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民政福利中心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病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与经济负担。因此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效果,对于疾病的控制与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预防;治疗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好提高,摄入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人们获得满足的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增加。目前高血压已成为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已达到15%左右。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研究发现,合理的预防与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因此学术界应该加大高血压预防与治疗的研究力度,从而有效防范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为高血压疾病的防范提供参考建议。
一、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概述
(一)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指的是患者在没有降压药物的作用下,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现象。通常根据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不同可将高血压划分成Ⅰ期、Ⅱ期和Ⅲ期,具体的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高血压的划分标准
(二)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诱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情绪、压力、遗传、肥胖、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但是关于原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专家认为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联合诱发的,此外钠盐的摄入量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若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在2g/天,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患病几率。
(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通常会出现眩晕、头痛、出鼻血、记忆力减退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病变及一系列的脑血管及心脏类疾病。
二、高血压的预防
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中,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的预防措施发挥了较好的成效,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还大幅度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人们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由于过度劳累而引起身体机能的下降,从而诱发高血压疾病;减少食盐的日摄入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食盐的摄入量应该小于5g/天,对食盐敏感的患者摄入量应该更少;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最好多使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及鱼类,每日需要达到0.5~1斤,此外尽量少摄入肥肉、内脏、蛋黄、甜食、油炸食品等;同时注重含钙食品的收入,如低脂奶制品、虾皮等,原因在于细胞内的钙代谢紊乱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钙摄入量在800mg/d为宜;采取合理的手段,减肥增肌,减少每日摄入的热量;适当的参与体育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控制体重的目的;控制烟酒的摄入,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加速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而大量饮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的血压升高,但是可以每日饮用少许白酒或红酒,以便于达到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注重劳逸结合,保持愉悦心情,有效调节血压的变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证自身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因此对于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属于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配合,以便于临床医生及时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目前临床医生提倡的早期干预联合用药的预防治疗方式已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了促进健康预防发挥应有功效,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多样的教育手段推动高血压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别指导,即针对患者、病情等差异,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一对一的讲解指导;专题讲座,向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发放健康预防宣传手册;电话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当前情况,并且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建议。
三、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在于有效的控制疾病进展及发病因素,从而降低靶器官,如心血管、肾脏等患病几率。目前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多通过服用降压药物的方式进行降压,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治愈高血压,因此患者需要面临终身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患者需要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以免出现血压反弹等副作用。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降压药物种类及剂量进行合理调节,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产生,减轻患者的身心、经济负担。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采取小剂量的联合用药方式,避免频繁用药,以便于患者处于平稳降压的状态。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的利尿类降压药分为排钾盐及保钾盐两类,其中排钾盐类有呋塞米、氯噻酮及吲哚帕胺等,保钾盐类有阿米洛利、螺内酯及氨苯蝶啶等,这两类利尿剂起到促进尿钠排除的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的高血压,特别适于心力衰竭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使用。α/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动脉及周边血管的阻力,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及血管,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心绞痛的作用。常用的钙拮抗剂有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类及苯烷胺类三种,适用于各类型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有稳定心绞痛的高血压老年患,优先选择长效的钙拮抗剂,如尼福定、拉西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对于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临床建议采用ARB、ACBI、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联合应用的用药方式,而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则不能使用ARB及ACBI类药物。具体的用药种类及剂量,还是需要遵循专业医嘱,切忌自行用药、改药与停药。
四、小结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高血压患者多会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需要我们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力度,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有效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可以有效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的控制与改善。
参考文献
[1]薛东莉. 高血压患者预防和治疗措施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2017(11):18-20.
[2]冯国明. 高血压并发症及其预防和治疗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2(2):13-15.
论文作者:梁必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阻滞剂论文; 并发症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受体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