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依然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与生活实践联系不强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形势背景,着重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构建的新思路,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效实验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构建;新思路
一、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中的育人导向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而形成的,较难适应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化学科考试大纲的修订也可看出,对于必备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关键的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将成为重点所在。无论是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或是学科能力的提升与否,这实际上都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塑造的情感品格。基于这种变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以核心知识为导向,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科能力,了解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重视化学知识内容与化学学科素养的融合。
实际上高中化学学科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个维度。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多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之间,增强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内容也可看出,高中化学实验的组合与改进;与工业流程背景问题的整合;以及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等内容一直以来都是考察重点所在。
这些导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教学的重要性,但就当前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构建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主要体现在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较为陈旧,缺乏时代发展的创新性。首先现有的化学实验内容体系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关联性较弱;其次,现有化学实验内容与是生活实际的联系较少;另外现有化学实验内容也多关注于验证性的实验,忽略了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配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按部就班的现象,缺乏趣味性和丰富性。而在新课改形势背景下,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内容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关注学生自身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提升自身的学科能力。这也成为了高中化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如何基于现状探讨优化策略更好地推动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高效教学已成为当前的关注重点所在。
二、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
(一)注重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与现代化生活实践的关联
近年来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考察多集中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整体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内容。这些实验内容体系的构建多依托于书本知识和化学理论知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但另一方面而言也会存在脱离生活实践的问题。在新课改形势的推动下,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和培养更为关注,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也不断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以国外化学教学内容为例,美国《社会中的化学》则更加注重化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该书籍中的部分实验包括食物中铁含量的测定等内容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例如《今日化学 》(实验手册)中还会包含找出哪些合适的添加剂能够防止苹果氧化变成棕色等实验内容。这些化学实验内容极为贴近生活,能够将枯燥的化学知识既有原理融入于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之中。这一方面增强了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实践性特征,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化学实验内容的探索能够增长生活常识,初步建立化学探究意识,进而发展成为自觉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的运用之中。
(二)有意识地丰富微型的化学实验内容
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opic chemical experiment或microscopic laboratory),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在80年代的部分大学中专门设计的集中运用于微型化的仪器设备中的化学实验。除了仪器微型化以外,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药品用量也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试剂微量化。对于当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而言,由于受到物理空间、资金、人力、物力以及安全性等要素的考量,化学实验内容极为有限,且形式单一。微型的化学实验内容能够依托于有限的设备及试剂,流程简单,操作易上手,保障安全,且能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在美国 《现代化学 》“实验计划”中,也明确列出了22个适宜的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Experiments)。这一实验类型也可对此进行适应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改进,进而更好地适应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针对性的融入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
如前文所提及,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较难在有限的化学课堂教学时间里涵盖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并且还能保障每一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时间和完成质量。为了优先弥补这一不足,可以依托于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运用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化学学习视角。近期,有清华学者制作了《美丽化学》系列视频,视频内容丰富多彩,以一滴硝酸银溶液坠入一杯氯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为例,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这个过程可能只是原本清澈的液体产生白色沉淀,变得浑浊。但在《美丽化学》的拍摄中,这个反应过程的细节被极致放大,如夜空中绽放的流星一般,绚烂美丽。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能并未接触过这样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教师则可以从该角度入手,通过“微课”等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收集有益的化学实验拓展视频,通过这些可视化的化学实验过程展示全新认识化学,了解自然的途径。这样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化学科学的趣味所在。
结束语:
在新课改形势背景下,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提高化学学科能力的教学愈加重视,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构建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思路,构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和新课改形势要求的化学实验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石春婷,李紫薇.化学实验设计策略在高中化学创新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J].现代盐化工,2018,45(03):99-101.
[2]郑会勤.仿真化学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州化工,2017,45(15):184-185+202.
[3]魏志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170.
论文作者:王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化学实验论文; 内容论文; 化学论文; 高中论文; 学科论文; 知识论文; 体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