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射洪县中医院血透室;四川遂宁629000 )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4月内收治的17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配合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另调查护理满意度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基于血液及透析液于透析膜两侧流动作用,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清除掉,调节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挽救病人生命,延长生存期[1]。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病人数量增多,老年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之增多。对于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加上身体各项器官退化,功能下降,耐受性差,对临床护理具有较高的要求[2]。本文选择172例患者进行探究,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4月内收治的17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86例。对照组86例患者中包括47例男性和39例女性,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1.28±5.92)岁,其中,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28例高血压肾病,5例其他类型肾病。研究组86例患者中包括49例男性和37例女性,最小6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70.24±4.58)岁,其中,2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27例高血压肾病,4例其他类型肾病。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分组讨论。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介绍负面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影响,并进行针对性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2)饮食干预。饮食方面,强调合理饮食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并叮嘱患者忌食豆制品等植物蛋白食物,根据病情变化,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3)用药干预。护理人员详细介绍不同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且说明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勿随意增减药物或者擅自停药,若是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4)透析干预。透析过程中,拔针后需消毒15min左右,再予以适度包扎,保持针眼干燥状态,密切观察有无出现肿胀或者渗血等情况,一旦发现,需立即对症处理。(5)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勤换衣物,不得使用碱性肥皂,皮肤溃疡位置可涂抹络合碘,必要时,予以洗必泰漱口,口腔内若是出现小血泡,叮嘱患者不得咬破,且注意口腔卫生。(6)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一对一、专题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介绍疾病知识,讲解血液透析的治疗原理和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血液透析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第一,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
第二,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百分制,60-100分表示患者满意,0-59分表示患者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将相关数据录入SPSS20.00软件中进行分析,予以X2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统计观察
统计显示,研究组4例并发症,对照组12例并发症,比较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借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一种过渡方法[3]。血液透析,时间长,病情复杂,加上老年人体质差,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不利于疾病治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需加强护理干预[4]。同时,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大肆推进,人们树立了较强的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在注重医疗水平的同时,开始关注护理服务,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常规护理属于传统被动护理形式,缺乏针对性,未将患者作为中心,护理内容片面且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现代护理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减轻甚至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5]。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综合分析患者身心状态,结合疾病特征,考虑患者文化程度等情况,着眼于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强调对患者心理、饮食、用药、透析、口腔以及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引导患者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合理搭配膳食结构,遵照医嘱科学用药,并注重口腔卫生,关注透析过程中的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血液透析的认知程度,增加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增加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 vs 13.9%),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8% vs 89.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姚琴.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89-90.
[2]戴宁军,石文,左苑春,黄云辉,王维红,伍丽珍.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1,32(19):4020-4021.
[3]陈恒燕,蔡惠群,曹惠玲,李凤英.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作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15+117.
[4]张楠楠. 自我效能干预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D].郑州大学,2017.
[5]蔡雪珠.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92例心血管并发症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96-97.
论文作者:周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液论文; 老年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