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思考(下)_军事论文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思考(下)_军事论文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思考(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反法西斯战争论文,经验论文,历史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雄厚的综合国力是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再次雄辩地证明,战争是包括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现实力量和潜在力量、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赛,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术语来说,是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的综合较量。具体说来,综合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1)国土面积(含领海面积);(2)地理位置(战略地位);(3)自然资源;( 4)天候、地形;(5)人口(数量和质量);(6)国民生产(国民收入);(7)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8)交通运输(含通讯联络);( 9)国际主义能力;(10)意识形态;(11)社会政治制度;(12)政治路线、方针和对外政策;(13)领导能力和魄力;(14)盟国或国际援助;(15)其他。在构成综合国力的诸因素中与经济有关的因素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先导,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以及内外政策是保证,领导则是统一作用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还表明,综合国力与综合国防力不尽相同,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综合国防力量是由综合国力转让而来的,国防力的规模和性质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所决定的。当然,在既定国防力的基础上,由于主观努力的不同,国防力也会有所不同。综合国防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各项:(1 )常备军(包括编制数量和武器装备);(2)后备力量;(3)国防工业(含战略物资);(4 )国防科技;(5)国防费;(6)后勤保障;( 7)国防体制(含动员体制);(8)国防部署(含战场准备);(9)全民国防意识(民心士气);(10)军事科学和教育训练;(11)领导、管理和指挥能力;(12)其他。

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综合国力与综合国防力及其最后较量的结果,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德、日、意法西斯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世界各国人民为敌,发动了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它们连连获胜,但它们毕竟出师无名,终于被觉醒了的反法西斯各国人民顶住,经过战略相持阶段,改变了力量对比,夺得战争主动权,转而发动了强大的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德、日、意法西斯侵略者失道寡助,最终成了孤家寡人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陷入反法西斯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直至彻底败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最好不过地证明,德、日、意法西斯的失败命运是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更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反法西斯的正义的同盟国一方战胜侵略的轴心国一方是理所当然的,是人心所向和历史的逻辑。为了正义的目标而斗争的军队和人民是所向无敌的,尽管也会遇到挫折,但最终必将获胜。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可靠的后勤保障是克敌制胜的基础

与希特勒自恃兵器先进、单靠闪击战取胜而忽视经济实力和后勤保障的思想相反,斯大林在苏德战争中十分重视经济实力与后勤保障工作。他把后方的巩固置于经常起作用的五大致胜因素的首位,用很大精力抓战争的经济基础,抓军队后勤的改组和建设。朱可夫开始不同意苏军后勤组织体制的改革,不赞成建立独立、统一的后勤系统,说后勤改革方案的作者是“想让后勤压倒总参”。但通过战争的实践,朱可夫改变了看法,认为还是改革好,在战后他写的回忆录和有关文章中也一再强调现代战争条件下经济基础和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战前,苏联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几个五年计划,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其军事经济和后勤保障亦有相当准备。但通过苏德战争初期实践的检验,证明还是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物资储备的配置过于靠前,展开太晚;对敌人突然袭击的可能性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正确的对策,只注意战略进攻的后勤准备而忽视了战略防御的后勤准备;后勤机动性差,组织体制不适应战时要求,等等。可贵的是,他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就迅速研究解决,及时改进后勤工作。如苏德交战一个多月后,斯大林就亲自抓了苏军后勤组织体制的重大改革,首先从总部、方面军和集团军这几级入手,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新的后勤系统。在总部一级,由副国防人民委员兼任苏军后勤部长,在方面军、集团军分别设立后勤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长(后来师、团亦如此),并新设了各级后勤司令部作为后勤的组织指挥机关。与此同时,迅速改善军队作战物资供应与各种保障,如实行战时动员,使国家的生产转入战时轨道,最大限度地增加军用产品的生产,从前方地区向大后方紧急疏散居民、机关、军事物资和其他贵重物资(特别是重要企业设备),到年底共疏散了1000万人口,1523个工业企业(其中大型军工厂1360个),从而保存了一大批军工骨干力量,为加速扩大大后方的军工生产基地,确保当前作战需要和尔后夺取战略主动权创造了条件(东部地区军工产品产量到1942年3 月即已达到战前全国生产水平)。这也是希特勒在苏德战场上必然失败的重大决定因素之一。

在太平洋战争中,导致美胜日败的因素固然很多,首先,美国对日本的斗争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同大多数国家一起建立了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政治、外交上均处于有利地位;其次,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可靠的后勤保障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基础。美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前工业总产值约为日本的9倍, 战争潜力的各方面都远远超过日本,而从石油贮备,生产能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来看,日本绝对不能打一场长期战争。日本海军认为,开战后的头两年是有把握的,但是尔后前途如何难以预断。他们估计,开战时美国的造船能力比日本大三倍多,战争爆发后差距会迅速拉大,成为日本的4~5倍。美国飞机生产能力为日本的10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根据对日本国力和海军实力的估计,曾明确指出,不能指望联合舰队能胜利地作战到一年以上。由此可见,日本海军既无取胜的基本条件,又无进行长期战争的决心和信心,而是将取胜的希望寄托于德军称霸欧洲和美国在战争中退却求和这种空中楼阁式的基础之上,其失败的命运是早已注定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还证明,只靠平时所建造的技术兵器和武器装备,仅仅依靠军事工业日常生产的产品,是不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战争规模之大,武装斗争的紧张程度和破坏性不仅要求及时弥补所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而且还要不间断地迅速地增加技术兵器和各种武器装备的数量以及提高其质量。这就要求充分动员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通信设施以及科学与技术,服从战争的需要。正如列宁所说:“谁的后备多,谁的人力多,谁在人民群众中更能支持得住,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注:《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6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条,中日战争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他各大战场的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反法西斯同盟的物力和人力后备多,力量源泉多,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耐力,终于战胜了战争初期曾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

战争主要是敌对双方武装力量在战场上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总会出现你消我长或我消你长的变化。只有拥有、保持和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克敌制胜才有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军事力量和使用方面,也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达成战略目标是战争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战争的各种动员与实施,基本的依据是战争的战略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国家的军队动员能力与其确定的反动的战略目标极不相称,犹如蛇欲吞象,因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反法西斯国家的军队动员能力对达成战略目标则是游刃有余,因此胜利也是注定的。

战争动员应当有总体协调性。也就是说,军队动员应当与工业动员、农业动员、交通通信动员、财政金融动员等协调一致地进行,从而使各种力量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总体效能,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实际上,在战争条件下,各种力量的动员协调一致地进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严重失调。例如德国,1939年入侵波兰时,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与军队人数之比为23∶1;1941年侵苏战争时,降到5∶1;1943年降到3.8∶1。 劳动力缺乏造成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1942年即缺粮200万吨,1943 年居民食物配给量比战前减少近50%。反法西斯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相对来说比较协调。例如美国,虽然突出了军队和军事工业的动员,但注意了军用、计划比例协调,尽力避免过多降低国内群众生活水平。因此,尽管美国在各种力量动员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协调不力的现象,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确实创造了军工、民用两繁荣的业绩,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兵工厂”,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反法西斯同盟国的综合军事力量终于超过轴心国集团,为战而胜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先进的科技力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进技术兵器发挥了巨大威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敌对双方在战场上的较量也是先进军事科技能力的较量。在较量中,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但是武器装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先进的科技力量是克敌制胜的后盾。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一个启示。

希特勒执政后,在扩军备战中十分重视军事科技的发展,研制了大量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其中,作为德国陆军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部队,在进攻苏联时,装备了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苏军坦克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豹”式中型坦克;步兵装备大量自动武器以及迫击炮、反坦克兵器、高射兵器、轻型火炮和重型火炮。德国空军作为“闪击战”的主力之一,装备有中型双发动机轰炸机、单发动机俯冲轰炸机、歼击机、多用途飞机,1944年开始装备时速870公里的喷气式歼击机。 在战争的头几年,德国的飞机在战术技术性能方面优于苏、美及英国的飞机。1944~1945年,德军还装备了V—1火箭和V—2导弹,用以突击英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要他。这些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威力。但是,战争开始后,由于希特勒迫害科学家和一些科学家因不满希特勒的侵略政策而出走,德国的科技力量大为削弱。战争后期,德国的武器装备已不具有优势地位。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时,苏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国。但苏联在战争开始后进行科技力量动员,科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大量世界级的科技专家投入到设计、改进和生产技术兵器的科技队伍中,极大地缩短了苏军武器装备更新的时间,使得苏军主要武器装备的数量和战术技术性能在1942年底赶上、1943年超过了德军。1945年苏军的武器装备中大部分火炮是战争期间研制生产的,坦克火炮和反坦克火炮的口径增大近1 倍,炮弹穿甲力增加近4倍。性能优良的152毫米榴弹炮从设计到投产仅用18天,1个多月就大量生产了。苏联野战火炮年平均产量比德国多1倍,迫击炮多4倍,反坦克炮多1.6倍。苏联设计制造的ИC—1、ИC—2型坦克,战斗性能超过德国坦克。1942~1944年间,苏联坦克平均月产量为2000多辆,而德国在此期间最高月产量才1450辆。苏联在战争期间有25种新型或改进型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大多数类型的飞机技术性能由逊于德国到超过德国,其中ИA—2型强击机护甲和武器极佳,超过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美、英等国也很重视科技力量的动员,战争中研制了不少技术兵器装备部队。特别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依靠迁移到美国的以及本国的科学技术专家,投入20亿美元巨资,动用60万人力,研制原子弹,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难题,并终于获得成功,先后于1945年8月6日、 9日将两颗原子弹投掷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对加速日本败降起了一定作用。

以上历史事实说明,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力量的发展,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政府效能是综合国力得以发挥、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表明,政府的组织效能对充分发挥综合国力赢得战争胜利关系甚大。战争动员的组织实施,既在于政府在战前制定的动员计划的周密性和比较符合战争的实际,更在于战争爆发后政府能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战局的发展变化,以果断决心和有力措施,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力量的综合效力,才能保证战争的需要。

在苏德战争前夕,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纳粹德国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德国由于控制欧洲大部分军事经济资源,其工业基础超过苏联50%以上。到1942年,由于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失利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加上在工业处于东迁过程之中,德国的工业基础已超过苏联2~3倍。但是,苏联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全国总动员,发挥资源雄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到1942年底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战时转轨,并在主要技术兵器的生产上超过了德国,为扭转战局和最后战胜纳粹德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政府握有全国政权,掌握国家主要经济命脉,有大量军队和兵力来源,如果动员起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抗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企图是不会得逞的。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未能有效地实施动员和组织抗击日本的入侵。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在物力、财力严重缺乏,军需民用物资来源极少,面临缺衣少食的极端困难局面下,坚持动员民众长期抗战。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解决物力、财力困难,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到抗日战争末期,财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武装力量发展到120余万人,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法西斯国家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军抑民”的政策,把扩军备战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战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保持庞大的军队和高额军费,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把发展军火工业放在首位,削减民用工业和与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这种畸形经济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引起国内各种矛盾激化,实际上削弱了支持战争的经济能力,削弱了综合国力,战前德国工业水平居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首,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其经济的脆弱性日渐显露,到1945年,国力枯竭,经济陷入崩溃境地。日本在战前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军事化,到1941年,70%的民用工厂转为生产军品,引起各种矛盾爆发,原料、财政、劳动力危机及政治危机接踵而至,终于导致经济总崩溃。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得利于国民经济协调一致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建国初期,列宁就强调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至卫国战争前夕,苏联已建立较强大的工业基础,拥有巨大的物资储备。在战争初期,苏联虽然由于战略指导失误,蒙受巨大损失,但他们及时纠正错误,一年之内便完成了经济上的战略转变。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全力保障军工生产,但始终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至战争结束时,民用企业生产一直保持适当比例,粮食生产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至战争结束时,民用企业生产一直保持适当比例,粮食生产不断上升,物资储备相当于开战时的水平。苏联的经验说明,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国防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就没有保障。因此,只有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六、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器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极其宝贵。除上述五个方面的启示外,军事思想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先进或落后,是导致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又一重要启示。

和平时期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据此制定出长远的和中、近期的军事科研与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同时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期,把战略、战役法和战术研究深透,并建设一支符合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的、精干的武装力量。但是,英、法、美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却出现了相反的情景:它们错误估计形势,缺乏国防意识,和平麻痹思想严重,一切均采取“慢慢来”的态度,放松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武装力量建设,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吃了大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认为,德国已被解除武装,俄国正处于革命痛苦之中,同法国和美国打仗的可能性很小。基于这一认识,英国政府于1919年8 月确定以“十年无大战”作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原则,甚至一度将其延展为“20年无大战”。于是,英国政府只专心于矛盾重重的帝国事务,却把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放在极次要、无足轻重的地位。30年代初,皇家空军居于法国、意大利、苏联、日本和美国之后,为世界第6位;海军舰艇陈旧不堪, 没有新型舰只投入现役,陆军只能动员1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1923年,英国内阁批准在5年内建立52个空军中队,但这个计划一直拖了15 年才得以完成。1934年,当德国已于前一年退出裁军会议并开始重新武装时,英国成立了一个国际需求委员会,该委员会就英国国防的缺陷进行研究后提出的报告还说:……在欧洲的德国虽已重新武装并成为英国的潜在的敌人,但幸运的是,德国尚未充分武装起来,英国还有时间来做防御准备。英国仍固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经验,认为英伦三岛有海峡天堑,陆上有法国作屏障,因此强调空中封锁和海战,以发展海军和空军为主,企图通过海上争夺和空中轰炸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以持久作战制胜。因此,大量削减陆军经费,过于轻视陆军建设,忽视了大规模陆战准备。在希特勒大肆扩军备战、磨刀霍霍之时,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却达到了高潮,有人竟鼓吹英国“单方面裁军”,甚至有人还提出“关闭所有募兵站,解散陆军,解散空军的武装”,“取消整个可怕的作战准备”,可谓荒谬至极。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陆军建设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在法国战场几乎全军覆没。

法国的情况和英国几乎同出一辙。法国盲目地认为,它的军队是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它看来,德国的军备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英国军队几乎全部解散,其它国家非小即弱,算不上对手(注:[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2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71页。)。正是基于对形势的这一分析, 法国把国防建设视为可以慢慢来的软指标,对任何问题都一拖再拖。在政府里,1928年提出的国防动员法,拖了整整10年才获得通过;在国防部,当年的国防经费不知怎么用法。“以致1935年度拨款的60%不得不转入1936年度”(注: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第1卷, 人民大学出版社1977 年版,第157页。)。有关国防工业的规划、武器的定型等,都成了在会议室里久议不决的研究课题,从而对法军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号称欧洲头号陆军强国的法国,仍迷恋于凡尔登要塞防御取得胜利的光荣,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经验,过分夸大地面专守防御的作用,马奇诺防线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法国以每英里100 万美元的巨额耗资修筑“马奇诺防线”,重点发展陆军尤其是步兵,陆军的人数占90%,而海、空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他们对德军的闪击战视而不见,设想新的战争还会像1918年西战场那样,德军的进攻将以步兵为主,从坚固筑垒地域突破。法军设想依托“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足以把战争拖向持久,战而胜之。当德军以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在航空兵和空降兵配合下,绕过马奇诺防线,穿越阿登山区,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境向前推进时,法军统帅部被这种“快速战争吓呆了”。结果无力抵挡,仅1个多月便被征服。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缺乏快速机动力量, 是法国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当时法军的坦克总数量并不比德国少,但沿用落后的技术,分散到前线各部队作支援步兵战斗用,没有形成快速机动的突击力量。正如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说: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于它的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素质方面,而是在于法军的“理论”方面。法军根本没有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法国的失败是全部军事原则体系的失败。

马奇诺防线已成为法国沦陷在历史上的纪念碑。从1940年起迄今,许多人一谈到它就会产生厌恶之感,似乎如果法国没有马奇诺防线则也就不会失败一样。这种想法和看法不尽客观与全面。二战名将之一布莱德雷在其回忆录中对固定防线的价值曾作过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它可以挡住我们的攻击并分散我们的兵力,于是敌也就可以有时间来组成其预备队并发动反击。但采取这样的方式用来作为机动预备队的屏障时,则一道要塞化的固定防线的价值可以与许多个师相当。不过,若无机动预备队则固定防线也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仅只由于此种机动预备队的缺乏,所以马奇诺防线才对法国陆军变成了一座陷阱。”

按说,法国人既已决定采取守势战略,建立一道要塞防线作为守势战略之基础,也是符合逻辑的,而且,依据当时法国人力仅及德国的一半等实际情况,对此也无可非议。其问题在于防御必须有攻击之相配合,否则就不成其为战略了。拿破仑曾说过:仅仅“躲在堑壕后面的终将失败。”法国真正的错误是不曾将其装甲兵力集中在法比边界地区。法国并非没有战车。但却不曾将其组成完整的单位,主要原因是其最高领导层的军事思想整整落后了20年。若以战车数量和技术性能而论,法国与德国相比,法国还占有相当的优势。问题在于法国不会使用现代化兵器。德法两国对战车的使用方法迥然不同。德国把一切战车都编成装甲师和装甲军,而法国则把绝大部分战车都分散在步兵师中,到战争爆发时甚至连一个可用的装甲师都没有。至于有关坦克、装甲战理论和思想,德国方面在古德里安倡导下已发展成相当完备的体系,而在法国几乎完全不存在,尽管这种理论和思想本来发源于西方。专凭这一点,即可解释法军何以惨败。另外,法国地面部队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弱点又因缺乏空军支援而变得更加严重。实际上,法国并不缺乏工业基础。其空军的落后决不可以此为借口。主要原因在于,在法国的国防体系中,陆军居于支配地位,在军事预算的分配上,空军应得份额被陆军强占了。思想落伍的法国陆军将领们根本不了解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马奇诺防线对于法国的失败并不负有任何责任,真正应该负责任的是比马奇诺防线更不灵活、更加僵硬的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法国军人的头脑。法国军人的头脑何以如此僵硬?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者的自我陶醉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们一切的思想均以1918年的胜利为基础,而忘记了时间和潮流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尽管青年的军官不乏诸如戴高乐等有识之士,但毕竟官卑职低,对于国家的军事战略根本不能发生任何影响。

欧战爆发后,美国错误地判断日本会伺机北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根本没有想到日本会在1941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在战争初期一贯奉行坐山观虎斗的战略,认为不应该急于参战,就是在法国战败之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声称,当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权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应当避免冲突。美国根本没有把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致使其军事科研和武装力量建设严重滞后。至1940年底,美国只有正规军26万人,加上国民警卫队23 万人, 也不足50万人。坦克只有500辆,武器弹药严重缺乏。 在太平洋风云突变的紧要关头,守岛部队和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仍照例在周末休假。因此,当日机来犯时,珍珠港陷于一片混乱,严重受挫,元气大伤。

波兰自恃1920年曾打败过苏军,军事上盲目自信,军事思想仍停留在上个世纪依赖骑兵取胜的时代,波军建设中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在陆军中,步兵有30个师,骑兵有15个旅,骑兵占了很大比重,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却没有。对海军和空军的发展则摆在次要位置。难怪英国人说,波兰首脑的思想落后了80年。它们对德国的闪击战茫然无知,竟闹出1939年9月以骑兵反冲击对德军大量坦克进攻的大笑话。

即使首脑相对清醒的苏联,也未能完全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战争还会像以前那样,先进行边界掩护战。对德军突袭波兰和法国中出现的新特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失误等原因,苏联没有及时安排新式武器的大量生产。部队装备陈旧,缺额很大。飞机80%陈旧,67%的坦克正在或需要进行大修或中修,新型坦克很少,而且刚刚装备到部队。火炮,特别是防空武器和防坦克武器尤为缺乏。弹药严重不足,仅能满足1个月的作战需要。 苏军没有独立的国防通讯网络。平时没有建立紧急报知系统,上级指令无法及时传达到部队。战场建设速度缓慢。旧国境线上的边防工事大部已拆除,新国境线上的筑垒地域尚未完成。原定在西部修建的170个机场, 绝大部分没有峻工。各级领导机关均未构筑地下指挥所。部队整编进展迟缓,缺额颇大,且战备训练脱离现代战争实际。平时缺乏打集群坦克、反空袭和组织协同动作的训练。由于1937~1939年肃反扩大化的影响,各级指挥人员和司令部人员军事理论水平、指挥作战能力和文化科学知识较差,大部分尚不具备与其职称相称的战役、战术素养。“大清洗”的后果不仅使苏军丧失了大批有才干的指战员,而且被迫害者的军事理论和所实施的战备措施同时遭到破坏和废除。如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处死后,他所提出的关于集中使用坦克的正确理论竟被斥之为“轻视人的作用”的“帝国主义的军事理论”。坦克军的编制也一度被取消。尽管1939年后苏联对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有所改正,但它对苏联军事科研和武装建设的恶劣影响和破坏决非短期内得以消除。这也是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苏联万万没有料到德军从一开始就投入75%以上的主力,并集中使用大量坦克、飞机,实施宽正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击。苏联的军事理论,片面强调战略进攻,忽视战略防御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周密的战略防御计划和准备,更没有考虑一旦经受不住敌人强大突击时暂时实施战略退却的问题,不少官兵被俘,损失惨重。

这些国家军事思想之所以落后,其主要原因在于战争观上的形而上学,研究军事墨守陈规,不能着眼于发展和特点;思想上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缺乏认真的敌情研究,缺乏创新精神,不善于学习和探讨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兵器发展的条件下新的作战理论和方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建设。战争是发展的,作战方法也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来源于战争实践又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也应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企图原封不动地以过去战争的老经验来指导下一次新的战争和与之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建设,必然要遭到失败。军事思想落后必然挨打,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侵略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条沉痛的经验教训。战争的历史表明,在武装力量建设和战争指导上,必须力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但这决非易事。正如马克思在评论克里木战争时深刻指出的:“长期的和平使得军事学术的倒退同工业发展给兵器带来的改进成正比。”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中,更要求我们特别警惕军事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要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重视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使军事理论真正成为武装力量建设的先导,走质量建军和诸军兵种协调发展的道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只有靠先进的军事理论指导,战前诸军兵种协调发展,战时协同作战作才能取得。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思考(下)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