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背景下,概述了PMC和EPC的运作模式,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常规管理与PMC管理模式下的利弊,并就PMC模式下对EPC总承包商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确定的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PMC、EPC、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针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采购、工程施工、生产试运行、验收及后评价等阶段,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指项目立项以后,设计、采购、施工等具体建设任务的组织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计划、组织、协调工程的建设变得日趋复杂。工程管理承包PMC建设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建设大型、复杂工程常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gt contracting简称PMC)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一家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承包模式,已广泛成为各领域大型项目的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承包(PMC)模式和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简称EPC)模式结合的运作方式,是适应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的必然。美国工程总承包学会2001年曾预测,到2010年以后,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将成为一种主导工程建设的主要形式。
1、PMC模式的发展
PMC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PMC与EPC模式相结合,实现了以业主为工程建设的决策主体,以PMC承包商为业主项目管理职能的延伸与细化,以EPC总承包商为工程建设实施主体的项目运作模式。
进入21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6家大型国际工程公司,他们的EPC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60%--85%。以此同时,国内合资项目增多,合资方希望将PMC模式运用到项目建设中,以确保项目的管理成功,同时由于国内机构的精简,业主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力量不足,需要聘请专业工程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今天PMC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实施PMC和EPC模式的优势
2.1建筑工程项目常规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
(1)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不相适应,使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死角,管理不到位现象出现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2)工程监理业务能力不强,不按相关规范、标准、法规行使监理职责,造成工程质量监理不严,给建设后的项目埋下诸多隐患。比如汶川地震造成的校舍倒塌,主要是由于施工和监理责任缺失造成的。
(3)招投标管理缺乏规范管理,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存在。
(4)个别无序竞争,导致压价超过工程结构的成本价,只能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赚取利润,造成施工不规范,整体工程质量低下。
2.2工程管理承包(PMC)模式和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优势
(1)PMC承包商能提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承包服务,提高了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企业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
(2)PMC模式确定了项目管理的总体框架、各方职责、权利及风险,并通过有效的合同制约,保障了建设进度,控制了建设投资。
(3)PMC承包商作为整个项目的管理者,一般从初步设计就开始介入项目,通过降低采购、施工等后续阶段的投资,规范各方行为,消除参与各方沟通障碍,达到节约成本,节省工期,实现降低项目总投资的目的。
(4)PMC模式为确保工期和质量,可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EPC总承包商,使得建设项目管理更加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
(5)EPC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责任单一,减少了变更,沟通更加顺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EPC模式下,业主只要说明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工作均由EPC总承包商完成,并承担设计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不可预见风险等。
(7)EPC总承包模式通过总价包干,让业主投资成本在早期即可得到确定和保证,使业主承担的风险得到减小。
(8)EPC总承包商对工程前期的介入,将采购纳入设计过程,有利于缩短工期。
总之,实行PMC+EPC模式将减少资源的占用与实施成本,使业主摆脱工程建设全过程繁杂的协调工作,避免了人员与资金的浪费
3、PMC模式下EPC总承包商的管理
PMC模式下对EPC总承包商的管理,就是项目管理承包商PMC协助业主进行EPC总承包上的规范管理。
PMC模式下,为保证工期、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业主在PMC的协助下通过招标选择EPC总承包商。招标方式可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进行EPC招标时,要已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招标程序。
传统的施工招标是在施工图纸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对EPC招标在项目前期设计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展,这就要求EPC根据业主招标文件中提供的项目功能描述编制投标书,其中投标书报价将成为业主评判标书的重要因素。
评标作为招标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应组织人员根据事先社顶的指标通过科学、规范、真实的打分评比,对投标人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使评标结果更能准确地预测工程实施的结果。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确定建议
不同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管理特点,任何一种项目管理模式都是由其存在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好的管理模式对建设工程的规划、控制、协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此对业主选择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1)选择项目管理模式时,业主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按照项目的复杂程度、施工进度、质量要求,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
(2)确定项目管理模式还要考虑各方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应考虑承包商项目管理的经验、业绩等,与承包商进行合理的风险划分。
(3)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建议按照工程阶段性和专业特点,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型式,以实现资金的最大效益。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确定,还需满足对工期、费用、性能的特殊要求,避免设计中对“可施工性”考虑不充分而发生变更,引起项目费用的增加。
(5)由于EPC和业主双方的责任和风险都很大,建议双方一定在合同条件下启动项目,避免为签订合同造成的责权利不明确而引发纠纷。
(6)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建议要符合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建设单位条件、承包商能力等,合理确定项目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资源,以便有效控制投资。
总之,PMC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引入,必将促进国内工程公司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国内工程公司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能够执行国际项目的技术、管理人才,克服国内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弊端,避免建设项目成本失控、盈亏心中无数的现象,使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王忠.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 2009年10期
[2]潘会杰,杨志远. 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3期
[3]陈烔昭. 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0年21期
[4]张文举.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管理入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张永红.沈炮家.浅谈加强材料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作用[J].民营科技,2008.(08).
[6]王建平.浅谈项目工程材料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0.(08).
[7]何石.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10.(07).
[8]王国军.加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02).
论文作者:殷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业主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承包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