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在生产管理中的设计及运用论文_宋泮祥

企业资源计划在生产管理中的设计及运用论文_宋泮祥

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ERP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我国企业及相关人士对ERP还存在认识和使用上的障碍,绝大多数企业认识与推广ERP信息系统还主要是受市场与传媒的导向,ERP系统实施的成功率比发达国家低。分析ERP与现行企业生产管理方法之间的不同,对ERP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ERP;生产管理;运行

一、意义

1-1、ERP的涵义

ERP意思就是:企业资源计划,1990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提出。ERP系统是一种科学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实现,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是一个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MRP(物料需求计划)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和更强大的功能。随着国内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需求,传统企业更应重视企业自身的管理,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地运用ERP系统于企业的管理之中。

1-2、ERP核心管理思想

就是实现对企业整个生产管理供应链组织、控制、指挥、决策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整个生产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精髓;三是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组织的统一。

1-3、实行ERP的意义

一是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运行效率,改变不相适应的生产管理组织方式;二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库存;三是系统的调配、平衡、分析企业各种条件生产、技术、质量、物料等资源,为企业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分析ERP系统对生产管理业务的设计

根据企业整个ERP系统结全生产管理的ERP需求分析,确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是生产管理主体,生产车间、物料、产品是生产管理的主要对象,供应、物流、质检、财务等部门是协作部门。

IT人员会根据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架构一个完整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的模块,在这个关系图中BOM表是整个管理的核心。BOM(BillofMaterial)的中文意思就是“物料清单”,是用于ERP系统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这里的产品结构就是生产产品所消耗各种物料的组成,通过对BOM表的设计,就可以企业产品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从图中可以看出BOM表是生产管理乃至整个ERP系统中各项业务的纽带。ERP要求一个企业的BOM表乃至录入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做到准确而科学,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三、ERP系统的实现

ERP系统代码可以通过三层架构来实现,第一层为数据层,通常数据层的功能较为固定,主要是完成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第二层为逻辑层,而逻辑层则较为灵活,主要是针对业务逻辑进行运算,获得一些有用的中间数据;第三层是交互界面层,与用户需求接触密切相关,界面直观而且丰富,设计人员会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的交互界面来实现人机对话。

四、解析ERP的推广和生产管理的综合运用

4-1、生产单元成为了自主管理的单元

通用信息的共享,对本月、本季、本年的任务十分清晰,可提前对生产能力进行评估,生产准备的提前预警,各班组的零件进行排产,是个典型、自主的生产单元。

4-2、生产资金趋于合理,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ERP系统从材料、毛坯开始,生产现场的在制品什么时候投入、投入多少、产出的时间严加控制,生产过程的报工、待处理品都能形成表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订单输出等控制手段控制生产的投入,生产管理者不可能多投,没有及时的产出也会受到严格的考核,无计划无规律投入现象得到遏止,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3、各类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ERP系统是工具,操作者是主动体,是工具使用的行为主体,操作者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都决定工具使用的效率与程度。(1)ERP系统要求不断学习、培训来提高生产管理者的操作技能、快速反应、分析能力以及评估能力。(2)ERP系统要求数据十分精准。系统运行要求数据95%以上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操作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与工作习惯。(3)各类信息在ERP系统中传递、共享,所有信息的目的性很强,一个错误的信息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管理者的责任心更强,工作判断更为客观。

4-4、ERP在生产管理上得到具体运用

没有在先使用的信息管理在生产管理上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数据分散(随机,重量)。(2)周期长,平衡能力差。(3)效率低,计划广泛。(4)库存,成本高。(5)生产运行效率低,瓶颈多。(6)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内、外)。

对于上述问题,我将用目前公司生产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逐步理顺,按订单或预测订单—材料—毛坯—制造—装配—试车,多品种、小批生产,生产周期长,扁平式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各种生产资源充分,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形成资源分散,利用率低,拖延交付周期,用户意见大,如何解决,最终高效、优质,满足用户,规范、标准生产流程,组织好物料、技术、质量、设备等瓶颈,以实施ERP信息化工程为手段,逐步进行运行的良性循环。

4-5、可以用ERP的生产管理方法来改善目前管理方式

参与推广的ERP企业管理,生产组织,人员素质,管理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应用和ERP实施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重组概念的应用。

(1)ERP生产管理的实施是对传统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实行三级生产计划管理,特别是生产制造单元的计划,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编制,易造成各生产单元品种计划的不一致性,最终导致满足不了用户,造成生产积压,库存增加,产品流动慢等,这种层级的计划体系,存在生产管理环节脱节,生产管理部门难以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不利于生产环节的有效衔接,不利于企业生产单元生产经营重新调整安排,可能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多品种,个性化的产品,高品质的性能需求,交货期短,生产组织和管理一直延伸到内部组织,如合作,社会,生产组织和管理,控制的难度大,对现有的生产计划调度人员依靠利用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来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2)ERP规范员工工作流程

各级管理人员有一个严肃的工作作风,对各种信息的严谨的态度。每位员工不仅要知道工作要求的水平,但亦关注到对其他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的影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ERP管理的实施,围绕一个共同组织实施的业务目标。

(3)ERP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准确

ERP系统的正确和得以有效的运作,首先必须有完整、准确的数据基础,如产品结构(BOM),工艺路线,固定数据,工作流程等。目前这些数据在企业管理中存在不正确,不规范,数据覆盖面不够、数据格式不一致等因素。

(4)以适应生产动态的应变和管理

ERP系统,生产管理的原则,以现有的零件库存为基础数据,重新统一配置,依据物料需求,零件加工期为基础,运行新的ERP生产作业计划,增加相关管理部门生产制造单元综合动态的整合各种制造资源。

结语

实施ERP是提升管理水平,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唯一方法改造传统产业的实现。这里的关键是务实的、制度的执行。“三分数据,七分实施,有三分之一是数据”非常贴切地反映了ERP的实施,只有在企业内部的密切合作,以ERP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完成任务,最终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孝荣.浅析ERP在电力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

论文作者:宋泮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企业资源计划在生产管理中的设计及运用论文_宋泮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