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王凯峰

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王凯峰

浙江天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 嘉兴市 314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城市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又要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园林施工; 技术问题; 方法策略;

1 当下我国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

园林施工与其它建筑工程施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园林施工所涉及的门类更多如: 植物科学、建筑美学等。因此园林施工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若园林施工单位为节省用人成本雇佣无相关从业经验,或达不到园林施工人员从业要求的“非专业人员”,在植物修建及园林作品的日常养护上都达不到需求,使得园林成品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虽然我国的园林业呈现逐年发展的良好趋势,但园林施工技术还存在这不少的问题,笔者多年来通过走访调查国内各大园林施工单位发现我国园林施工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下文将对各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1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园林工程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也不太长,所以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就达不到很高的水平,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总是会雇佣一些非专业性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操作,他们严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当然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园林施工技术培训和教育。在此背景之下,他们就很难将设计图纸当中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达,甚至还会出现部分施工人员根本就看不懂施工图纸的现象。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着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最终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不高或者是生长情况不太理想。

1.2部分施工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的园林设计都是中型或小型工程,这对中小型的工程来说,方案具有简单性和随机性,大多存在着设计师与施工人员施工前期交流的工作不足,是产生工程效果达不到设计图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让整个的设计显得有些欠缺,达不到完美的状态。而工程中的这些随机性,一旦管理人员无法进行有关的管理,只能在突发事故时随机应变,这就使施工过程中降低了生产的效果,还会给资源造成浪费和资金的亏损,严重影响了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3养护环节设置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在园林施工的养护环节中,专业人员短缺的现象是影响整体施工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还会给原有的土壤结构造成破坏。由于工程量大,土壤与不同的建筑垃圾混杂,导致移植的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因此,必须全面重视园林植株的移植和后期的养护工作。

1.4管理上出现漏洞

我国在园林施工水平与管理理念上都落后于园林业发达的国家,如: 挪威、荷兰等。我国的在园艺设计上缺乏新意,部分园林作品都是参照国外的设计理念。因园林施工有多道工序,工期较长且施工难度较高,若监督部门在工作中不认真,那多项工程检验就变成了“走过场”,使得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根本未能达到“监督”的作用。监督机制若起不到作用,势必会导致基层的施工人员懒散,对待施工不谨慎、不务实,园林工程进展缓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制约了我国园林业的整体发展。

2 改善园林施工漏洞的部分措施

2.1 提升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园林施工方应积极吸引园林专业人才,并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清理施工人员队伍,将不符合施工人员要求的工人剔出施工队伍。并定期组织园林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施工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多进行沟通,并制定一套严明的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负责园林施工的设计师一定要是园艺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士”,精通植物学、美学、社会学及建筑学,为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设计师在规划图纸时要非常细致,不仅要展示平面图还要进行立面图展示,在固定植物的种植区域要详细标注植物名称。修建形状、颜色要求及养护要求,方便施工人员工作的同时也方面园林成品的养护工作,园林监督机制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对园林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不认真、不务实、懒散的施工人员进行警告和惩处。

2.2 重视园林成品养护工作

园林施工要重视园林成品的养护工作,养护是护理工程质量的保证,园林施工不仅要保证所种植的植物成活率,还需要定期培土、浇水、修剪、检查植物的状态,养护工作要持续进行,才能让园林成品达到美化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

2.2加强园林施工招标形式的规范化

对绿化工程,应严格执行施工招投标制,做好施工队伍的优胜劣汰。坚决引进技术管理水平高、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对那些资质不够、施工质量差、信誉差的队伍坚决淘汰。如不具备基本条件,坚决杜绝其参与施工,同时,应充分发挥施工监理的作用,让监理方履行好自身职责,从制度上保证其施工质量在各类材料采购上,要做好规范招标,严格控制施工用材、施工工序和产品验收等环节。

2.3合理控制水分

一般根系生长的土壤持水量约为60%~80%,土壤略微干燥更有益处。如土壤保水性能较好,每次浇水量可稍多于正常情况下的土壤,其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如土壤保水性能较差,就要少浇勤浇;新移植植株要注意避免频繁少量浇水,造成诱导根系向上生长,降低其抗旱和抗风能力,生命力变差而死亡。

2.4做好土壤的控制

土壤控制主要是针地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表土往往会被剥去,破坏了原有良好的生长条件,故施工中,应尽量保留原土,避免重型机械进场施工,保护原团粒结构。若必须铲除表土,待用的表土要尽可能直接平铺在预定场地。此外,为避免临时堆放,以防地表土固结,最好在天气干燥时取土和平铺施工,对表土复原的地基进行一定程度的深耕,使其与表土融为一体。

3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有效优化园林种植结构

在园林施工过程当中,植被的种植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不仅可以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和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所以应该将绿色植物的种植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性指标,对园林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有效提升园林建设的效果。

3.2合理配置绿化资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对园林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立体式的发展模式进行充分的考虑,将建设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做好垂直绿化工作。所以园林绿化建设部门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该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对绿化资源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配置,不断提升园林景观所发挥的作用。

3.3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整个建设过程提前做好一切规划设计工作,突出当地的地域特色,同时还应该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成本,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备受重视,它不仅成为城市建设的风景线,也为环境建设提供了绿色屏障。因此,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技术就极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城市能源,也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但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技术,提高了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城市绿化项目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敏.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7(14):171-172.

[2]杨阳.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6(16):195.

[3]李强.浅析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设科技,2015(24):116 -117.

[4]蔡鲁吉,白艳梅.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5(21):200+205.

[5]周伦高,王良平.园林施工技术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5,07:111.

论文作者:王凯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  ;  ;  ;  ;  ;  ;  ;  

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王凯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