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因此,文章主要探讨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期望能够对中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日渐提高,深基坑支护作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其支护结构与方式的选择、支护技术的专业化发展、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动态监控都对基础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具有重大影响。那么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建设用地与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支护形式,强化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适应性优化与手段创新,便成为促进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
1.1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大
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会对周围地质环境造成破坏,直接影响周围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致于留下安全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施工时,因为支护不到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护结构起不到有效作用,建筑物也就不够稳定,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支护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工期延误,人员损伤,还会带来一些工程纠纷,使建筑施工企业面临严峻压力。
1.2基坑深度不断增加
尽管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部分土地不宜用于耕种和居住,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对工作和居住条件不断增长的需求,就需要加大对地下建筑的开发力度。当前,地下建筑工程的深度越来越大,现代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不仅能够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也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基坑深度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地下建筑深度达到6层,基坑深度也达到20米,按照当前这种发展趋势,基坑深度还会不断增加。
2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计同实际情况不相符
就目前而言,没有对基坑支护的规格标准进行统一,致使设计人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时,只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经验进行设计,致使该设计不够合理和精确。其次,由于现代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深基坑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往往设计方案同实际施工差异较大。再者,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时,没有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工程项目的特点也没有进行正确的分析及掌握,致使设计方案不切实际。
2.2边坡修理方法上的问题
由于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一味追求工期进度,而忽视施工管理方面,加之施工人员安全及素质方面比较薄弱,免不了出现一些违规违法的施工操作问题,在边坡开挖施工中,出现欠挖、超挖的现象,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性及质量大幅降低。
2.3土方开挖质量问题
通常情况下,为了赶工期进度,土方施工单位会打乱开挖的顺序,若遇上暴雨等恶劣天气,便会使施工难度加大,迫使挡土支护施工暂停,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另外,在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转承包的情况,其中很多施工操作人员的条件和资质与行业标准不相符,势必出现质量问题,这就导致工程任务无法顺利完成,甚至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3.1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
这种支护结构在在通过排桩挡墙承受基坑侧壁土体与水体压力的同时,通过内支撑给予排桩经过连接点的反向支撑力,从而在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深的现实情况下,优化悬臂式支护结构在软土中不宜超过5m的限制,可以满足1、2、3级基坑的支护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的主要施工方式是在基坑四周设置人工挖孔桩排或旋喷桩以抵抗四周土体的侧向力,并根据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情况,适时增加内支撑或预应力锚索约束等措施。如果地下水位高于坑底或出现管涌等不良现象,则需要加设止水帷幕,进行深井降水货轻型井点降水等止水、降水措施,亦或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以达到良好基坑稳定性、防渗性、整体性等进一步加强。
3.2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墙施工技术在施工方面有着非常高要求,其中土钉制作、成孔以及送入等环节十分关键,同时还需要做好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首先,制作土钉,土钉每间隔2m焊接对中支架,一方面减少土钉送入过程中的阻力,同时还能够确保土钉处于居中位置,在避免发生偏心情况时使土钉抗拔能力有明显提升;其次,土钉成孔,土钉成孔施工中需要注意孔径和倾角的控制,孔径不能小于100mm,成孔孔位可结合实际需要调整,成孔后对孔径、孔深等复核,同时针对隐蔽项目施工急性详细记录;再次,送入土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架的安装,注意钢筋保护层控制,将土钉插入深入控制在设计深度95%以上,以此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到保证。需要对钢筋复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焊接和标杆制作,对支架厚度进行检查,如果无法满足支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定位支架。送入土钉后压力注浆,这一环节注意压力数值的控制,压力值很大程度上受到注浆管位置因素影响,如果注浆压力在0.5MPa,需要控制注浆管位置与孔底250-500mm,持续注浆5min,确保水泥浆渗入土体孔隙,提高注浆饱满度;最后,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计量配比控制,确保喷射作业各个阶段按照自上而下顺序进行,控制喷射厚度在50mm,终凝后2h洒水养护,持续3-7d。
3.3护坡桩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是护坡桩技术,在对该项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编制时,必须对边坡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而后须根据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还应该对一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加以重视,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在进行施工方案制定时,必须依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的施工方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通常采用螺旋钻杆来进行施工作业,螺旋钻杆的作用是可以利用钻杆的芯管进行浆液灌注操作,然后采用高压方法将浆液灌注到孔底进行基础固结,当护坡桩形成时便可以停止灌注。最后为了提高护坡桩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保证其质量,在各项操作完毕达标之后,将钻杆取出的同时还需复灌浆液。
3.4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深基层支护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适用与绝大多数地质条件。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具备噪音较小、成本较低以及支护强度较高等多方面的优点。其主要缺点就是成本造价过于高昂,同时对于仪器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对于那些缺乏重型挖掘设备的施工企业来说无法应用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操作流程比较简单,同时相关施工要求也比较容易达到。在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图纸以及地下水进行勘测处理,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所有数据都符合相关要求标准之后,施工人员通过重型挖掘设备挖出道槽,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导入导槽,这样最终制作出来的混凝土支护墙体有着非常好的支护作用。
3.5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石灰与水泥固化的性质,借助于搅拌机器,对软土和固化剂进行搅拌,使之充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一个个的桩体,使软土的强度和水稳性达到要求。对于二级或三级基坑而言,其深度均小于7m,如果要对坑边至红线间隔重组,就要采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使水泥的不透水性得到有效发挥,挡水和挡灰,采用的设备也比较简单,也便于操作,主要运用的是造价低廉的水泥,适用于粉土、粘土、淤泥以及淤泥质土的地基环境。对于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几点应用优势:其一,该技术主要是将原地基软土与固化剂相互搅拌,可以对原土进行充分利用。其二,搅拌操作并不会引起周围地基土发生侧向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应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不会影响周围已存的建筑物。其三,在选用固化剂时,应当考虑土地类型、工程请求等相关因素。其四,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振荡较小,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即便是在居民区施工,对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其五,土体经过加固处理后其自身重度改变较小,这样一来,软弱下卧层承受的荷载也不至于很大。
结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使深基坑技术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当提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关注,加强钻研与应用,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汉阳.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解析[J].居业,2018(01).
[2]谢正平.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
[3]任岗.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8(10).
论文作者:何柏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