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战略问题_产业转移论文

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战略问题_产业转移论文

关于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几个战略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性问题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关于加快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影响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很多,从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看,主要有非农产业的增长率、非农产业资本积累增长率、非农产业技术创新的劳动使用偏向程度、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劳动弹性。从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看,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但以上这些因素,从根本上看,又受到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加快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战略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状况最终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因为一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一个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部门,从而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各种要素的配置比例以及资本积累速度、技术创新的类型,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劳动弹性均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就有不同的就业容量。例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就会形成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这样,非农产业就业容量的增加速度从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也就慢。反之,如果选择轻纺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就会形成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从而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增加速度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也就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实施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战以来,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如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战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根据本国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在开始经济起飞的六七十年代,它们面对资本和外汇短缺、土地和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资源结构,确定了以出口为导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事实证明,这个战略十分有利于经济的快速起飞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使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革这两个过程协调进行,将整个经济较快地从传统经济推上现代经济增长阶段。同时,由于较充分地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因而在收入分配上劳动力所占份额较大,从而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而另一些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南美的阿根廷,还有中国大陆,面对同样的资源结构,却选择了一条政府高度保护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实施,由于受到政府大力扶持,因而从短期看能取得较快的经济总量增长,但却极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第一,它使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本国的资源供给状况发生越来越大的偏离,从而使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资源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第二,从产品市场看,这种工业化的推进是在紧缩广大人民消费的基础上积累资金,这就大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使工业扩大受到国内市场规模狭小的限制。第三,农业劳动力转移极其缓慢,从而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分配不均也十分明显,从而使大部分人口生活得不到较快改善。

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要加快经济起飞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根据国情确定正确的工业化战略。那么,我国今后应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呢?这得从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出发。

1.从城市工业看,经过8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一方面出现了从传统轻工业(食品、纺织)向现代轻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转变,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的进程也已相当深入。随着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广泛普及,已出现了向住宅、小汽车为代表的更高一级的耐用消费品移动的趋势。但同时,城市原有的轻工业由于体制原因,产业结构转化能力差,因而并没有让出市场。

2.从农村的乡镇工业看,乡镇工业在市场机制引导下,按资源比较优势的原则从轻纺工业起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与城市同类工业在同一发展层次上,在原材料、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工业为了求得与城市大工业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实力,不得不在工业化初期,就采取节用劳动型的技术创新,用资本代替劳动,以提高设备、技术和产品的档次与质量,从而降低了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

我国城乡工业以上这种同一层次上的竞争如持续下去,必将严重延缓我国经济起飞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那么,应该如何确定我国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呢?

显然,我们不能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而把战略重点仅仅放在促进乡镇工业化上,从而抑制城市工业的升级速度,因为,面对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如果我国产业技术进步速度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不是逐步缩小而是拉大,那么我国在今后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促使城市工业已经出现的产业升级势头继续保持和持续下去。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为了加快城市产业的升级速度而忽视乡镇工业的发展。按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轻工业,在工业化中期出现的是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基础原材料的重化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出现的是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加工装配工业。我国城市中的大部分产业是属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的产业,特别是那些正处于升级换代中的产业,它们不可能更多地吸收劳动力就业。从今后看,它们也难以再担负起大规模吸纳农业劳动力、完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历史性任务。显然,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高达60%,城市化水平只有30%的局面,在我国再掀起一个总量增长和结构转换协调发展的经济起飞过程势在必行(实际上,这个新的起飞过程从70年代末就已经悄悄地开始了)。而在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起飞中,能担负起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任,把数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送上非农产业彼岸的诺亚方舟,只能是乡镇企业。因此,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样是我国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为了推动我国城乡双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通过行政和经济政策加以引导,协调城乡工业的关系,使城乡工业能在两个发展层次上各司其职顺利发展,即:

一方面,作为城市产业,应逐渐走上高级化进程,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主。

另一方面,乡镇工业作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的产业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促使城市现有轻纺工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以包、租、卖等形式向乡镇经营者让渡。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乡镇工业发展

如果把50年代初开始的工业化看作是我国经济的第一次起飞,那么从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工业化可以看作是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起飞。第一次起飞由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工业化战略,使其进程偏离了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其结果只是城市工业的单兵突出,而整个国家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在城市工业自身不断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同时,却把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抛在现代化进程之外。而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次经济起飞中,乡镇工业将担负起把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历史使命。那么,乡镇工业如何才能很好地完成其历史使命呢?

1.根据资源比较优势确定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

乡镇工业要完成其历史使命,首先必须根据资源比较优势确定产业结构,并根据资源比较优势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总体上看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乡镇工业仍然面临着劳动力较为丰富、资金相对稀缺的资源结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劳动者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中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重心。这样,从宏观上和总体上看,国家应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切忌片面地鼓励乡镇工业追求其产品的资金含量和技术含量。只有随着整个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下降,乡镇工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才会发生变化,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重心才有可能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

2.深化乡镇工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下,就业容量是和总量同步增长的。为了加快乡镇工业的总量增长,就应建立起一种能激励人们艰苦创业,不断追求价值增值的制度。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论述经济起飞的条件时,也把制度创新列为三大条件之一。虽然制度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的各个环节,但产权制度改革是最重要的。

产权制度改革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明晰化,二是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为此就应该:

(1)要确立起一种保证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均不受侵犯的法律制度,这样,才能使财产所有者在追求价值增值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激发起勇往直前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原动力。

(2)大力促进个体、私营、规范化的股份制等产权关系较为明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对现有一些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加快乡镇工业的资本积累

资本是促进总量增长,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资本从何而来?虽然,国家投资和引进外资都是途径之一,但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农民自身的积累上。

(1)鼓励农民进行劳动积累。劳动积累,是在增加较小资金投入,甚至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以劳动力的劳动投入生产过程从而形成资本品的一种积累形式。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建筑物等都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创造出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曾指出,即使在现代工业化国家,适合于手工劳动的建筑活动也占总固定投资的50%~60%。只是在现代工业化国家,劳动成本很高,资本相对便宜,因而促使人们进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我国目前农村有1~2亿闲置劳动力,只要生产要素价格能反映要素的丰缺状况(控制实际工资率上升,提高实际利息率),那么,劳动积累的前景将是十分宽广的。

(2)提高企业的储蓄倾向。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许多个体企业主、私营企业主就不再继续投资,而是把大量的钱用于建大面积的豪华住宅、修坟墓以及各种奢侈性消费上。这对于一个人均收入低、资金短缺的国家是十分可惜的。这里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企业主对生产性财产的安全性有后顾之忧。因而,应该在法律上解决这一问题,然后,再辅之所得税征收上施行促进储蓄和投资、限制奢侈性消费的政策,就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我积累的机制。

(3)提高居民的储蓄倾向。第一,强化利息率的引导。我国从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使得居民储蓄的实际利率很低甚至是负数,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储蓄倾向。现在人们把有钱存银行看作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这既造成了资金供给来源的减少,同时又增加了资金使用上的浪费,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为此,提高银行实际利率是增加资金供给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必然选择。这方面,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1966年银行最高利率为15%,当时通货膨胀率为20%,随后韩国政府把利率提高到30%,此后一直把利率维持在高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上。其结果是韩国的储蓄在三年内翻了一番。因此,利率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杠杆。第二,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引导农民进行投资。农村地区人口比较分散,金融部门的储蓄点很少,一般一个乡只有一个信用合作社办理储蓄,农民的零散资金不易转化为储蓄和投资。可以通过把现有的企业改造成股份合作制,或者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等途径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生产,从而扩大资金来源,加快资本积累。

4.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对人本身进行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主要包括用于教育的支出、用于健康保健的支出、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等等。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基本的形式。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拟采取以下措施:

(1)运用义务教育法,整顿农村教育程序,确保农村普及教育。当前农村教育秩序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对教育工作领导不够有力,办学困难久拖不决;城镇企业、私人企业和个体企业乱招用童工,中小学生流失率上升;有的学校主要精力放在办厂经商,放松了正常教育等等。因此,要认真宣传义务教育法,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对农村教育进行治理整顿,对乱招用童工的作法要依法禁止。要用义务教育法帮助农民克服短期经济行为。鼓励支持子女上学,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上升。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农村教育与农民经商致富活动脱节,助长了农民对求知求技的离心力。要提高农民素质,调动他们学习文化技术的积极性,必须搞好教育改革,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应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把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开发结合起来,立足本地资源,结合产业开发、产品开发,开展各种实用技术的教育,以造成一批有文化、有系统知识和专业特长的新一代劳动大军。

(3)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农业劳动力的再教育,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技术培训。如根据农村需要和农时季节积极举办农业、畜牧、水利、农机、乡镇企业等实用技术和知识的培训班,及时为农、林、牧、副、渔和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等提供科技信息,输送新技术、新成果。

另外,在当前农村还要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搞好优生优育工作。这是确保农业劳动力后备军素质的战略性措施。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一些山区,近亲结婚、严重智力低下者结婚和超生现象比较多,这造成一部分农村先天不足,后天失教。这是这些地区农民素质所面临的一个严重潜在危机。因此,要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法,做好优生优育,以保证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推动城乡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区域流动(城市化)是劳动力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的前提,也是现代非农产业追求聚集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它构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又一重要方面。

那么,我们提出城乡双重工业化的战略是否意味着限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呢?不是的。

虽然,乡镇工业最初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下农业就地办企业的产物,但发展至今,它已经完全脱离了其本来的含义。我们认为,乡镇工业并不是(或者说不应该是)一个区域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办在农村的企业,而只是说明这个企业最初是由农民办的,企业人员的主体来自农民。[①]因此,乡镇工业也可以办到城镇。而且,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它也必须办到城镇。

第一,乡镇工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它的技术装备比较原始,生产规模也不大,社会化程度较低,因而对各种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它可以在农村的环境中生存。但是,乡镇工业不会停留在原始阶段,它作为我国今后工业化进程中和城市工业并驾齐驱的重要方面,其主体将逐步演化为我国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将遵循产业结构成长的一般规律,展开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进程。由于现代工业实质上是一种城市工业,为了能充分利用聚集效益,它必须在工业相对集中的城镇环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乡镇工业要提高规模和进一步地发展也必须办到城镇去,它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也只有跳出本乡镇的狭小范围,在全社会范围内组合才能得以优化配置。

第二,乡镇工业在城镇集中,还能促进劳动力容量较大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国家人均GNP400~2000美元这一经济发展阶段,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很快,而服务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却要慢得多,因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比工业能更多地吸收劳动力就业。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大于与工业部门发展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靠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吸收。但是,第三产业的较大发展是以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人口的集中、人们消费方式的社会化为前提的,而要使工业活动和工业人口能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而集中,又必须打破乡镇工业空间布局的区域限制,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因此,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有两种选择:或者进入现有城镇使现有城镇规模扩大;或者在现有的农村地区通过乡镇企业的适当集中创造出一个新城镇来。从实际情况看,这两种趋势都已略有端倪,只是受各种经济的、行政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全面推广。

从长期看,全面开放各级城市使劳动力在各级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全面流动,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从当前看,由于我国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容量有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又特别巨大,因而全方位开放各级城市还不现实。为此,我们建议分阶段逐步实现:

第一步,在近期内,在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城镇取消户口管制,允许人们自由流动、迁徙和择业;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民户口的界限,一律以常居户口和暂居户口取代。一个人只要找到正当职业,都可申办暂居证,连续暂居几年就发给常居证。

第二步,在省以下的地区一级市的范围内取消户口管制,允许人们自由流动、迁徙和择业,实现暂居和常居证制度。

第三步,除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的或流向特别集中的少数城市外,其它城市一律取消户口管制;

第四步,全国皆取消户口管制,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户口制度,建立起全国统一、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综上所述,要加快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应该进一步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战略,促进劳动密集型的乡镇工业的发展,深化城乡劳动力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预见,我国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也就能推动我国经济更快地增长。

注释:

[①] 应建议不用乡镇工业、农民企业家这类传统体制下的称呼。

标签:;  ;  ;  ;  ;  ;  ;  ;  

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战略问题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