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选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上诉患者治疗6周后,分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和NPSIE-30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精神分裂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环节精神症状。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20-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精神科级比你高,其特点是病程长、社会危害性大、经济负担重。虽然药物能改善该疾病的许多现行症状,并对预防复发有效,但对其他结局如自知力、社会适应性、职业竞争能力等没有显示出其临床优势[1]。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情感和需要为特征,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2]。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能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因素,比传统的精神科护理更具优势,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措施[3]。笔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以上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裂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程均在6各月以上,且均无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无其他精神性疾病或精神药物依赖性疾病。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7~55岁,平均(35.4±6.4)岁,平均病程(10.5±5.3)个月;观察组32例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56岁。平均(37.2±6.9)岁,平均病程(11.7±5.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平均病程时长、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就诊时平均BPRS评分和NPSIE-30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计量。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施行精神科各项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人性化护理措施:
1.2.1 创造良性的住院环境:对病房进行隔离布局,保证病房光线充足、整洁通风,病房内色条和谐;在病房或走廊上放置花篮、山水画等作为点缀,条件允许,播放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护理人员保持着装整洁,态度主动热情,举止轻柔文雅,言语体贴柔和,令患者感受到像在家中一样温馨自如。
1.2.2 健康教育: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引导患者说出恐惧和担忧,并用医学知识加以解释,强调积极配合的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利于自身的恢复;定期给患者做心理咨询,满足患者的需要。
1.2.3 心理支持:向患者讲解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鼓励其与疗效满意的患者接触,让病友间的交流鼓励患者治疗的信心;向患者讲解家庭的温暖对治疗的重要性,应令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其配合治疗,女里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与帮助。
1.2.4 加强生活体贴: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不适之处,如生活起居、饮食口味、周围环境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预计改善,帮助解决;条件允许时,可在病房内配置微波炉、电视、电脑等,让患者适应住院生活。
1.2.5 丰富业余生活:在保证充足的谁秒时间外,尽量不让患者唐我在病床上,鼓励患者参与病友的各种娱乐活动,如下棋、打牌等;由经治医师同意后,可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陪伴下,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1.3 临床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和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cation sacle for inpatient evalution-30,NOSIE-30)[5]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记录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按照以上量表统计所得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行t检验,以P<0.05计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BPRS评分比较
见表1。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两组患者就诊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评分比较,统计值分别为t=0.216和t=0.203,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评分比较,统计值分别为t=1.805和t=1.824,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OSIE-30评分优于对照组NOSIE-30评分。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短加快和工作经侦压力的日益激烈,导致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精神分类症是以基本的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见青壮年,病程具有不断发展、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于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如何控制精神分裂症的进展、减少复发和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精神科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护理专家华生(Jean Watson)于1979年提出的,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核心与本质,该护理理念强调以患者的健康、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注重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关怀,注重对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及人格尊严的尊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机械的执行医嘱以满足单纯治疗的需要,逐渐转变为根据患者的具有要求,采取各种护理方法,以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
目前我国精神病院大部分采用封闭式的传统华丽模式,此种护理模式忽略了人的整体观念,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有病态思维、情感、一直、行为的同事,也由常人的认知与需求,人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准确把握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表现的明显危害其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迅速缓解其超强心理压力。
笔者通过临床效果观察发现,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于采取传统护理的患者经6周相同的治疗措施后,两组患者在BPRS评分比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在抑郁焦虑、缺乏活力、思维张海、敌对性和激怒性方面,人性化护理组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两组患者在NOSIE-30评分比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评分,人性化护理组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同时,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明显减少,也促进了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环节精神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施行。
参考文献
[1]李姣姣, 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5,21(12):00018-00018
[2]雷琼, 个性人性化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4(5) :628-630
[3]付萍萍,王锋锐,傅文霞,钟慧娉,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5(3):138-139
作者简介:蔡燕,出生年月1968年9月,大专,主管护师,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论文作者:蔡燕,兰乾聪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评分论文; 精神论文; 统计学论文; 措施论文; 病程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