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障学生由于体质较弱需要劳动来锻炼,劳动能使智障学生健康成长;有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惯,这样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劳动能力是智障学生将来谋生的手段、生存的基础。
关键词:浅谈 智障学生 劳动能力 培养
一、智障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劳动能力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培养与锻炼才能产生思想和智慧。大脑的思维机能几乎全是后天养成的,是通过感觉运动器官的作用后,才能产生思维、智慧。因此,有必要让智障学生从小从事一些生活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如系鞋带、缝扣子、洗碗筷、洗衣服、叠被子、扫地等等。经常动手操作,既可以使手指灵活、自理能力加强,又可以使人脑机能得到加强锻炼,从而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让智障学生更加聪明起来。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劳动能力
教育智障学生热爱劳动,可以端正其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热爱劳动习惯;还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自我劳动、自我服务来逐步提高劳动能力。
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美工课要通过多动手培养学生劳动能力,通过鉴赏学生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劳动情趣;家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让学生自己洗衣、系鞋带等,同时教师加强对差生的指导。劳技课要教些学生能够谋生、能够争钱的劳动能力,如维修、十字绣等,使智障学生知道劳动能够制造财富、能够创造生活、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使生活更美好。
三、争取家长配合,培养智障生的劳动能力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夫妻俩回家一起动手做家务,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具摆列的整齐有序,创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家长经常分配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择菜、洗菜、做简单的饭菜等,并在劳动中加强指导,多鼓励、少责备或不责备。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饭碗自己刷、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等,培养其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养成常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些劳动机会和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孩子可让他们在房前屋后种点花草树木、蔬菜,饲养些小动物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既能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操,又能培养其劳动能力。
四、学生家长与老师必须统一训练方式,培养智障生劳动能力
对智障儿童来说,要学会一种技能比正常儿童要困难的多,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奏效。而这种技能的反复训练必须按照同一方式方法,所以,不论在学习要求上或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上,家长必须和教师一致,不能另立“章程”、另搞一套。这样,教师就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例如,当学生家长来学校接送孩子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主动向家长说明学校近期的重点训练内容,向家长提出一些培养孩子的建议、反映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等。让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但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能够做到充满信心地配合教师共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有个叫赵一成的同学,刚来到学校时根本不会用扫地,通过了解,其主要原因就是因其中度残疾在家倍受呵护,吃饭时家人总是把饭菜给他夹到嘴里,更不会让他扫地了。日久天长他就没有了要干活的意识,更不用说有这种能力。为了开发他的这种能力,我首先是对他反复示范,然后手把手的教他操作,同时再强调其家长回家时也要耐心的这么做。一段时间后,这名同学就学会了扫地,并且他的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强。由于我经常鼓励和表扬他,他常常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所以还经常主动教小同学和新来的同学。这样,他的整体素质也都得到了提高。
五、抓住契机,真诚赞美,培养智障生的劳动能力
赞美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力量。当孩子表现好时,教师和家长必须表现出欣赏与赞美,而且要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师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孩子的眼光中却是很伟大的成就。例如我班的何钦同学,由于在家特别娇惯,像扫地、擦桌子等一些简单的劳动就从来没干过,但我发现他多动,特别爱管闲事。有一天,吃完早饭,我便靠近他跟亲切交谈:“何钦同学,我发现你如果认真干一件事情的话,一定能做得非常好,想不想试试看?”他欣然答应。这时,我抓住机会,试着安排:.“今天让你担任你们组的组长,看今天的饭桌能不能保证按时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的话音刚落,他就抢起抹布高兴地干了起来。同时,还安排了别的同学摆放凳子。一天下来,餐厅、饭桌保持得特别干净,凳子也摆放得特别整齐。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再看看他的脸,美滋滋地象开了花。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他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身体的一些部位也得到了长期的锻炼,生活习惯越来越好,而且他的说话能力、写字技能等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现在,这名同学的各个方面表现已接近正常儿童。
总之,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以上做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每一位孩子的整体素质劳动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论文作者:黎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智障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孩子论文; 劳动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