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_刘敏 施琳琳 蒋霞 徐建军 徐虹 陈建永

大黄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_刘敏 施琳琳 蒋霞 徐建军 徐虹 陈建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刘 敏 施琳琳 蒋 霞 徐建军 徐 虹 陈建永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大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适度夹尾刺激法对大鼠进行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组、西药组,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大鼠给水,大黄素组和西药组分别给大黄素、多潘立酮.14天后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测定血清胃动素(MTL)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大黄素组及西药组胃残留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碳末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大鼠及给药组大鼠MT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大黄素组大鼠MTL水平高于模型组及西药组(p<0.05);大黄素组PGE2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结论 大黄素具有一定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提高胃动素有关,同时因其可提高PGE2水平具有潜在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关键词】 大黄素;胃肠动力;胃动素【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96-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伴有食欲不振、胀气、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1],具有发病率高,症状多样,客观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等特点.目前西药主要以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为主,近期疗效可以,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同时部分人群服用后可出现腹泻、腹痛、口干、倦怠等症状,因此临床上亟待寻找一种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药物.本研究以祖国医学为基础,通过现代药物提纯方法,发现大黄素在此方面显示出与西医等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Sigma);酶标仪(TECAN 公司DNAExpert型);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coculter). 1.2 试剂:营养性半糊剂:取16克淀粉,溶于250ml蒸馏水中,加入16g奶粉、8g糖,每次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另一种,形成糊状流质,加入墨水1滴,搅拌均匀后备用.ELISA 试剂盒:ELISA KitforRat Motilin(MTL),ELISA KitforRatProstaglandinE2(PG-E2)(UscnLifeScienceInc). 1.3 动物 SPF雄性8周龄SD大鼠共32只,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购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2 方法2.1 动物模型制备 按照参考文献[3]采用郭氏夹尾法制造FD 模型:连续刺激7天.期间记录大鼠进食情况,若大鼠进食较前减少50%以上,判定造模成功.先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剩余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组、西药组. 2.2 给药方法 各组大鼠在正常饲养基础上,从造模第8天用药,持续用药14 天.大黄素组:本组以大黄素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8mg/ml的混悬液以4mg/100g,分2次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定时用蒸馏水灌胃,为2ml/100g;每天2次.西药组:每日定时多潘立酮溶液灌胃(0.25mg/mL),为2ml/100g,每天2次.

2.3 标本采集 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灌服营养性半糊剂4ml,第20min 予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抽取大鼠腹主动脉采血4ml,不抗凝离心3000r10min,4℃保存待标本采集完成一起检测,1min后处死大鼠, 剖腹剪取胃及全小肠;自贲门及幽门结扎处取胃,用吸水纸吸干胃外壁,称重后沿胃大弯剪开,用蒸馏水充分冲洗胃内容物,再吸干水分后称重,胃全重和净重的差值为胃内残留物重. 将小肠平铺于白纸上,量取小肠内从幽门括约肌至肠内容物色素最前端及至盲肠的距离,两者之比即为碳末推进率. 2.4 胃肠激素测定 按照试剂盒说明,用ELISA 法测定大鼠血清胃动素(MTL)前列腺素(PGE2)浓度. 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每组均数以x±s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体重、胃残留率及碳末推进率比较 实验结束时,模型组(266.4±20.6g)、大黄素组(281.8±8.4g)、西药组大鼠(259.5±10.5g)体重仍显著低于正常组(315.1±12.4g)(p<0.05);胃内残留率:大黄素组(0.22±0.06%)、西药组(0.21±0.09%),均高于模型组(0.47±0.10%),p<0.05;胃肠碳末推进率:大黄素组(0.74±0.07%),西药组(0.76±0.12%),均高于模型组(0.48±0.10%) 均高于模型组,p<0.05;大黄素组与西药组胃肠推进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2 各组大鼠MTL及PG-E2浓度比较 实验结束时,大鼠MTL水平,模型组(0.133±0.022pg/ml),西药组(0.123±0.023pg/ml),大黄素组(0.169±0.046pg/ml),对照组(0.228±0.060pg/ml),模型组及给药组与正常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大黄素组大鼠MT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及西药组,p<0.05;模型组及西药组MTL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PG-E2水平,模型组(0.186±0.050pg/ml),正常组(0.166±0.060pg/ml)大黄素组(0.362±0.060pg/ml),西药组(0.195±0.036pg/ml),大黄素组PG-E2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同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胃动力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胃肠道对食物的混合及推进功能是通过三种类型的收缩运动调控完成的,即节律性位相性收缩运动、极度推进性收缩运动、张力性收缩.在餐后与消化间期,依靠节律性位相性收缩运动混合食物并缓慢向远端推进.这些收缩运动对食物混合及推进功能的效应取决于它们的空间和时间特性,收缩运动的传导性对食物的正常推进至关重要.国内外均较重视胃动力障碍在FD发病中的作用,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胃窦动力低下,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容纳性舒张功能下降、胃电节律失常等.胃的排空,尤其是固体食物的排空和胃窦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胃的排空主要取决于幽门两边的压力差,当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时,食物即可由胃进入十二指肠,食物在胃中引起胃的运动是产生胃动力、促进胃排空的原动力.在本实验中,模型大鼠胃残留率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提示模型大鼠的胃排空能下降,并出现相应的胃肠碳末推进率下降.大黄素组与西药(多潘立酮)治疗对胃内残留率有明显减少作用,而相应胃肠推进率有提高作用,反映大黄素具有和多潘立酮类似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胃蠕动及排空功能下降的改善作用. 众所周知,胃动素(Motilin,MTL)是胃肠激素中重要的一种,在多数哺乳动物的上消化道均有表达[2],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胃肠运动,将胃肠内容物,包括上次进食后遗留的残渣、脱落的细胞碎片和细菌等清除干净的作用,被誉为人体“清道夫”.为进一步研究大黄素促进胃肠动力的原因,我们测定了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TL)浓度.结果发现实验结束时虽然模型组大鼠及给药组大鼠MTL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大黄素组大鼠MT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及西药组,提示大黄素可能是通过提高MTL水平来促进胃肠蠕动的.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一种脂类,其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在胃和十二指肠,并且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胃粘膜上皮细胞不断的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2是最先被发现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物质.许多研究提示前列腺素和相关因子参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中起一定得作用.本实验研究发现,模型组及西药组PG-E2水平有升高趋势,但相对正常组模型无统计学意义,但大黄素组PG-E2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提示大黄素可能对胃肠粘膜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大黄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MLT 水平有关,同时其可能通过升高PG-E2水平,对胃肠粘膜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1] 平丽,李瑜元,聂玉强等.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 2003,19:242-426. 2] 王伯根.赵国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河南中医,2004,24(5):19-20.

论文作者:刘敏 施琳琳 蒋霞 徐建军 徐虹 陈建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大黄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_刘敏 施琳琳 蒋霞 徐建军 徐虹 陈建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