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04)04-0075-07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进轨迹
(一)核心竞争力溯源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起源,杜云月和蔡香梅(2002)列举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源于“分工论”(吴建南、李怀祖,1999);(2)始于“战略发展论”;(3)产生于“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从理论上看,我们认为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分工论”。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64年出版的《国富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斯密提出了“分工论”,认为“劳动力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页。),并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于劳动分工机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三个原因:一是熟练优势、二是减少转换成本、三是替代优势。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1817)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会把稀缺资源配置到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企业中去。李嘉图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比较优势带给国家的动态利益。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分工论”主要指的是生产分工,分析了劳动分工对劳动效率乃至经济成长的影响,虽然并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但企业分工论内涵仍应可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萌芽。有所不同的只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理论则更强调能力分工。
张伯伦(1939)是第一个提出“竞争优势”概念的学者。随后,霍弗和申德尔(1939)把这一概念引入了战略管理领域。项保华和李庆华(2000)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概括为了三个阶段,即早期战略思想阶段、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和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早提出“能力”这一概念是菲利普·塞尔尼科(P.Selznick,1957)。他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文中提出了“能力”或“特殊能力”的概念。之后西方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I.H.Ansoff,1965)在《公司战略》、安德鲁斯(K.Andress,1971)在《公司战略思想》中对这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在理论和管理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王秉安(2000)专门分析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他认为该阶段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1)20世纪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战略管理;(2)8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市场结构;(3)90年代开始着重研究企业素质,以核心竞争力研究为侧重点。第三个阶段理论由于涉及到企业能力的竞争,因此也被称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s),它逐渐成为了最新的企业理论和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邓于君(2002)进一步指出了现代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经历的三个演进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企业内部成长论(E·Penrose,1959);深入阶段企业资源基础论(Birger Werner Felt);创新阶段企业核心能力论(Prahalad & Hamel,1990)。而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三大学派的关系则呈现一种顺次演进的递进态势。
(二)企业能力理论各流派及主要观点
1.结构学派
该学派又被称为内部成长学派、产业结构、产业定位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他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提出了该战略理论。他认为“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注:[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他的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中。波特提出,“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注:[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P3。)波特的“五性分析模型”(Porter's Forces Model)中包含的竞争作用力是指同业者、替代业者、潜在业者、购买者和供应者。为了应对这五种竞争力,他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2)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3)目标集聚战略(Obiectives Focus)。之后的黑特和爱尔兰德(1980)研究了公司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
2.资源学派
基于资源的观点,最初由皮特瑞夫(Perteraf)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他代表人物主要还有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申德尔、库尔、迪瑞克斯、德姆莱茨、库勒、柯利斯、蒙哥马利等。1984年,沃菲尔特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公司资源学说》,提出公司内部的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该学派有学者从资源的角度阐释了能力(Amit,1993):这里的能力是指公司安排、使用资源并取得一定结果的能力(Capacity),公司能力是基于信息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组织程序,能力由长期而复杂的资源互动产生。企业是以自有资源存量为基础的,并通过资源流量的增加藉以形成异质性能力,企业是能够提供优越租金的唯一资源组合(Dierickxand Cool,1989;Barney,1991),他们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所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要依赖于组织内的特定资源。能够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称为关键资源。按Barney(Jay Barney,1995)的观点,关键资源必须满足三点评判标准:(1)有价值性;(2)稀缺性;(3)不可模仿和替代性。80年代,库尔(Cool)和申德尔(Schendel)通过对制药业若干企业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企业的特殊能力是造成它们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此时,已经出现了能力学派的萌芽。
3.能力学派
从某种程度看,能力学派继承了“分工论”的衣钵。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普拉哈德和哈默,还有斯多克、伊万斯、舒尔巴、提斯等。早在1952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曾提出企业知识基础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菲利普·萨尔尼科(1957)对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劳动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在1937年提出,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主要表现为能力这种形式,于是能力分工应当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爱温和料克尔斯(1989)提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Spender(1989)认为企业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共同价值系统、管理者所拥有的独立管理和诀窍。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得勒(Alfred D.Chandler,JR.)提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爱温和料克尔斯(1989)进一步指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是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学术界通常也把这一事件作为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的标志。之后,兰格路易(1992)发表了“能力论”,福斯(1993)发表了“核心能力论”,哈默和哈尼(1994)发表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这些研究,把企业核心竞争论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各流派评价与比较
从理论渊源上看(张锦高、谢凌玲,2003),结构学派的波特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贝恩理论基础上,资源学派则继承和发展了彭罗斯理论。而能力学派在马歇尔提出企业内部成长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进行了分析,发展了理查德森关于组织间协调的理论;从研究重点和战略实施角度看,结构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产业,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和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实施的静态角度研究。而能力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资源学派研究的是内外部的结合,并且两者都从追寻经济租的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和实施。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行政性协调机制或一种契约组织,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生产性的特征,而强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制。核心理论的出现首先正源于这样一种理论缺陷。结构学派实际上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在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上建立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基础。但这并不能掩饰其存在的缺陷:该学派把企业看成一个“黑箱”,将企业自身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它研究的出发点是产业而非企业。一些学者(Cool,Schendel,1988;Rumelt,1991)实证的研究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研究的结果证明:(1)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2)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可以存在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3)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而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则打破了企业“黑箱”理论,认为被视为“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资源论强调的基础是降低短期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增进企业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远不只于此。核心竞争力更侧重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能力学派是对资源学派的扬弃和发展。结构论偏重了竞争力的外生性,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合理的战略设计;能力论则更加强调了竞争力的内生性,认为长期积累形成的能力造就了企业竞争力。
二、关于核心竞争力本质的争论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在对有学者(陈坤、李平,2002)(注:陈坤、李平将观点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和元件—构架观等六种类型。与此相关的,有人(如国内学者陈静等)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平台能力观、技术能力观。)提出分类的重新归纳和补充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简单区分为以下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1)能力观,强调能力作为一种要素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Prahalad(1993)、Coombs(1996)、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郭斌(1998)、科因等(1997)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2)载体观,强调知识载体的重要性。Dorothy Leonard Barton(1992)、魏江(1997)从作用的过程切入,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用各种知识载体来指示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周瑞凌、王金桃、叶瑾(2001)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和创新为内核的动态平衡系统;(3)整合观,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合,是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Prahaladand Hamel(1990)、Kesler等(1993)从技术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不同技能与技术流的整合,Sanchez等(1996)和Durand(1997)从技术与资源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
理论上也产生了不少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理论,比如“能力论”(Langlois,N.R.)、“特殊能力论”(Selznick)、“激励能力论”(Teece)、“企业能力基础论”(Hamel,G.and Heene,A.)。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英文原文为Core Competence。Competence的意思是能力,胜任,指通过一定的努力具有获得过舒适生活收入的能力,有竞争、奋斗之意。直译过来是核心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能力观是最贴切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它的观点只是能力观的引申或发展。
对于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界有众多不同观点,比如技术、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等等。但我们比较赞同核心能力因产业而异的观点。有的行业,技术含量要求高,自然企业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关注并开发技术;而有的行业,比如服务行业,则必定是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侧重点。如此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应当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企业能力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特征。它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和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追加要素投入、企业沿革等密切相关。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自己发展起来的,具有企业不同的“基因”特征。企业能力存在于员工的身体、战略规划、组织规则、文化氛围等方面,通过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或其他实物资产的结合,在组织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得到了积累并改变着企业的资源结构,最终改变了积累的方向。企业是一个特殊能力体,由于路径依赖和能力对企业整体的依托,企业任何一个部分脱离企业之后就将丧失其完全意义上的“能力”。
鲁开垠和汪大海等(2001)提出核心竞争力“必须是能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的,必须是有益于最终产品的顾客利益的”。而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为了使顾客得到真正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机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通过提升输送到顾客手中产品的认知使用价值(注:这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称之为PUV,是顾客认知利益与认知价格之差。顾客价值实质是顾客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评价,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上超越同业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合力”。这个定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意思:(1)在企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率的机制,配置和调动资源。所谓高效,则是指尽量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2)提升顾客认知价值是手段,占领市场竞争优势是目的。而提升顾客认知价值除了传承了产品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所凝结的价值外,还包括企业对外所展开的营销攻势;顾客认知价值的提升与市场份额的变化是同向的;(3)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所以,在概念里我们强调了“合力”。单一的能力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几种能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力。也正是由于多种力量的交织,才使核心竞争力模仿提高了难度;(4)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能力。为什么我们没有将核心竞争力简单地定义为技术或资源?虽然理论界存在这样的论述。技术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购买的。而且一种技术总是有一个生长成熟直到衰退的时期,技术也只有通过能力的整合、延伸,才能不断创新,保持活力。
三、各流派的租金及获取途径的考察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1996)对“租”的解释是:使用土地、劳动、设备甚至货币等资源所作的支付。在经济理论中,如果一种可供使用的资源量长久地不受为使用这种资源所作的支付额多寡的影响,这种支付就被称作“经济租”;如果可供使用的资源量只是暂时不受对其支付额多寡的影响,这种支付就被称作“准租”。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Lado等,1997),租金是从更为有效地获取、发展、配置资源以及利用资源的活动中产生的。现代租金理论则泛指一切生产要素的超边际收益,通用的定义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资源在其他任何可供选择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款项的那部分,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贺卫,1999)。
史东明(2002)通过对CIP(注:所谓CIF企业即是指科学管理企业,它不仅在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比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科学化管理型(MP/SM)企业先进,而且重视R&D、重视更新产品价值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的分析,揭示了超额利润的来源。如图1,由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优化,使需求曲线移至AR[,2],同时,由于不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生产过程的改进使LAC不断地下移。其结果是P[,2]P[,1]ef部分的超额利润要比一般的多。两方面原因形成了CIF企业的超额利润:一是CIF企业提高了效用,使用户增加了对其产品的需求(AR线右移);二是由于CIF企业新的价值,不但产品性能大大改进,而且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它的产品定价能高于(或相对高于)社会价格(P[,2]高于P[,1])。图2则解释了核心竞争力优化后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
图1 CIF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优化与超额利润的取得
图2 核心竞争力优化后生产成本的变化
谢恩和李垣(2001)对各流派租的产生和作用途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修正。我们可以通过下表对各种租进行比较:(1)熊彼特租。该观点关注动态的组织过程,在管理实践中更强调技能的获取、学习与能力的积累,所关注的租金具有耗散的特征,即竞争对手可通过一定的途径替代公司所有能力和专长。熊彼特租来源于不确定性很高的复杂环境中承担风险的创新活动(李志能、尹晨,2001);(2)张伯伦租。来源于高进入壁垒的垄断租金。这种综合的能力由于其复杂性和错综性,一般企业很难模仿和轻易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租在长时间内存在,具有垄断性。(3)Ricardian租。即传统的基于资源观点的租,也称为查理德租。它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租金。这种租按机会成本,付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的额外报酬。该学派强调了关键资源。即满足稀缺性、难以模仿性、有价值性资源,强调关键资源的获得与保持公司战略的重要意义。(4)Quasi-rent租。也就是准租,即由于某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其独立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价值,因此人们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准租。这种租比熊彼特租更持久,有关文献将这一效应描述为将资源集合创造价值的帕累托边界外推,从而提高资源价值。
各种租比较一览表
租金种类价值创造方式租金来源基本分析对象管理意义
熊彼特租能力构筑与学习 公司过程与途径 能力培养与能力学习
张伯伦租隔离机制组织能力组织与制度 经验积累、制度创新与整合
理查德租资源识取要素资源与要素 资源价值识别与获得
准租关系建立资源组合资源关系专用性投资与合作导向
现有战略管理文献在解释如何创造租的机制时,Dyer提出:传统的基于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针对单个组织提出了资源识取(resource-picking)和能力构筑(capability building)的价值创造方式,分别关注企业外部的要素市场和企业内部能力的积累。而在组织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这两种价值方式本身产生了内容的变化,而且由组织关系建立了紧密联系,成为了一个统一体。Madhok进一步指出了准租是关系建立活动主要关注的租金类型。
Mahoney和Pandian(1992)提出基于隔离机制创造租的理论。他们认为该机制来源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关于资产专用性(注:资产专用性是由于各个企业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企业的资产存量使其在现有领域形成沉没成本,在对于其他企业的进入形成资产壁垒的同时,也使得企业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化。)和有限理性的假设。二者使得个别企业的经营领域和竞争范围与其他企业(包括竞争性、替代性企业或战略集团)在事实上区别开来。企业的隔离机制越有效,面对的竞争压力就越小,就可能在有效的细分市场上,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差别化产品或服务(鲁若愚、段小华、张鸿,2000),获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而企业自有的独特能力得到有效的屏蔽和强化,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可以成功地转化为超过产业一般收益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一同构成企业的经济租金。
四、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趋势、局限及未来展望
以前的战略管理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以波特教授为代表,其研究切入点是企业间竞争力及作用,将特定的产品市场地位和垄断收益确定为企业的利润来源;另一类则是建立在企业能力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角度入手分析,认为企业内部的关键资源、能力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这两种分析方法分别从企业内外部进行了阐述,但是,这些方法相对说来,是用静态的观点分析问题,彼此之间是独立的,缺乏有机联系。美国著名贸易理论家格鲁曼斯(Grossman)和海曼普(Helpman)(1991)从动态角度提出了创造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型。之后产生的动态竞争理论是对该学派的进一步研究和升华。理查德·达韦尼(Pichard D Aveni,1994)在“Hyper competition: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一文中提出了“超级竞争”(hyper competition);乔治·戴(George Day,1996)和大卫·瑞伯斯坦(David Reibstein)将这种竞争现象归纳为“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该理论强调了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重视的两个方面(吴维库,2002):(1)“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2)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
诚如西方战略学家尼古拉·福斯(Nicolai Foss,1998)指出,“尽管近年来,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涌现出相当多的著作论述,但客观上讲,这一理论还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和企业契约论相比,企业核心能力更多的是内涵界定并不十分清楚的概念和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能力’的内涵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基本命题和定理。同时,其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没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操作性的途径。国内也有学者金碚(2003)分析认为,如果对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十分有限的。经济学上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如果就经济意义上来研究竞争力,不外乎效率含义。但实际上现实的人并不完全是经济人,或者说在逻辑推演的终极意义上,经济人理性主义行为实际上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是彻底理性的命题就不成立了,企业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对所谓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对竞争力的研究具有了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今后对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范围,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到理念、价值观、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标签:战略管理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