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在华投资研究_投资论文

海外在华投资研究_投资论文

我国海外投资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外投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正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加快利用外资的同时,扩大对外投资、发展跨国公司也已初见成效。目前我国海外投资已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达4242家,中方投资金额为52.4亿美元。积极开展海外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商品出口、带动相关劳务输出、有效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并能获取市场信息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各方面、各环节的进一步成熟与壮大。

一、我国海外投资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投资水平不太高,尚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我国海外投资的规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79-199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9.9%。这一速度并不落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以及俄罗斯、东欧国家最初10年的对外投资增长速度,尤其是一些中央直属公司和部属企业,如中信公司、首钢、中化公司、中冶公司等的海外投资已达一定水平。这期间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6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兴办海外企业活动不多,中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25275万美元,共兴办境外合资、独资企业277个,其间任何一年兴办的境外企业数都未超过100家,任何一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都未超过1亿美元。1987-1990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中方直接投资额增加了3.5亿美元,大幅跃升。四年中,中方对外直接投资额合计8.077亿美元,平均每年新增直接投资2.02亿美元。每个年份兴办的境外企业都在100家以上;除1990年外,每年对外投资额均超过1亿美元。1991年至今我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有了新跃升,突出表现在仅1991年,境外企业的增加数突破了200家大关,为207家;且对外投资额超过了1987年3.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为3.67亿美元,到1993年我国在海外投资企业已达4497家,中方投资额51.6亿美元。

(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包括各种所有制、各种行业、各个地区和各种经营规模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居主导地位,又呈多元化结构,主要是五类各具特色的投资主体:(1)外贸型跨国集团。以中化、华润、五矿等专业外贸为代表的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专业外贸集团。他们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有熟练的营销技能,灵通的信息系统,声望高、融资便利。率先走出国门,成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投资的最主要力量,一方面建立进出口商品的国外基地,利用国外的丰富资源既可以加工生产并直接销往国外又可以向国内销售;二来可绕过国外的贸易壁垒,扩大中国商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随着国际上两极格局的崩溃以及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东盟、南南体共同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长三角”。投资的重点也集中于一体化区域内。区域集团往往在内部实行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的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多种限制措施,增加区域外国家进入成员国市场的难度,使得已经存在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于强化。成员国之间增加相互投资,迫使非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与一体化区域内成员国的政策。进行海外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成员国身份,便利地进出相关的区域市场,避免了从投资国直接进入目标市场的高额成本。(2)工业型跨国集团。以首钢、二汽、赛格等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集团国内经营状况良好,为增强竞争力而走出国门。国际投资领域的这种海外投资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个企业或一国向海外扩张,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为了确保国内外的市场地位也竟相向国外扩张,所谓的战略性动机使得对外投资呈现出“追随潮流”效应,从事海外投资时一般避开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的锋芒,在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面、生产的不同工序、产品的不同类型上向海外拓展。一般利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扩大出口、利用国外资源。(3)金融型跨国集团。如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通过其分支机构向我国海外企业发放贷款,并进行一系列非信贷业务投资。如中信公司全方位发展在金融、贸易、生产、技术、服务、航空、信息等领域的投资,海外投资总额已逾30亿元人民币。(4)大型工贸、技贸、农贸、银贸公司或集团。这些公司在资金、技术、生产、人才方面有优势。(5)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他们占据了跨国经营企业的大多数,投资领域广泛,兴建项目繁多。

(三)我国海外投资的行业结构多变化。从业范围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外贸公司逐步扩大海外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以劳务承包为主要任务的各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从早期偏重于餐饮服务业的投资逐步向纺织、轻工和电子等行业发展。在资源开发方面,主要是渔业、林业和矿业资源。初级加工制造业是生产性海外投资中另一个较为集中的部门。相较而言,我国在纺织、服装、制鞋、家俱和珠宝加工等领域有优势,约占全部海外投资企业的50%左右。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近年有所增加。如联想、四通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技术型跨国公司。这与国际投资业的变化趋势息息相关。国际直接投资中,制造业仍占很大比重,但投资方向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倾斜,特别是向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光纤通讯等以高精尖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倾斜。这是因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化,廉价劳动力的作用逐步减弱,而有关技术、信息等因素所占比重则日益提高,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下降,劳动力和原材料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正在弱化,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却由于需求市场广阔、获利前景看好倍受跨国公司青睐。

(四)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地区分布明显呈相对集中的特点。大量的境外子公司首先集中在港澳地区,这一地区紧靠大陆,无语言、文化障碍,又具有基础环境好、信息灵通的特点。此外,大量的投资又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2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为13.2亿美元,占非贸易投资总额的78%。其余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仅为3.67亿美元,占22%。这种分布无疑不利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五)从投资的出资结构来看,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三个方面中,我国海外投资中,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约占1/3,实物和工业产权投资占2/3。资金投入中的现汇汇出部分不到10%,90%以上来自国际资本市场。90年代以来,国际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方式日趋活跃,国际资本流动的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国际资金市场供不应求,各国为吸引外资采取放松资金流动的限制性措施,国际股票、债券以其转让灵活,收益周期长短随意、投资决策程序简单、决策变量与资源约束变量较少等特点,投资者在分散投资风险的驱动下可以加大对外投资总量。全球股票资本流动量占全球国际资本流动量的比重已从70年代的5%上升到1991年的36%,许多新的投资方式如BOT、BT等也开始引起投资者的兴趣。我国在海外的融资方式主要有海外企业贷款、国际金融租赁、项目抵押贷款等。90年代后,筹资手段日趋丰富,除了以国内自有资金和国内融资投入外,还可以以中方商标和许可证投资,以技术入股、设备入股、商品入股形式投资以及采用外国贷款、发行国际债券等灵活方式。

二、我国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我国海外投资现状的分析暴露出我们在开展海外投资的活动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客观的投资环境还未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尽管投资额在不断上升。区域结构上,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其次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不利于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而且,发达国家投资成本高,竞争更残酷,发展速度又明显放慢,虽然短期内见效快,从长远利益看,投资成功与否尚难判定。产业结构上,我国海外投资偏重于投入低、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餐饮、商贸、旅游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足;海外子公司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偏多,生产企业和金融服务型偏少。第三产业的“泡沫效应”严重,在世界经济局势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下缺乏稳固的根基。而制造业、采矿业、金融和工程承包等在许多国家属于扶持产业,增加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可享受一系列的政策优惠。

(二)投资企业起点低,仍停留在初级水平。投资海外的多数是些中小企业,经营方式上很灵活,但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经济实力本身便不强,又面临国际投资总规模停滞、世界资金供应不足的困境,缺乏资金支持和财力后盾,海外投资的竞争是一种财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如可口可乐公司在某国投资后不久,其对手百事可乐跟进抢占市场;日本在美国高科技领域进行直接投资,美国企业亦相应在日本进行投资以防止日本企业在日本市场形成独家垄断而高筑壁垒的不利局面。唯有实力雄厚,才能进攻退守自如,与竞争对手分庭抗礼,进行垄断、反垄断的经济投资活动,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开始就处于劣势,向外投资便信心不足,实力差异影响了他们在海外的发展。

(三)经营一体化水平低。跨国公司应该有着协调一致的全球战略和地区战略,充分发挥企业的各地区优势,争取整个企业集团的最大盈利和发展。各部门、各企业实行一体化经营战略,步步为营,不断拓展。我国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往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计划和海外经营战略、营销政策不能形成全公司的企业行为和经营活动。相当部分的对外投资企业处于皮包商和单干状况。公司的经营内容、业务范围和产品结构往往与国内母公司的核心企业没有关联或关联很少,关系松散,不能实现国内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母子公司一体化经营徒有虚名。

(四)管理不科学,人才匮乏。

三、改善我国海外投资状况的对策

有鉴于此,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扭转我国海外投资发展的不利局面,应高度重视转变外向型经济的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对外投资结构,以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具体对策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推动多层参与、增强投资实力。以往一直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大的跨国公司充当国际投资的主体,我们应鼓励新的跨国公司的涌现。一向作为发达国家投资场所的我国,对外投资在国际领域一直微不足道,资本的绝对数额也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在不断吸收外资的同时,加快了对外投资,形成了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应对大力提高经济实力充满信心,采取灵活方式筹措投资资金、选定投资方式,坚持国营、集体、私营经济一起上。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一万多家;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1/3;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已显示出相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途。如果把三种经济形式的优势发挥出来。会大大增强我国对外投资的实力。以工业部门为投资主体,工业、经贸、金融等多种经济产业一起上,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实力优势,许多发达国家经贸和金融投资海外的比例已达40%左右。我国在各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资本增殖,获取外汇收入,增强跨国融资能力,扩大跨国经营规模。

(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对外投资效能。包括投资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方式结构的多元优化组合。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力和国情,视不同地区的国际投资引力大小进行相机选择,既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投资,又要分散风险,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一些政策稳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国家和地区适合我国投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快、正值产业升级与调整,可作为重点对象之一,利用我国企业不同层次地向外投资,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利于出口创汇,确定重点之后也要注意投资区域多元化,减少投资风险。拉美地区和一些北非国家里,我国的中档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在现有的投资布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补充能较快形成规模化生产,使之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加强对该地区的产业控制。对欧美发达国家应在巩固传统特色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档次,创商誉、打牌子。相应扩大经营范围,形成产品系列化和深加工化。其他有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丰富的国际市场急需的资源,我们也要不失时机的投资办厂,形成有机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生产体系,一些战略性产业如金融、证券、通讯、交通、公用事业、律师服务、医疗、经济咨询行业等应成为对外投资的新增长点。具体的投资对象具体分析,总之要争取利润最大化和规避风险。

(三)规范投资管理,加强政府服务功能,提高人员素质。有关部门对海外投资的实际管理需要设立专门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资格能力审查,对投资的产业、行业加以研究、引导,指导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对外投资。成立信息咨询部门提供投资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背景和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资料,大力发展涉外法律宣传教育。进一步确立依法经营观念,提高法律素质;选派的管理人员应素质好,技术过硬,年富力强,海外企业所需人才可就地招聘,同时考虑加大培训子公司专业人员的力度,借鉴外商在我国境内投资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吸引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盟海内外投资企业。

(四)投资方式上也要多方面补充和区别对待。目前来说,我国企业应从三方面着手扩大投资。(1)直接投资,包括货币投入、设备投入和技术的资本化投入。具体形式又有中方独资、中外合资,采用合资方式一方面可以弥补我方资金不足的缺陷;另外我们经验不足,独资企业风险较大,通过合资可以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并避免国有化的政治风险,避免伤害当地居民的民族感情,缓和因投资引起的摩擦。(2)兼并收购。兼并收购国外企业是发展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也是西方国家发展跨国公司的主要经验。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有条件输出资本,参与国际兼并。我国目前人均指标较为落后,但总量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已具备兼并海外企业的实力条件。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兼并,这是提高对外投资效果的重要选择。(3)认购股权。国外企业多为股份制公司,许多公司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国际资本。购买国际企业股份,也是扩大对外投资、增加外汇收入的有效途径,比我们直接投资更易于见效。应选择规模大、经营效果好、品牌卓越、有保障的跨国公司。在调查论证、吃准行情的基础上,购买其股权并逐步增加股份投资。

(五)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整体经济利益。首先母公司与海外投资企业紧密相联。母公司对分布在各地区的子公司的生产、销售、分配、资金的筹措与运用、人事调动等重大决策进行部署和安排。其次是打破国际和国内业务上的界限,把国内外业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全球战略出发,组织和协调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体制。如凭借其跨国生产和销售的优势,利用所在国家的不同税率水平,通过转移定价等手段合理避税、降低成本,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标签:;  ;  ;  ;  ;  ;  

海外在华投资研究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