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检修维护;保养措施
1、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1.1、排烟
在锅炉内进行燃烧反应时,锅炉燃烧热损失与排烟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排烟温度升高时,锅炉排烟热损失增大,锅炉热效率显著下降。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锅炉排烟温度升高与锅炉热损失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锅炉排烟温度升高15℃,锅炉热损失增加1%。锅炉排烟温度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锅炉的受热面积。当受热面积减小时,锅炉排烟温度升高。另一个因素是锅炉受热面积灰,锅炉受热面积灰会降低锅炉内部烟气的热量传递,提高排烟温度。因此,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锅炉的排烟温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将对锅炉的热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1.2、传热设备
传热设备老化也是锅炉热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如果锅炉正常运行时传热设备不是特别好,也会损失传热过程中已经产生的热能,从长远来看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由于我国锅炉燃烧行业在多年前就开始发展和管理,各种设备老化现象也很普遍。因此,电厂目前需要改进设备。同时,传热设备不能很好地传热,这对电厂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电厂需要组织更多有经验的人来考虑这个问题,以尽量减少和控制电厂的损失。
1.3、燃烧系统及设备
锅炉燃烧系统及设备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锅炉炉内燃烧工况的调整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长期的经验积累。锅炉尾部烟道内的氧量变化,灰渣含碳量和烟气中的CO含量变化都是判断锅炉炉膛内燃料燃烧情况和锅炉热效率的重要依据。当送入锅炉内的煤质发生了变化,相应的锅炉运行状态,如一、二次风配比和氧量数值也应随之改变,这样才能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为使燃料燃尽,实际供给的空气量总是要大于理论空气量,然而过量的空气又会造成排烟热损失的增加。因而找到合适的空气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同理,燃烧设备的不断改良或更换,也能为电厂的锅炉运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2、提升电厂锅炉热效率的有效途径
2.1、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当锅炉内的燃料充分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燃料的充分燃烧既受到燃料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燃烧环境因素的影响。燃料的内在因素是煤粉的选择程度。煤粉过多或过细不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当煤粉太好,加热锅炉表面往往坚持大量煤粉燃烧后的灰烬,和大量的火山灰和渣积累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外墙上,影响锅炉的传热效率。当煤粉过粗时,煤粉的燃烧速率会降低,煤粉的燃烧会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需要对锅炉燃烧用的煤粉进行认真的选择。另外,燃烧环境因素也会对锅炉的热效率产生影响。根据不同锅炉燃烧器的特点,调节风量,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锅炉多采用金属材料,注意其腐蚀、磨损情况,加强防腐、防磨处理,明确锅炉运行周期,提高热效率。将故障排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加强锅炉防腐防磨与检修,处理锅炉两侧漏风问题,及时加强密封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注锅炉运行压力,及时检查锅炉运行环节的压力值,了解压力波动情况,明确锅炉运行负荷,加强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改进。对热效率低的锅炉进行了改造。首先分析了热效率不高的原因。通过多次的试验对比,改进机组运行方式,合理控制燃煤燃料的使用,保持运行负荷和燃料平衡,改变锅炉运行环节的控制方式。增加温度检测装置,加强现场温度测量,提高锅炉运行的实际效果。
2.2、定期清洁锅炉受热面
锅炉受热面洁净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实际供热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如果受热表面被更多的煤灰和炉渣污染,加热过程将受到极大的阻碍,锅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回收。把它散发出去最终会导致热效率的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应定期清理受热表面,避免受热表面产生或沉积污垢。例如,内部温度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炉内加热均匀,局部温度不可能低于或超过标准值。如受热面有积灰,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适当增加锅炉受热面的吹灰次数,并且要保证吹灰器的合理布置和吹灰效果符合要求。
2.3、控制好风量的大小
空气的量直接影响烟雾的量。为了保证锅炉内可燃物的充分燃烧,锅炉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但进气率和进风量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锅炉内的空气量超过标准量或有漏风,锅炉将造成较大的风机电耗损失,燃料也难以达到充分燃烧,热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应控制锅炉炉膛二次风方向与风压差,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可燃物与二次风的混合时间,还能够在水冷壁上形成必要的保护层。
2.4、充分利用余热回收系统
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电厂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余热。譬如,锅炉的排污热量、排烟热量。高温烟气的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低低温省煤器作为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布置在除尘器前的烟道上。低低温省煤器采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可加热锅炉补给水,或者将热量利用于脱硫塔出口的烟气加热,将脱硫塔出口的净烟气温度抬升至安全温度以上,以减轻“石膏雨”的现象,并降低了烟囱内管道防腐维护的费用。
3、电厂锅炉运行维护的主要方法
锅炉多采用金属材料,注意其腐蚀与磨损情况,加强防腐、防磨处理,明确锅炉运行周期,提高热效率。将故障排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加强锅炉防腐、防磨与检修,处理锅炉两侧漏风问题,及时加强密封处理。关注锅炉运行压力,及时检查锅炉运行环节的压力值,了解压力波动情况,明确锅炉运行负荷,加强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改进。对热效率低的锅炉进行了改造。首先分析了热效率不高的原因。通过多次的试验对比,改进机组的运行方式,合理控制燃煤燃料的使用,保持运行负荷和燃料平衡,改变锅炉运行环节的控制方式。增加温度检测装置,加强现场温度测量,提高锅炉运行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厂锅炉热效率低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考虑如何改进锅炉运行方式,加强运行过程管理,注重燃烧过程的温度检测和状态观察,加强安全检查。锅炉的外部要仔细检查,注意锅炉的保温效果。提高煤炭燃烧的燃烧模式,确保煤炭燃烧可以完全燃烧,处理有问题的漏风的锅炉,结合故障维修和保养计划,明确锅炉运行负荷,提高锅炉运行和维护机制,定期维护和保养,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超.浅谈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与运行维护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6(11):26-27.
[2]杨宁.浅析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与运行维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203.
[3]杜光程.气煤混烧机组性能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4]许程.电站锅炉效率与NO_X排放混合建模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5]沈芳平.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D].东南大学,2004.
论文作者:杨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锅炉论文; 热效率论文; 电厂论文; 燃料论文; 温度论文; 排烟论文; 烟气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