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秦莹

探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秦莹

【摘 要】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低年级学生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5-026-02

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任务,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关系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本来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十分有限,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寓教于乐,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口算时,课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或者采用男生女生竞赛的方式,也可以用开火车、抢答等方式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笔算练习也可以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如指名做题、限时计算、纠错练习、同桌相互出题等进行。学生做练习多了,可能就会产生疲倦,这时再利用一些小游戏、小比赛让学生学习兴趣再次提高起来,这样一来,低年级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计算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学生习惯对于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是目标教学的学中玩,玩中学,从中增长知识,如果单独某种练习,学生是容易感到厌倦情绪的。由此,口算练习要活泼生动多样化,如听算形式、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机、对口令、开火车等形式,有时不定期可以通过找朋友,动脑筋,互相问答等进行竞赛。另外,要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进行"你发现了吗?""我来帮帮'小马虎'""火眼金睛孙悟空""做个称职的好医生"等游戏性强挑战性高的试题训练,使学生在改错中明理,并给自己以启示。

三、发展估算。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多,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思考角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如化整估算法、数位估算法、四舍五入法、联系实际进行估算,让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形成较熟练的估算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检验计算是否正确。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枯燥、刻板的东西,而是有趣、富有生机,同时也是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出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知识再现、循序渐进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容易遗忘。例如,计算退位减法时,从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却忘了减1。同样,计算进位加法时,满十了又忘了进位,或是忘了加1,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忘退或漏写的错误较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做错题的原因,可以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出现错的地方进行圈注,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造成的,学生找到错题的原因后,再把错题重做一遍,这样就会对错题再次加深印象,并得以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对错题原因进行必要的分析,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这一环节,我建议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纠错的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记在本子上,并纠错,以便经后复习使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长期坚持。另外,还要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或类似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再次检验学生的作业效果。"改错"不能只是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要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低年级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出现各种错误。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法,区别四种运算方法;三验算,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在教学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的发生。

六、有效训练,强化学生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1.眼力要经常训练。数学都是与数字打交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字不是很敏感。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锐性,采用训练眼力。先出示二、三位数,让学生看一眼,就能看准、说对。慢慢地再增加位数,加快速度,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增加到七到八位数,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对数字一定会很敏感。

2.计算课前常常练。每节课抽出2--3分钟进行口算或笔算练习,开始让学生读题说想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读题得答案,最后到看题得答案。

3.先慢后快循序练。统一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时间稍长一点,然后逐渐缩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一定会大大提高。

4.多种类型综合练。把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揉在一起,让学生练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5.常出错的反复练。穿插一些学生常出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进行反思,通过多次练习,加深印象,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熊云清.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读写算.教研版》.2016.08

[2]王爱珍.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文理导航》.2015.18

论文作者:秦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探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秦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