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论文_刘贤辉

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论文_刘贤辉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全过程造价控制由于贯穿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基于此,本文就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

1、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概述

全过程造价管理又称全面造价管理,其基本定义是:有效的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通过项目从决策―设计―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才能实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据有关资料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0%~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只有10%~20%。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和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防止工程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三超”现象,是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了建筑工程的立项、项目设计与招标等各环节所需的所有资金投入,虽从不同角度来说,其定义也会有有所不同,故文章从建筑企业出发来具体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从本质上来看,其就是指整个工程建成后所需的所有资金投入,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中,并具有变化性大、阶段性强与作用巨大的特点,如预算的开支同实际花费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就是其变化性大的一种表现,而建筑项目施工包含众多环节,且每一环节都需花费相应资金,也就体现了其阶段性特点,建筑工程需花费巨大开支,一旦资金不到位就无法实施有序施工,则是其作用巨大的一种表现,故针对建筑工程项目,需对其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针对其在各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造价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花费最小开支建设出质量最优的建筑工程。

3、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

3.1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的行业较多,具体操作时参加的人员应由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房地产开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当地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住房问题的关键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决定了拟上马项目的投资消能比,是决定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2招标阶段

招标控制价是开发商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开发商没有条件的则应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有条件的尽量自行编制。编制控制价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招标控制价做到合理。充分利用市场信息,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选择价格合理、技术好、管理好的承包商和性价比高的供货商,确保工程项目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优化施工方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论证和优化,在保证施工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

3.3设计阶段

3.3.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如下:V=F/C,其中,为价值系数;F为功能系数;C为成本系数。

3.3.2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限额设计,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一个投资限额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多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既保证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又不突破投资限额目标,从而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或只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4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中造价控制的重点,自然也是难点,本阶段具有多方面因素将影响工程造价,过程耗时最长,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设计方案变更,合同外的非标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通过对以往工程中易出现问题的汇总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技巧:

3.4.1设置造价负责人,协调项目造价工作

造价负责人应负责协调此项目中的所有事宜,安排日常造价工作,协调施工单位对造价工作的重视,在保证工程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将责任追踪到位。

3.4.2对设计变更的重视与控制

首先要规范变更制度与变更单的附件如设计师确认函、甲方确认函等,使得造价工作准确有序,其次在施工中出现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施工材料的改变、工程量的增减等的问题时,造价工程师应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确定,争取到第一手资料,为日后在结算阶段进行索赔处理与决算提供有力依据,另外公司管理层制定严格的制度,如若未经造价人员签署意见前,任何人没有签署肯定意见的权利,只有工程造价部审核经济性并同意后,施工方案才可使用。

3.4.3进度款支付控制

关于进度款的支付,也十分关键,既要兼顾到当初甲方乙方所签合同的付款制度,又要按照工程进度与周转资金来进行合理的支付。

3.5竣工结算阶段

3.5.1在这个阶段中,造价负责人应与施工单位多进行沟通,主导结算工作的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3.5.2在竣工结算工作结束后,重视建设项目后的评估工作,及时建立准确有序的历史数据库,为以后工程的经济性指标做参考与指导。

3.5.3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协调公司各部门,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既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与水平的提高,又为以后的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帮助,为公司积累丰富的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决策阶段,招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阶段,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因此,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合理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敏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吴清高.浅论建设工程过程中的造价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6.

[3]朱海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5.

论文作者:刘贤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策论文_刘贤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