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
王增璐*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 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就包括性善论,他的仁政学说的逻辑起点和依据都是来自于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中的基点,这是孟子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中人道精神的选择。而对于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提升都是性善论中所强调的,性善论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现在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孟子;仁义礼智;人性
孟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遭受着各方征战,社会秩序混乱有着很多纷争的乱世。孟子在他当时所处的时期中,孟子不仅批判了现实,对改造方案也是提出了看法。所以,对人的本性的探索和把握在孟子这里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意义。孟子从人和动物的共同和人和动物的区别的自然属性出发,进行一系列的对比,最后通过论证提出来了性善论这一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一直流传至今,也同样成为了中国伦理思想中重要的源泉和基础的组成部分。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提出是希望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仁义这个问题。这都是因为人们都是具有向善的本性的,向善是人们所具有的本能。
一、人性的本质
孟子认为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同样也都是具有改变的可能性的。孟子对人的本性具有能动的特性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突出。在孟子看来,水当然就像告子说的一样,是没有固定的往东流或者往西流的方向。但是水是具有固定向下流的定论的。水的本性就是从上到下的,人的本性善良,就如同水的本性那样,是具有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趋势的。反而相反的是,水如果从下往上流,是因为具有外力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并不是因为水的本性。这也就说明,人的本性就和水的本性一样,是一种自己就是这样,自己具有能动性的趋向。孟子提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就好像水的本性中的向下流。人是没有不向善的,水也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拍水你是可以使水跳起来的,甚至可以让水高过了额头;挡了水它就会倒流,水自然就引到了高山之上。但是,这难道是水自己所具有的本性吗?是当时所处的形势所迫让它这样子了。是什么导致人去做坏事,就是因为他的本性也受到了这样的逼迫。人哪怕是不善良的,也并不是意味这个人是不具有向善之心,只是说明外力的作用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的。
二、不忍人之心
在孟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人天生具有“不忍人之心”。这是天生就具有的道德特质,同样这也开创了人们应该所拥有的道德世界。对于孟子的“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因为先王就是由于具有去体谅别人怜悯别人的心情,所以也就有了会体恤百姓的政治。因为有着体恤其他人怜悯其他人的心情,所以对百姓的政治也变的更加体恤他们怜悯他们。就是因为如此,治理天下才会变的容易,就如同在手里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从平常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会说每个人都是具有怜悯别人体恤别人的心情的。是因为,假使来说今天有一个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肯定会立马产生同情的心情,他会下意识的去帮助那个小孩子,他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想要和这个孩子的父母拉近关系,也不是想要在大家旁人眼中获得声誉,当然也不是因为讨厌这个孩子的哭叫声才有了这种心理。这都是因为他具有“不忍人之心”。以人性的前提来去推导政治的话,这也就是恰恰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而刚好就是因为这种仁义的心才会推导出来仁义的政治。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们本性,是一开始就具有的。所以,仁政也是如此,是不能质疑不可能改变的道理。
“你的父亲,”她又说,“是一件外套。那个时候,他穿着外套来到我们家,就是睡觉也不脱下。一天夜里,我鼓足勇气伸出手在那件外套上一摸,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直到多年之后我才弄清事情的真相。”[2]
三、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是属于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了,而这些道德原则都是“不忍人之心”所带来的。人的善良本性体现为四心。孟子的“性善论”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四种善良的心。孟子认为,每一个都是拥有恻隐之心,都会对其他人产生怜悯的心。假若没有恻隐之心,那这个人不可以称之为人。这也就表明仁是做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原则。孟子认为人的心中要一直拥有仁的地位。而仁才是人最本质的基本属性,这也就是性善所蕴含的基本内容。而对于人同样至关重要的还有羞恶之心,做人是需要羞耻心的,一旦一个人连羞耻心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他无药可救。羞耻心既可以让道德得以净化,又可以让人奋进努力。当一个人觉得不如别人是耻辱的时候,他就一定会努力赶上别人。在羞耻心的驱使和引领下人们会更加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孟子同样指出,有了羞耻之心就意味着义的开始。要做到以礼待人。孟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光是要求自己做到以礼待人,同样也希望别人能够以礼待己。
(2)通过分析研究判断,鞍钢前峪尾矿库是存在液化可能的。液化最可能发生在地下水位埋深3 m以内区段,地震烈度大于7度时。主要区域集中在中心区偏南区段,面积约0.3 km2。
综上,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是可以表明仁义礼智是根源于心中的,同样这也就证明了仁义内在、性由心显。孟子的性善论中表明仁义礼智并没有违背人性,反而是完全符合人的内在本性的。将人这个个体的善加以推崇最后实现了仁政的目的,这才是孟子性善论所追求的结果,也代表着孟子性善论有了最终的归宿。
[ 参 考 文 献 ]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杨伯峻.孟子泽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中图分类号: B2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9-0104-01
*作者简介: 王增璐(199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哲学硕士,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教学专业,研究方向: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