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城镇建设的一环,小城镇的建设是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项目。对于小城镇而言,在资源、经济、人工等方面和大城市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小城镇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地区的特色发展经济、做好建设工作,是目前小城镇建设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建设和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引言
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是减少城乡差距、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于小城镇而言,其主要包含县级区域、镇级区域、乡级区域和村级区域,是包含城市和乡村两部分的,做好小城镇的建设工作,能够增加当地企业的发展,为当地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推进整个城镇的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一)小城镇规划方案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城镇规划方案不合理,小城镇规划方案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规划方案和建设同时进行、或者先建设后规划,导致城镇建设不具备前瞻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不合理的情况;规划方案没有结合小城镇地方特色,只注重搬运大城市建设的方案,这种情况下建设的小城镇基本上都是大城市的翻版,没有区域特色,没有当地的精神特色和非物质特色,也不具备吸引力。
(二)小城镇地域的限制
相对于大城市,小城镇的行政面积较小,地形地势也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建设发展。第一,小城镇行政面积小,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空间都有限,导致当地的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最终影响到城镇的建设;第二,地域限制的情况人员基数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负担更重;第三,很多小城镇之间竞争激烈,很多市场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基础设施不到位,最终都影响到城镇的发展。
(三)不合理的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很多小城镇建设之初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经济方面的建设,认为经济水平提升是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导致当地政府的政策、企业的发展都偏向于经济利益,无视了环保建设,部分企业污水、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长期发展下去是不利于小城镇的建设的。
(四)小城镇建设规划不具备细节特征和适应性特征
目前,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多套用大城市建设的规划,依据大城市建设的方案来进行城镇建设,这种方式不适合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原因在于小城镇的人口基数、资源、市场、政策等和大城市有很大的差别,且每个小城镇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特征,统一的模式建设是行不通的。另外,现阶段小城镇建设规划多为大的建设方案,没有针对细节建设的内容,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不具备指导意义。
二、小城镇建设改革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功能
小城镇建设规划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政府能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对城镇建设进行政策上的把控和引导,避免出现影响小城镇长远利益现象的发生。
(二)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性
小城镇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小城镇的发展定位,需要根据发展定位结合小城镇的行政面积、空间结构等因素,在考虑小城镇建设整体性的基础上去定位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以及城镇经济发展机制。小城镇建设必然会吸引资本的投入,为了使小城镇的建设更加科学,需要综合考虑资本方、城镇、居民多方面的利益,做到小城镇建设各方利益的协调,只有利益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共赢。另外,上文中提到要结合小城镇的地域特征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基于此,需要做好小城镇产业布局,有效利用城镇的土地资源,结合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来考虑城镇产业建设,对于不合理的建设方案要杜绝或者加以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和周边区域的合作
现代社会是合作共赢的社会。如果有必要,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和周边的城镇区域合作,结合二者之间的优势,综合考虑发展优势和劣势因素,更加全面的看待城镇建设,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共赢。
(四)完善小城镇建设机制
小城镇建设机制包括规划方案和政策等,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全面、复杂的工作,不仅包含经济建设,还包括环境建设、城镇布局建设等,针对不同工程的建设,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方案也不同,但是城镇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建设,这些方案需要统一研究,从中找出和谐共同实现目标的策略。另外,在政策方面,要做好对各方的约束规定,确保实现各级区域的发展需求。
(五)做好城镇规模、用地、发展方面的规划
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小城镇的建设,对于每个地区的政府而言,都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对于不同的小城镇而言,需要考虑当地的城镇特色,当地资源、经济发展情况、企业聚集情况、人口分布等情况,然后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之后,确定城镇发展的规模,发展的业务重点,然后在前期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建设,如以点带面的方式,先做好一个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功能来聚集更多的产业,从而推动当地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而言,不能一味地消耗土地资源去进行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的建设,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做好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实现共赢。
(六)小城镇规划要遵守原则
小城镇规划要遵循以人为本、区域文化特色、生态环保的原则。具体来讲,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小城镇的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那么,在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时,需要以人为中心,让小城镇的建设能够为当地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工作待遇,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人们对当地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小城镇规划建设要遵守区域文化特色原则的原因在于,城镇的文化特色是蕴含着城镇人文特征、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历程的,深深体现了这个城镇的过去,是城镇最内在最核心的东西,是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在。因此,小城镇规划遵守区域文化特色,需要去挖掘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去了解当地的历史,包括人物、建筑、民族、产业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去了解这些历史所反映的历代文化,从中寻求特色产业去进行文化建设,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做好当地历史文化的宣传,更好的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规划建设遵循生态环保原则的原因在于,单一的追求经济产业的发展,会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果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会影响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是严重损害小城镇长久利益的一种恶劣行为。做好小城镇生态环保建设,需要做好城镇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针对各类企业设定业务环保标准,定期不定期对企业进行相关的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做出惩罚,及时责令整改,在绿化工程建设方面,需要根据国家标准来进行绿化工程的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它需要专业的规划人才、施工人才,需要深入的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历史文化,需要发现现在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全面、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找到解决现在小城镇发展困境的方法,找出适合小城镇长远发展的路径,然后根据小城镇的发展定位做好相关的细节规划,结合规划一步步的做好小城镇的特色产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杨小云.青海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上)[N].青海日报,2019-09-09(011).
[2]白淑军1,2杨一帆1许峰1.京津冀协同视角下石家庄郊区小城镇发展机制研究[J/OL].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19-09-10].https://doi.org/10.14081/j.cnki.cn13-1396/g4.000151.
[3]王李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江苏中心镇建设[J].社科纵横,2019,34(08):39-41.
[4]王明田.特色小(城)镇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J].小城镇建设,2019(08):1.
论文作者: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小城镇论文; 城镇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 特色论文; 区域论文; 方案论文; 大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