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8:民富之路从转变增长方式开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增长方式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穷思变,民富思安。国民富裕,既是执政党的目标,也是长治久安的基础。
无论是从目前一些经济数据来看,还是从各地不时暴露的社会矛盾来看,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不仅是不可放松的目标,而且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需下决心、有魄力来落实。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与往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有个明显不同,就是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
在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有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有19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速同步,有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时日已过半,前半年的数据我们还不可知,但检验国家和地方一季度公布的数据可发现,大部分地方并没有达到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的目标。
从全国数据来看,一季度GDP的增速是9.7%,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33.1%,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长34.3%,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7.1%。低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更远低于财政收入增长。
从地方一季度数据来看,除了个别省市居民收入高于GDP增长外,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居民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都低于GDP增长。
当然,如果把“十二五”作为一段时期来看,以上数据并不能说明居民收入与GDP增速的目标达不成。但从目前一些数据来看,有些问题还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
首先,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格局没有变化。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但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682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财政收入增长大致是居民收入增长的4倍。在这样的格局下,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困难很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从数据看,“国富民弱”的格局正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今年来看,全国居民收入增幅出现了回落。
其次,经济增长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十二五”规划提出GDP增速预期目标为7%,但各地大多超过3到5个百分点,而且大部分还是靠固定资产投资、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来拉动。
藏富于民,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才能带来经济长久的高质量增长。追寻富民之路,正是民之所盼,也是国强所依。
党的文件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一晃眼,五年或许很快就将过去,转变增长方式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抓紧,富民难免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