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论文_康通旺

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200

摘要:就煤矿企业发展看,其井下作业的环境十分恶劣,且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因而做好井下通风工作是重要的,可规避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尽管如此,基于复杂多样化的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问题,如若管理工作不到位,仍然会引发安全风险,所以,相关管理者必须结合煤矿井下通风工作实际而制定性质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井下通风的常见安全隐患问题,阐述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几方面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前言: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中,管理部门人员需加大管理力度,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问题。但是,瓦斯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依然存在,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给煤矿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结合煤矿井下作业的实践,做好通风管理工作是重要的,其通风质量直接决定着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因此,鉴于当前煤矿井下通风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关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一、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十分复杂,因而面临着较多的通风安全隐患问题。首先,通风系统与煤矿井下实际情况不相适应。要确保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必须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在综合井下条件的基础上而做出合理的规划。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方面的设计经验较少,或者工作人员的懒散等因素,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问题突出,埋下安全隐患[1]。

其次,从通风设备视角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风设备的性能决定煤矿井下的通风工作效率。目前,煤矿井下的通风设备有许多问题,如设备陈旧且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设备老化问题严重等,难以满足煤矿井下作业通风的实际需求。

再次,基于人员的安全隐患。国人普遍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因而在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一方面,煤炭开采工作开展中,对通风设备的关注度较小,未能意识到通风良好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忽视工作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整体安全系数的影响。

最后,煤矿井下作业中,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如,煤炭资源开采中,地表温度不断升高,瓦斯含量随之增加,可能引发瓦斯爆炸风险。

二、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煤矿开采和生产是国内安全系数较低的工作之一,受环境闭塞、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增加安全事故风险。倘若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打乱煤矿井下作业的有序性,也对生产有不良影响。通过有效的井下通风工作,有助于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促进有害气体排放,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因此,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2]。

三、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要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有必要完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既为管理人员提供依据,又能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工作的完善性。首先,结合煤矿井下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要求该系统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进而要求相关负责部门工作人员编制管理计划,为通风管理安全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如果生产环境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则负责人应对通风系统加以改动,通过与总工程师的商议之后,做出决策。其次,关于煤矿井下的生产布局、组织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应充分考虑井下的通风能力,然后按照通风的实际而确定生产量,以规避风量不足或产量过高的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加强对矿井布局、作业规程的有效审查,要求通风技术主管参与其中,针对通风系统的改良与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完善通风设施的维护与修理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维护通风设施和更换损坏较大的通风设备等,指派专门的团队负责该事务[3]。

(二)利用高科技而提高通风管理工作效能

对于当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问题,要彻底解决,还需以科学技术手段为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通风管理工作的效能。首先,合理选择风筒,遵循几方面原则:一是通风的最大距离应与作业面的实际风量相适应;二是如果通风巷道断面的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风筒,有利于减少阻力和规避风阻问题。其次,合理选择通风机,以节能型为主,进而提高工作效能和减少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能节省通风管理费用。在通风安全管理实践中,如果通风距离相对较长,则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分成若干小节,在每节中间并配备长导型的风筒,以规避接头漏风问题。

(三)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中,人员是通风系统稳定的重要保证,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首先,加强团队作风建设,以“严谨、求实”为主导思想,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加快团队的作风建设进程。其次,煤矿企业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奖惩制度、责任制度等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提高其工作意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对工作投入热忱。最后,对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一方面,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井下作业复杂多变,仅凭借优良的通风系统是达不到提高安全系数的标准,因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全员的安全教育;在企业内部悬挂安全宣传标语、设置安全宣传栏等。另一方面,对通风工作负责人员加强专业的技能培训,使之在工作中规范自我行为,做好煤矿井下的通风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4]。

结论:

要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并通过有效管理措施而强化安全管理。当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问题相对较多,所以,管理人员可采取几方面的策略:首先,完善关于井下通风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利用高科技而提高通风管理工作的效能;最后,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安全隐患,确保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剑锋.煤矿井下通风设计的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37-138.

[2]郝凯.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6(16):234.

[3]周敏.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4):82-83.

[4]张桂平.浅议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J].江西煤炭科技,2016(01):11-12.

论文作者:康通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分析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措施论文_康通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