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九0农场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九0农场小学能手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英语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分级标准中,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根据以上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将第一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整合,将说写结合,先说后写;看听结合,先看后听,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把课堂尽量的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在这节课中自由发挥和展示,教师只做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模块Unit2的复习课。学习内容是复习有关学习用品、食物和饮料类的单词和句子。在新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学习用品、食物和饮料类的词和句型,所以本课学生在复习中能够将它们综合运用,学生对词和句的理解难度也降低了,还为学习下一单元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顺利的突破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强。但到了五年级以后,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喜欢积极主动的发言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采取了游戏教学法和多种的练习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帮助学生复习有关学习用品、食物和饮料类的单词,并能正确的使用它们。b.能够学会使用有关学习用品、食物和饮料类的单词在恰当的情境中运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能够听懂、会说本课的功能句,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运用,不断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懂得讲卫生、不喝生水及有规律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学习用品、食物和饮料类的单词、词组和短语,并能在相关的功能句中合理使用: What have you got? What do you want? What does he\she want?
教学难点: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第三人称在功能句中的使用:What does he\she want?
教学流程
Step一、Warming up (预设时间3分钟)
1. Let’s sing a song. Are you happy?
(点评:良好的开始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前采用歌曲热身激趣,可以让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2. let’s talk
(点评:每一节课课前的对话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充分的锻炼。)
T: Now this lesson we’ll learn a revision lesson. (板书课题)
Step二、 Revison words (预设时间10分钟)
1. T: Show the old words.
(点评:在复习旧知环节,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归纳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这个环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2. T: Look at the screen. Read in group. 以一人读,二人读和三人读的方式再次巩固单词。
(点评:老师把枯燥的单词,用各种活跃的方式再次进行巩固。)
Step三、 Revision sentences (预设时间12分钟)
1.T: Open your books at page6 to 9. 学生先自己看书,再次复习课文。
T: Who can say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板书重点句型)
What have you got? I have got some\a…
Can I have some\a…? Yes, you can.\Here you are.Thank you.
What do you want? I want some\a…
What does he\she want? He \She wants some\a...
(点评: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课文内容,并归纳总结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及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T: Work in pairs
What have you got? I have got some\a…
Can I have some\a…? Yes, you can.\Here you are. Thank you.
教师领读一遍句子,然后让学生用身边的实物进行对话练习。在句子操练中再次巩固复习的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重点句型,然后让学生用身边的实物进行同桌对话练习。同桌对话练习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生活联系实际的操练,让学生轻松并熟练掌握重点句型的运用。)
3.T: Work in four groups
What do you want? I want some\a…
What does he\she want? He \She wants some\a…
用准备好的食物和饮料引出句子,教师先和一个学生做示范,然后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进行问答练习。教师在学生熟练掌握这个句型的基础上,直接用一个问句提出了今天的难点,怎样把第二人称的你变成第三人称的他,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知识底蕴,所以也很轻松地就说出了他们的变法。
(点评:在小组训练中,教师通过适时的鼓励,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着去做人称替换练习。教师直观明了的呈现,轻松的突破了难点。)
Step四、 Consolidation (预设时间13分钟)
1. T: Let’s play a game.
这是设计的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们猜别人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困生都表现的很出色,积极举手,跃跃欲试。使整节课充满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点评:做游戏一直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活泼有趣的游戏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
2. T: Do some exercises.
a.Read and choose. b.Listen and number c.Read and choose (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前面的环节都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这一个环节就是来训练学生写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了。在习题设计中采用了由易到难,由听到做层层递进的思想理念。听力题由学生做老师来读题,一是锻炼学生的能力;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点评:习题设计有层次有深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知识得到再次巩固。)
3、Enlarge:(能力提升)Go shopping.
能力提升是为学生设计的一个购物的场景,让学生练习去商店买东西时应该怎样和售货员进行口语交际。在练习前,我要求学生们: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说,能力低的同学可以仿照提示去说和练。
(点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也是素质教育中提倡的分层教学。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乐学,易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情感教育
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最近一段时间,感冒流行,一些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所懈怠。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温馨小提示,一方面告诉同学们不要挑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学习,迎接考试。
(点评: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不忘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Step五、Summary (预设时间2分钟)
T: It’s time to be a little teacher. Who can?
(点评:学生做小老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总体点评:
《英语新课标》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节课教师围绕着What have you got?以及第三人称的使用这一内容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选择了一首欢快的歌曲演唱,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在单词的复习中又挑选了形象生动的图片检测学生。在句型的复习中,采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二人练习,四人练习,小组练习等多样的活动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在巩固练习中教师设计了游戏—猜东西,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也非常的高,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表现的非常出色,积极举手,跃跃欲试。使整节课充满了愉悦的氛围。在能力提升上教师设计了和同学们一起去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对话表演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可以说,这节课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学习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并牢记。另外,在本节课中教师十分注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在好的课也会有些许瑕疵,在游戏的环节上时间有些过长,因此在能力提升---- 购物的过程中,学生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展示了,这是一个遗憾。
论文作者:狄成焕 高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点评论文; 英语论文; 句型论文; 学习用品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