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陪伴合唱团风格及节奏选择研究_十二平均律论文

关于无伴奏合唱的风格与音律选择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律论文,合唱论文,风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隶属】合唱学/表演艺术/乐律学

合唱艺术的最高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正因为它无乐器伴奏,也就不存在乐器演奏某种律制不便的问题,歌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运用更适宜作品风格的不同音律,并使不同音律互换运用。然而,没有伴奏的相随,音准的要求就要高,提高歌队队员视唱练耳的能力是一种直接的办法,这是演唱无伴奏合唱的前提。本文在此并非着重论述有关视唱练耳方面的问题,而是指在歌队具备了良好的音准能力的基础上,指挥与歌队如何通过建立音律意识,并运用选择不同的音律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

众所周知,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它是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在乐音体系中,各个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是它研究的宗旨,尽管乐音体系中各个音的高度确定方法历史上有多种多样,而在我们的音乐实践中,至今仍以“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律制为主,许多无伴奏合唱作品的演唱,同样也分别合乎于这三种律制。虽说十二平均律相对而言,运用的更为广泛、更具世界性,但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容低估,有时某种特有风格的把握非它们莫属。所以,为了进一步把握无伴奏合唱风格的准确度,使演唱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应对作品所属的律制有所选择,这是演唱好无伴奏合唱作品的关键之所在。下面结合不同律制的构律原则和特征,分别予以分析。

一、五度相生律的选择

五度相生律是一种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向上以此类推来确定音高的一种生律方法。我国律学史上曾有“三分损益”之说,即把一个振动体在长度上均分为三段,舍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称为“三分损一”;同样均分三段,加其三分之一,成为三分之四,称为“三分益一”。如此继续相生而成各律,称为“三分损益法”,从精密的定律法来看,称为“三分损益律”。振动体三分损一所发之音,比全长所发之音高纯五度,三分益一所发之音比原长所发之音低纯四度。下方纯四度就是上方纯五度的转位,其实这种律制完全与五度相生律相同。这种构律的特征本身就告知我们,在无伴奏合唱作品中,以五声自然音和声为基础创作的作品选择五度相生律演唱有利于作品的音准和风格的准确把握。

这几年我国运用五声调式的民歌为素材改编的合唱作品越来越多,而这些作品无论如何变化发展都是在五声自然音和声基础上创作的。且不说由王方亮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那首广为流传的无伴奏合唱《三十里铺》,就是许多还没有流传开的作品如:谢功成的无伴奏女高音与混声合唱《种棉田》以及文彦的无伴奏男声合唱《放筏号子》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中的和声配置不是以西欧大小调和声为基础,而是以五声自然音和声创作改编而成,所以,演唱时不宜靠近十二平均律和纯律,应以五度相生律为主。尽管五度相生律由于其构律原理致使其在大小三、六度及其转位音程的协和度上不及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但大二度、纯四度和纯五度及其转位音程却有较高的协和度。作品《种棉田》(1980年《音乐创作》第3期)就是突破西欧大小调传统和声体系的大、小三和弦的完整结构,采用GAD音或DAD 等和弦形式写成的、一首无伴奏合唱作品,其中只有纯四、纯五、大二音程构成的和弦,而不含大小三、六度和弦,这种协和度恰恰与五度相生律的生律构成相吻合。简单的纯四、纯五再加上大二度音程构成的和弦,听来令人有种自然和谐之美感。

了解了创作手法以及五度相生律的构律特征后,演唱时靠近此律,就会使五声性旋律同由自然和谐的和弦构成的伴唱声部溶为一体,交相辉映,既自然又严谨。倘若演唱时忽视了这一点,从表象上看似乎无可非议,但静心而听,就会发现其风格、味道上的欠缺,如同外国人演唱中国歌总难免有种迁就感。每首作品固有的风格本身就蕴含着所属音律的特征,千篇一律地演唱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作品,自然会给人带来生硬、缺憾之感。究其特征,五度相生律的构律法导致它各音级的关系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纯律。其中的第二音级(商)要比十二平均律高4音分,第三音级(角)高8音分,第五音级(徵)高2音分,第六音级(羽)高6音分,若是六声、七声调式,以清乐音阶为例,第四音级的清角则低2音分,第七音级的变宫则高10音分。一旦指挥和队员注意了这些不易感觉的细微音分之差,那么作品的风格就会表达得更准确、更地道。

二、纯律的选择

纯律是在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第三分音之外,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的,构成和弦形式从而产生七个基本音级。

众所周知,每个音实际是混合着八度、五度、三度等许多音而成的一种复合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音和泛音。泛音列中最初五个泛音,是构成大三和弦的基础,当我们把c—e—g三个音同时结合起来构成和弦时,势必倾向于纯律。因为五度相生律大音阶中的e不如纯律大音阶中的e与c音结合得和谐,也就是说纯律大音阶中的e本身就是c音的五泛音,所以e的加入自然和谐。同样道理,四、五级上构成的f—a—c和g—b—d时三音当然是纯律大音阶的a和b更为和谐。因此,纯律构成和弦时声音较为和谐、纯正,故称之为纯律。以西欧大小调和声体系为基础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如果采用五度相生律的律制演唱,其无论从美感还是协和度上都不易获得理想的最佳效果,因为五度相生律的结构元素和构律法决定了该律大、小、三六度及其转位音程与人们容易感到的自然泛音效果相悖,不能达到人们对和声审美的自然感应和要求,而依照自然泛音规律构成的纯律,各调音阶中的音和大小三、六度及其转位音程与人们听觉感应的自然泛音列相吻合,以原始的自然泛音构成的各音级并构成的和弦满足人们对和声审美的自然需求和感应。

纯律的纯正、和谐的特点导致其相对地比其它律制实适合多声部音乐的表现,而完整的合唱一般都是由四声部组成,就无伴奏合唱而言,无论是主调形式还是复调形式,总是建立在特定的和声框架之中进行的。主调性质的无伴奏合唱,其中某声部(多为分声部)为旋律声部,处于主要位置,其它声部构成和声性的铺垫,从而烘托旋律声部,两者犹如红花与绿叶关系一样。和声在此类无伴奏合唱中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如: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中的“牧羊少女”合唱以及比才的歌剧《阿莱城姑娘》中的“波西米亚人之舞”合唱都属于这类无伴奏合唱形式。而复调性质的无伴奏合唱,虽然在横的关系上各声部在旋律进行中不尽相同,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纵的关系上各个声部之间又要彼此形成良好、协调的和声效果。瞿希贤根据东蒙民歌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牧歌》中的“羊群象珍珠撤在草原上”等乐句就属于这类复调式无伴奏合唱形式的具体表现。各种形式的无伴奏合唱都是在均衡、协调、和谐和声效果基础上进行的,而纯律这一律制的运用,从客观上已达到了和谐的目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个方面,正因为纯律在第四级音上构成f—a—c和弦遵循的是自然泛音列的和谐,保障了f—a的完全和谐,却导致了第二音级上d—a不能构成纯五度,非自然泛音的纯五度音程有22音分之差的缺憾。这个普通音差相当于半音之差的四分之一,人耳已可感应到这一差数,这就影响了作品的音准和风格,比如我们演唱例1的和弦进行时,其中就因这个普通音差的存在,在无特定乐器伴奏时,要保持和弦的纯度,就保证不了音的高度不起变化。

例1:

由于DAFD和弦要求和谐,就不得不将音变为d[2,]音,于是其后的音也随之降低了一个普通音差。如果无伴奏合唱队连续演唱这样或类似这样的乐句四次,整个合唱队几乎就要降低半音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帕列斯特里那(Giovanni pirerluigi palestrina,1525—1594)在长期的合唱指导中总结出两种解决办法

1.省去第六级音,将例1的和声进行处理成这样

例2:

2.把音中的第六音阶临时的变动。即升高22音分进行演唱,其实这不仅仅是演唱技术问题,其间还包含着处理声部的作曲技术问题,好的作曲处理,演唱自然也能顺利进行。

例3:

我们从例3中可看到女低音声部的进行,其中a音由于前面的b音只是经过音,因此可以顺利地变为a音(没有普通音差的第六级音),使a音列d音(第二音级)保持纯四度。循此道理,我们也可以用降低第二音级一个普通音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俞丽拿等几位提琴演奏家在《弦乐四重奏排练心得》中谈道:演奏四重奏时,从和声的角度看,大音阶的第二音级“要高点”,第三、六音级“要略低”。这里所谓的高低就是从纯律的角度要求这些音比十二平均律或五度相生律略高或略低。应该说提琴家手指能做到的变化,我们合唱队员的声音也应努力达到。我们许多指挥在训练合唱时不依赖钢琴,并要求队员在唱大音程(如:大二、大三、大六度音程等)时,尽量扩大音程,在唱小音程(如:小二、小三、小六度音程等)时,尽量缩小音程。其实这是在倾向五度相生律这一律制,但无伴奏合唱的曲目不可能仅囿于此律,如果合唱队在某一处或某一乐段需要纯律的效果,指挥就必须提出特殊的要求,若是整首作品要以纯律演唱,那就必须按照我们前面根据纯律的特征而采取的几种具体措施进行排练。

纯律解决了多声部结合时声音和谐的问题,但它同五度相生律一样都是随调的增加而不断地加多律数,导致不能回到原出发律的矛盾产生。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内外无数科学家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我国古代学者根据三分损益法由黄钟连续生律十一次产生仲吕之后,再按此法仲吕却不能返回黄钟,即“黄钟往而不返”之说,就是这一矛盾在我国律学史上的反映,真正解开此谜的是明代律学家、数学家朱载堉(1536——1611),它充分认识到三分损益法在探求“周而复始”命题中的不完善。在《律学新说·卷一》中他写道:“夫音生于数也,数则音无不合矣;若音或有不合,是数之末真也。达音数之理者,变而通之,不可执于一也,是故不用三分损益之法,创立新法”。于是,他突破了三分损益法的机械思维模式,以“测圆术”、“勾股术”、“开平方术”、“开立方术”和金元时期杨辉的级数理论等等这些中国数学史上长期积累的成果为依托,采用“等比律”的原则,构成了他的“密律”理论体系,即十二平均律。这一成果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率先的。下面我们再探讨一下十二平均律在无伴奏合唱中的选择和运用。

三、十二平均律的选择

十二平均律的诞生最终解决了转调能够“回到出发律”的问题。它是将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个均等的半音(小二度)音程而构成的律制,它的结构元素和构律方法使该律音阶的十二个半音形成等音程。这样对纯律和五度相生律两种律制进行离调、转调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的问题,在此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演唱无伴奏合唱时,遇到离调,转调性质的作品或作品其中的某一离调、转调性质的乐段时当然应选择十二平均律。

从先辈们的追求探索中可以看出,音律从五度相生律到纯律再到十二平均律,人们寻求一种更能够多方位地表达音乐内容的律制,三种律制各有其优劣,此律的缺点正是他律的优点。虽然十二平均律由于数学构律法使其各个相邻律之间“频率比”相均等,而在音与音的结合上(和弦)协和度相对却不及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但也正因为十二平均律构律时的均分特征,所以,以其任何一个音级为主音构成新的调式调性才相当方便,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因音分差异或2、3个音分差的反复积累而出现的跑调、跑音、难回出发律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即就是转调、离调过频也能使音乐自然流畅,以便感受不同调式调性所带来的色彩对比和美的效应。比如:由马革顺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运动员进行曲》中的第二插部的第二乐段,就是由C大调转为F大调,而主部再现时又迅速回到C大调,用十二平均律进行这类作品转调部分的演出再容易不过了,而要选择了其它两种律制演唱,就会出现转调后F大调第一音阶的F主音要低于十二平均律的F音2音分,第三音级的A音在纯律中又低于十二平均律A音16音分,而在五度相生律中此音却又高于十二平均律A音6音分。如果歌队反复演唱几遍,音准就越加难以保障,不仅最终难以回到C大调,连演唱者自身也会觉得音不准的别扭而难以继续演唱。当然,也正因为十二平均律各音级间音分差为零,从而使不稳定音级的倾向性减弱,而这种不稳定音级矛盾性的非尖锐政使稳定音级的稳定性也相对消弱。可以说构律时十二音均分纯八度音程,使各音级的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相互溶和、化解,彼此弱化了个性。

为了更加直观地进一步说明三种律制各音级的音分值之差,以便演唱无伴奏合唱时恰如其分地把握每一音级音高、合乎作品风格、适求更高境界的效果,特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一、八音级上三种律制的音高相同,纯律和五度相生律中二、四、五音级上的音高相同之外,其它各音级的音高三种律制皆为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音分差而产生了大全音、全音、小全音、古代小半音、半音、大半音等不同的音级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音级关系,才使三种律制在实际运用上各有其所长所短。了解其优劣有利于演唱无伴奏合唱时接近或选择相应的律制。

音名音级五度相生音律差值十二平均音律差值纯音律

c 10 00 00

大全音全音

大全音

d 2 204 4 200 4 204

大全音全音

小全音

e 3 408 8 400 14 386

古代小半音

半音

大半音

f 4 498 2 500 2 498

大全音全音

大全音

g 5 702 2 700 2 702

大全音全音

小全音

a 6 906 6 900 16 884

大全音全音

小全音

b 7 1110 10 1100 12 1088

古代小半音

半音

大半音

c 8 1200 0 1200 0 1200

音律的发展从繁到简,十二平均律是使律制最终简化的一种律。至今为止,非五度相生律的提出和应用已有数千年之久,其间律制曾数度变迁,面对活生生的音乐,数学上严格准确的音律远远不能满足听觉要求,如同指挥手下的拍子不完全符合于节拍器一样。其实,现代测音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准确地知道我们演唱任何一部作品对所用的律制之复杂,几乎没有绝对地合乎某一律制的。所以,笔者所论述的方方面面都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产生大量的无伴奏合唱作品,而丰富化、戏剧化、多元化、复杂化以及和声方面的化合性、复合性的创作发展;迫使我们在演唱表达本来的作品时,应当正确地理解音律上的准确性和变通性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性是基础,而生动地表演和演唱固然也有其一定的灵活性。十二平均律的运用会越来越广,而我们在选择此律演唱时切莫忘记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个性特征以及十二平均律有适应它种律制(如各国、各民族的不同律制)的可能。没有伴奏情况下的合唱少了音准的提醒器,但也摆脱了乐器自身固有律制对歌队的束缚,更有利于歌队风格的把握和律制的选择。我们不应由于律制的存在而否定演唱实践上的灵活性,但也不能因演唱上出现音律的自由变化而否定律制的存在。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音律的准确性和变通性的辩证关系,才会在复杂不定的现象面前坦然自如地把握所选择的音律特征,并通过其准确地表达作品所塑造的美好形象和最高境界。

标签:;  ;  ;  

无人陪伴合唱团风格及节奏选择研究_十二平均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