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特殊教育学校 渠县 63520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园丁教育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桥梁将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引入数学课堂,进入学生的视野,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捕捉典型的生活实物,重视课余实践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营造生活化学习环境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其声光电影为一体的优势,将生活中的数学生态呈现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以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亲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喜爱和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发挥数学课堂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我为校园添艺术”的情境活动:“我们的学校都是一些长方体建筑,看起来缺少灵动感,而且少绿化。现在想用54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增加一些艺术气息,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学生的设计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台,将每小组推选出的代表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学生非常积极参与活动,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更深。这样的教学设计让“生活”进入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生活化拓展,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架起生活化学习桥梁
在信息化数学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善于用信息技术去呈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去激起思维的涟漪。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让多媒体课件在引导思考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幻灯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再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课件开始出示的不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具,而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麻糖盒、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说明)。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所吸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倍感数学的情趣,一个个不但会说,而且乐于上台演示述说,以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跃。
三、构建生活化训练模式,搭建生活化实践平台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俗话说“学以致用”,“有用”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学得有味,而且理解深刻,掌握牢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人们经常谈及的问题。在信息化数学教学活动中,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变的演示形式,分层次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索和思考问题,构建生活化训练新模式,搭建起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
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捕捉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总之,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时时捕捉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素材,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不断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重视生活化训练,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应当在信息化的桥梁中通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角形论文; 生活中论文; 长方体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