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论文_张梅

张梅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 841000)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从来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儿童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改革后的防护。对比两组的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家属对放射防护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时,应该注意加强放射防护,减少X线对儿童的不必要伤害。

【关键词】儿童;X线诊断;放射防护;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101-02

少年儿童对于X射线的照射具有很高的敏感性,X射线对儿童的过度照射会给儿童带来潜在的危险[1]。本研究主要分析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从来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儿童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改革后的防护[2]。

对照组60例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1岁至10岁,其中年龄1岁至5岁的有29例,5岁至10岁的有31例,平均年龄为(5.41±2.39)岁,进行胸透检查的有10例,进行群检的有11例,进行消化道检查的而有15例,进行特殊检查的有9例,为各类拍片的有8例,其他有7例。

实验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1岁至10岁,其中年龄1岁至5岁的有27例,5岁至10岁的有33例,平均年龄为(5.78±2.56)岁,进行胸透检查的有9例,进行群检的有12例,进行消化道检查的有16例,进行特殊检查的有10例,为各类拍片的有7例,其他有6例。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当对照组的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儿童进行X线的检查时给予改革后的防护。改革的主要事项有:

(1)充分掌握参与实验组研究的6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X射线检查,尤其是接受照射的剂量较高的儿童,更应该提前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

(2)制定儿童X线的诊断检查适应症,最大程度地减少非临床诊断范围的X射线的照射。

(3)对实验组的儿童进行X射线诊断的操作者。选取我院经验丰富的操作者执行,同时要求操作者应该具备耐心,仔细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儿童患者的合作;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低电流、高电压、小视野的方式,同时选取适当厚度的过滤,尽可能减少无用的低能射线所造成的吸收剂量。同时严格避免由于胶片的处理不当或者是投照条件的不足而导致的重复照射情况。

(4)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患者应该让其脱掉衣服再进行摄片,注意做好对非投照部位的防护屏蔽,进行腰椎、尾骨等部位检查时,要保护好儿童的性腺。

(5)使用板条或者是机械进行固定,使患儿在进行X射线照射时能够保持固定的体位。

(6)掌握适应征,为了患儿的健康,应该将患儿的受照射的剂量降到最低。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照射剂量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照射剂量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满意程度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

2.结果

(1)两组患儿受照射剂量的均值比较:实验组受照射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间,他们的组织、器官都还在生长,因此,对于X射线照射相较于成年人他们会更加的敏感[3]。少年儿童的骨髓经过X射线的照射后,其患白血病的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胎儿受照之后其患病的几率较于少年儿童还要高些,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X射线诊断检查的放射防护很有必要。

对少年儿童进行X射线诊断检查的放射防护,首先就要做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如果必须要进行X射线的检查,则应该将照射量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对于非照射的部位进行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时间防护等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患儿进行保护,如果是男孩应该注意对其性腺进行保护,如果是女孩要注意对其乳腺、子宫进行保护[4]。除此之外,对患儿最为有效的防护方法就是临床诊断的医生应该严格掌握好患儿的X线检查的适应症,避免患儿接受不必要的检查,严格杜绝重复接受X射线的照射;此外,还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患儿的大量临床资料,要避免没有价值的照射[5]。同时,加强投射人员的素质,要他们树立保护少年儿童的意识,培养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除了这些主观因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例如注意优选投照的条件、注意固定板条的使用以及X射线检查的机房环境等等,也需要处理好,将X射线给儿童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

总之,儿童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时,应该注意加强放射防护,减少X线对儿童的不必要伤害。

【参考文献】

[1]胡寅进,刘昌华,陈春新等.儿童X线检查防护策略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5):102-103.

[2]陈永博,何巧育,朱艳清等.儿童在X线检查中的防护[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4):388-389.

[3]陈晓飞,李清花,汪新柱等.儿童数字化X线摄影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4):308-310.

[4]曹琳琳,张庆庆.儿童及青少年CT检查中非目标部位放射防护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9):39-41.

[5]王黎明.浅谈儿童在X线诊断检查中的防护问题[J].新疆医学,2012,42(1):108.

论文作者:张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  ;  ;  ;  ;  ;  ;  ;  

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论文_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