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沿海地区论文,对策论文,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走在了前列。沿海地区有不少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在这些地区得到迅猛发展。乡镇工业的大步推进,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之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大,使得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较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在苏南、浙北和浙东、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沪三大直辖市郊区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已经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开始实践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初经过反复考虑提出的我国到下个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向中等发达水平迈进的新阶段。这些地区农村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标志:
(一)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长期坚持“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偏重农业、偏重农村的“一头沉”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在70%左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而突破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的固有体系,开始了结构性变化:从只重视粮食生产开始向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进而发展饲料作物的新体系转变;从只注意种植业生产开始向同时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转变;从农村只搞农业开始向农、工、商、建、运、服等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国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观,第一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已降到了27.5%。沿海发达地区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郊区及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80%以上。这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经走上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正常发展的路子,不仅乡镇工业在当地工业中已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实行税收体制改革后上缴国家税金大幅度增加,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与此同时,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迅速发展,既适应了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又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吸纳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如上海市郊区已有73.2%的劳动力转移到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有些县域这个比重高达90%,基本上完成了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性任务,同时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三)工农业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或正在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城市工业虽然还未能做到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但是在当地工业体系中已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已成为当地工业主体的乡镇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和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中提供了大量资金。由于得到工业的大量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在这些地区基本实现了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业生产领域除少数环节外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四)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伴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近两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部分区域已经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二元格局,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大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以城市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像珠江三角洲,目前每万平方公里就有85个城镇。这些城镇不仅商业市场比较发达,金融、信息、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市场也正在逐步发育,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游乐等公共设施建设也受到相当的重视,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给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提高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达到或超过1万元人民币。如江苏无锡县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2万元,相当于我国工业企业劳均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普遍达到2000元左右,有的甚至高达3000多元,达到和超过了由国家计委确定的小康目标所规定的最低收入标准。在农民的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份额下降,如广东省已由1985年的占65.1%下降到50.7%,农业作为收入主体的地位开始动摇。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拓展,农民总收入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灾害对收入的影响逐渐降低。
二、沿海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伴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沿海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市场农业迅速发展 沿海地区现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有相当一部分历史上就是发达的农业区。在乡镇工业成为农村经济主体的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出现了滑坡,甚至一蹶不振,有些地方则抓住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机遇,适应市场需要,大力发展市场农业,使农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和产品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粮食作物内部,是增加优质稻谷的种植面积;在种植业内部,则是多发展高经济价值的工业加工原料和蔬菜、水果等;在大农业层次,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等。“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销售价格,增加了务农劳动者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高级化。如我国传统农业发达的浙江省,8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粮食、果蔬、花卉、食用菌、畜禽等30多类500多个新品种,引进水稻旱育秧、奶牛繁育和啤酒、蔬菜产后处理等实用技术20多项,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金,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造传统农业,努力将优质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打入国际市场,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全面带动了全省农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外贸收购总额达117.29亿元,年创汇20多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外贸收购总额和创汇额的67%以上。(3)根据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所谓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要求,实行优化联接和新的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达到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创造,它是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一经产生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山东省把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作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尤其在畜牧、水产、果品、蔬菜、蚕茧、烟草、花生、建材等传统产业和产品的产业化进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1993年底,全省共有农副产品龙头企业1万多个,实现产值597亿元,利税43亿元,带动农产品基地300多万公顷,联接农户1000多万户。产业化经营搞得比较好的县市占30%左右。
(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受到普遍重视 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批转移,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江苏无锡市,到1993年底,粮田规模经营面积达1.2万公顷,占全市粮田面积的8.6%,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市商品粮总数的30%,已有9个乡镇、243个村的商品粮田全部实现了规模经营。浙江宁波市有种粮大户2万户,经营粮田2.7万公顷,承担了全市60%的粮食定购任务。
苏南地区的规模经营起步较早,从1986年开始就与农业现代化同步试点,经过8年探索,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这些地方发展耕地规模经营一般都与农业机械化同时推进。如江阴市沿山村,由8户农民承包耕地67公顷,村里有一个25人组成的农机农技综合服务队,为8户种田大户提供各种机械化服务,农忙时乡镇企业不用放假支农,承包大户也不用雇工,农业及农村工业共同发展,齐头并进。(2)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目前耕地规模经营主要产生在工业发达、消费水平高的地区,也是人多地少的地区,如果产品不是优质高档、产出率不高,难以从数量和品质等诸方面满足需求。因此,发展规模经营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以便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出率高、效益好的产品。如江苏吴县张庄村,根据农民的需求发展香粳稻,虽然全村人均只有0.026公顷耕地,由于引进良种、技术,实现麦稻两季亩(0.067公顷)产900多公斤,人均340多公斤,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3)改以工补农为以工建农,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发展起来后,规模经营者的收入不再由乡镇企业直接补给,而是通过规模效益来实现。乡镇企业反哺农业主要体现在以工建农上,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基本建设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病虫害测报与防治、良种供应及配方施肥等方面提供服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这样,既增强了农业的吸引力,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又增强了农业的长期发展后劲,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股份合作制——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1987年,广州天河区率先在登峰、杨箕两个村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通过清产核资,将集体固定资产折股于民,使农民明确自己对集体财产的占有份额,有效地克服了农村产权主体虚化的问题,增强了集体的产权地位和经济实力。截至1994年初,广州市已实行股份合作的社区经济组织1129个,实行股份制或带股份制性质的乡镇企业4338个,以股份制形式经营的农业生产项目82个。近年来,广东南海市顺德市在股份合作制方面又有新的探索和创新,实行了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业股份合作制,不仅平息了土地级差收入扩大引起的矛盾,而且乘机推进规模经营,尽量避免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农业衰退趋势。利用股份制改造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户退出承包权,取得股权和相应收益,使离农的劳动力安心就业,务农的劳动力搞好规模经营,保持了农业结构平稳地向现代化产业转变。
(四)乡镇企业开始进入调整、改造、提高的新阶段 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工厂遍地,十分密集了。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西部地区运来的,相当多的劳动力也是吸收的外来工。仅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容纳的外来工就有150多万人,使人口本来就相当密集的地区变得更加密集,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为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向何处去提出了严肃的课题。经过比较、探索,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已经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向第三产业发展,传统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向中西部转移。(1)调整乡镇企业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生产消耗高、效益差、长期亏损的企业进行改组或关停并转,对新上的项目则坚持高起点、高效益,上规模、上水平。过去强调乡镇企业“船小好调头”,现在则强调“船大抗风浪”,不少乡镇企业开始向企业集团方向发展,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企业调整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减弱。(2)引进外资改造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商办合资企业,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对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带来了国外市场,扩大了市场容量。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县,这类企业已占到1/3左右。(3)调整农村布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布局分散是过去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弱点,既浪费耕地,又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结果造成了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很不协调。近几年这种状况开始改变。结合调整农村布局,建设农村小城镇,使农村第三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江苏无锡市近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的速度加速发展,1993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达30%。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又能促进第二产业更有效地发展,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并重,异地(县及县以上)转移增多 近年来,由于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据江苏省统计,1993年全省转出的53.4万农业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三产业中的占57%,而从1981年到1992年间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仅占转移劳动力的40%。据广东省统计,1993年全省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459.33万人,比上年增长8.2%。另外,由于乡镇企业调整、改造后,资金增密,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劳动力转移又呈现异地转移增多的特点。1993年江苏省转到县及县以上的劳动力126万人,比1992年增长40%。全省1993年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的比重达53.7%,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六)务农劳动力增产又增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题 近些年来,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粮食生产增长缓慢,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连续几年下滑的现象,粮食供需缺口急剧拉大,不仅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全国市场的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导致新的“农转非”,即干部力量上的“农转非”;劳动力上的“农转非”;耕地上的“农转非”;资金、物资上的“农转非”等。要遏制新的“农转非”,从资金、物资、技术等多个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保证务农劳动者有较高的收入,能够增产又增收,使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继续加快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沿海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增加粮食自给能力,提高农业出口创汇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进一步调整农村布局,加快小城镇建设乃至农村城市化步伐。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 近些年,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出现粮食生产连续滑坡,有其客观原因,即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后,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突出,青壮劳力不断流出农业,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尤其是粮田面积不断减少等。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投入减少。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只有“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忘记了“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道理,放松了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领导。
事实上,沿海地区本身就存在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有保持社会稳定的问题,客观上需要粮食生产适应整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扭转粮食生产下降的不利局面,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把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到本地经济发展中来,充分发掘自身的粮食生产潜力,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为此,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在组织力量上,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把粮食生产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列入领导岗位责任制;在产业政策和投资上,要摆正农业的位置,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物资投入。
(二)立足于资源、市场、产品系列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发展“三高”农业,不要把眼光停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必须立足于资源、市场、产品的系列开发,实现食物生产多元化。(1)在资源利用上,要跳出现有耕地的圈子,着眼于利用整个国土,全方位开发农业资源。仅以广东省为例,除了236万多公顷耕地外,还有667万公顷山地资源,3368公里的海岸线,759个大小岛屿,近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可供养殖的浅海60万公顷、滩涂15万公顷,如果利用整个国土资源做农业文章,农业的发展空间就相当广阔。(2)在消费方面,要变“粮食农业”为食品农业,改变过去单一消费粮食的观念为现代食物观念。凡是有营养价值的食物都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要根据市场需求,充分运用各种农业资源,增加肉、禽、蛋、奶、瓜、果、蔬菜、水产品、林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改善食物营养结构。(3)在产品方面,要逐步改变只生产和出售初级产品的状况,抓好农产品的精选、分级、分类、包装、加工、转化、运销等各环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三)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发展粮田规模经营,最关键的是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已经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愿意转出土地,并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出现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农户间相互转包;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反租倒包;实行“两田制”,口粮田分户经营,责任田招标承包;农户自愿退出承包,将退包的耕地集中起来组织规模经营;土地使用权入股,形成股份合作。不论哪种流转形式,目前都有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不能强求划一。从长远来讲,还是要对土地制度逐步进行规范,因此要继续探讨、总结、筛选,并加以完善。
(四)加强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城市化 乡镇企业的集中连片发展会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可以节省资源、节省耕地、节省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信息交流、商品流通、技术传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动为它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的集中发展,又有利于小城镇的形成,使一大批农民不仅进入乡镇企业就业,而且成为新城镇的居民。这批进入新城镇的农民如果能成为永久性的居民,就有条件与原来承包的耕地脱钩,耕地的规模经营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问题的关键是要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的农民改变身份,从而改变工业化畸形发展、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探索,像著名的浙江龙港农民城推行的地域性“农转非”户口、广东省政府推行的“自理式”人口迁移模式,在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五)促进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农业实行有效的保护 农业保险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赔偿率高,技术性强,损失统计困难,理赔难度大,因此就出现了一方面农业生产亟需保护,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1)针对农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单一,参加保险资金匮乏的问题,开展联合共保,风险分担的办法。农业保险基本上应属于政策性保险,为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府应当为农民承担一部分农业参保费用,带动农民参加保险,提高投保率,增加保险基金。(2)针对农业经济效益低,社会和生态效益高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农业保险机制。除了向农业收取一定的保费外,还向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收取保费,即围绕整个农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过程,扩大保险范围,开辟新的险种,提供系列化的保险服务,由关联环节分摊生产的风险。(3)针对农业保险风险大、赔偿率高的问题,对农业保险实行优惠政策。(4)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农业合作保险。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农业合作保险,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以损失分摊的方式在参加合作的农民中间筹集补偿基金,用于对少数受灾的合作社社员的补偿。(5)应当强调,保险是属于以合同形式成立的经济关系,农村法律环境建设是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保险市场。
(六)劳动力市场建设要走在前面 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就业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劳动力的自由、合理流动。为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建立职业介绍所,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形式;建立就业培训和转业培训基地,面向市场,进行职业技能开发、训练;通过多条渠道和多种途径做好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和劳动用工信息库,随时提供各种供求信息,并开展“一条龙”服务,组织劳务输出、输入,监督、指导劳动力供求双方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签订并履行合同。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单位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劳动部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化工程》,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降低转移的成本费用,避免盲目流动给社会、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由此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顺利迈向21世纪。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保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三农论文; 农转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