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分析法在油气田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琳

作业成本分析法在油气田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琳

王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西南分公司

摘要:随着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油气田企业的要求,而作业成本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痛点。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与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油气田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作业成本法;可行性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问题愈加重视,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应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油气资源作为传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压力,新能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捧,使得油气田企业逐渐告别以前那种暴利时代,迎来了一个微利的、均富的和更加专业化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关键,企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了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业成本管理就是针对成本控制而设计的具有独特性的成本核算系统,它开拓了企业在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方面的新思路。因此,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

1.作业成本法的定义与发展

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1941年,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首次对作业和作业账户问题进行了研究。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在1971年全面阐述了成本、作业、作业成本等相关概念,同时建议将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到了80年代,库伯(Robin Cooper)和卡普兰(Robert S.Kaplan)对美国一些公司进行了市场调查,进一步完善了斯托布斯的思想,并提出了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由此真正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由此,作业成本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英美等国家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在制造、交通运输、医药和电子设备等行业。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余绪缨教授把作业成本法介绍到国内。他在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为了论证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包括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内容、框架、内部联系以及应用前景。之后,我国其他学者把作业成本与具体行业结合起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比如作业成本法在海龙、美的、康佳等制造业上的应用等。

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改进传统的的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是指一个组织承担的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并且消耗了一定资源的工作。所以使用该方法计算成本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找出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各项作业清单;然后,估计出各项作业的成本;接着,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率;最后,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作业量分配作业成本。

三、传统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应用的局限性

1.易导致勘探、开发成本分配失真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油气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数量增多,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逐渐变少,勘探、开采的难度逐渐加大,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生产和管理成为了油气企业的共同选择。所以过去那种费用较少的设备调试、系统管理与维护等等与产量不直接关联的间接费用增多。传统的成本计算对制造费用的处理是以部门作为单位归集,把部门作为一个成本库,然后再把成本分配到产量中去,采用的是一种与产量相关的分摊机制,比如直接工时、机械小时等,这就会使得工艺复杂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活动因为没有与产量直接挂钩而难以分到应有的成本份额。

2.产品定价困难

一般来讲,影响油气企业定价的因素包含:成本、需求、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品成本是基础,企业都是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所以定价是以成本为底线,而油气资源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影响非常大,它会决定价格的上限,而企业最终定价是根据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状况主动做出调整。这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下,占比不断增加的间接费用得不到有效体现。客户的需求又会使价格在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浮动,然而客户的高要求又会增加额外的开采、存储成本。所以要想降低成本同时又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就必须对客户相关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而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难以完成。竞争就是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的,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和扩大产品的需求。只有把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对油气更精确的定价。

3.不利于企业对整个勘探、开采和销售过程的控制

在油气田企业的作业链中,我们关注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作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项作业都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像非增值作业包括油气资源的挥发、油气资源运输过程中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突发事件等等。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企业的总成本。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中,无法识别出各个部分作业的成本与价值并且进行增值分析。

四、现代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现代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有利于油气田企业对勘探、开采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在作业成本下,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的“工时”、“机械工时等”,所有驱动成本发生的活动能够有效识别,并且其耗费资源所产生的费用都会根据作业量进行合理的归类与分配,弥补了传统成本制度下物流企业的间接费用占比较高却无法全部列入成本费用的缺陷。

有利于油气田企业更精确的定价。油气田企业定价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需求,要控制好需求就必须做好客户服务,而客户服务是无形的,它通过油气资源间接体现出来,所以传统的产品成本难以有效识别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而作业成本法是深入到作业层面,它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制定出在服务水平一定情况下的成本最小化的运作方案。

有利于满足经营控制的需要,把作业链和价值链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既包含增值业务也包含非增值业务,非增值业务对企业价值创造贡献几乎为零,可是它也耗用了资源,因此,在企业作业的划分时需要把它单独划分出来,排除在相关业务之外,这样有利于进行增值业务的分析。这相对于传统的成本作业分析,可以重点关注资源消耗量大的业务,进行重点成本调整,精确度也更高,更符合现实的情况,对解决其资源浪费问题效果显著。

2.现代作业成本法在油气田企业应用的可行性

油气田企业组织机构比较完善,内部控制也在逐渐完善。油气田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有良好的组织来进行设备的维护,保持油水井的正常运行,对于井下的活动也逐步得到改善,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开展。从国内的油气田企业来看,它们都具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也都有适合自身的系统,这为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油气田企业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随着油气田企业不断改革推进,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措施,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加入,其中包括职业经理人和专业的会计人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学历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扩大了企业人才队伍,改善企业的管理和财务核算水平,这都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油气田企业文化更加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接轨,国内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油气田企业也逐步改善改革初期那种高垄断的状况,逐步走市场化道路。国内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增多,国际上的交流也较改革开放之前更多。同时,也与不同行业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这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

五、总结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油气田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和客户服务方面。作业成本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油气田企业的这种痛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当然,作业成本法也有不少局限,但是企业应当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步完善这种好的方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肯定会从这种方法中获益。

参考文献:

[1]谭新平. 作业成本分析法在油气田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6).

论文作者: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作业成本分析法在油气田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