资源合理调控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海绵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排水系统的改善,并针对基础设施体系合理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城市蓄水方面压力。与此同时在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规避水资源诱发的灾害问题,预防旱涝情况带来的影响,提升水资源的调控效果。
3、有利于提升市政道路设计效果
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开展海绵城市的排水建设工作,应当结合海绵城市的系统建设环节,针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通常情况下,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分析市政道路建设特点,遵循科学化的原则,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原有设施受到的影响。一方面,在建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状况,总结影响因素,预测是否会出现突发状况,有利于形成设计方案的优化模式。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可以通过海绵系统的建设,解决目前面临的交通运输现状,确保城市用水问题的改善与解决,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的进行筹划设计,促进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全方位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透水铺装
总的来说,透水铺装系统主要是对路面结构层体系的一种有效改进和升级。同时,也是对路面的透水性进行重点优化。在这样的设计下,就会加强路面污染物的祛除能力。在实际进行路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实际进行路面渗透的时候难以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路面上出现了很多污染物。在此,需要通过分层的方式对污染物进行重点祛除,不同的分层结构进行不同污染物的祛除,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净化作用。污染物在实际进行分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展现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迎合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那些待径流的污染物逐层在透水铺装系统过滤的情况下,通过原子吸收法、中心活化分析等形式,对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更好的明确物质的形态。同时,在污染物实际进行渗透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在以此为基础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路面系统进行结构设计的优化和升级。最终提升了地下水的安全性,并进行更好的保护。另外,海绵城市建设还需要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地表水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要及时的制定出措施并进行重点解决。
2、绿化带施工
第一,雨水收集。在透水地面的功能展现下,对地面径流的雨水口进行积水的处理。这样,就为雨水的收集提供了准备。总的来说,在设计雨水口的过程中,应该呈现出一定的平均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水体的过滤。针对地面上的水,在实际进行过滤的时候应该展现出一定的清洁度,并重点关注几个方面:①在进行种植土铺设的时候应该位于上方。其②应该科学设置砾石。③在安装渗透管的过程中要保证合理性。第三,缓排滞蓄。想要展现出良好的市政道路设计效果,就应该对缓排滞蓄进行完善的处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绿化带的地形和结构特征。对导流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最终从地势环境出发,维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在该施工环节中,可以让雨水的渗透拥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排放。在实际进行溢流系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直接把雨水和排水管结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在面临降雨量比较多的季节中,就会排放出大量的雨水。在那些地势不是很高的绿地中,就可以更好的紧急性雨水的存储。总之,在雨水进入市政管网之后,就可以把那些多余的降水排出来。
3、设计排水沟施工
从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角度出发,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循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对排水沟工作进行完善和升级。通常情况下,排水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总的说要拥有砾石层、渗水排水层、水分渗透过滤层等。在这样层次性排水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雨水进行过滤。在此背景下,不仅展现出了雨水的清洁作用,也更好的进行了路面积水的渗透。最终,使得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合理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中雨水堆积问题,保证市政道路畅通无阻,为城市交通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海绵城市理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革新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高娜,张利民,许传富.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7-29.
[2]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35-36.
[3]王雨.“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59.
[4]高娜,张利民,许传富.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91+97.
论文作者:梁世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雨水论文; 污染物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