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新贡献_政治论文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新贡献_政治论文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思想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哲学思想论文,领导集体论文,贡献论文,中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内一些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目前理论界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系列根本观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本文正是以此为重点,研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根本观点,认真学习和领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中贯通着的政治哲学思想。

政治哲学是与发展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等并列的哲学分支,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总的看法。毛泽东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国政治哲学思想,通过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体设想,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强调讲政治、又强调理论思维,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11年的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在政治哲学层面上阐发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哲学观点,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政治哲学观点和政治哲学思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理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方法论基础,是指引全党走向21世纪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时总结和探讨这一理论成果,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政治运作经验的总结

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实践成果,而且深化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做出了理论贡献。首先,第三代领导集体抓住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真谛。一个政党确定以什么任务作为中心工作,是政治路线的核心,是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的根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就在于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如果动摇了这一条,就背离了三中全会的路线。所以,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优化产业结构等战略方针,明确了经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思路。再次,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经验。在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对党的基本路线做了进一步的展开。

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了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的范畴。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左”与右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人权与法权的关系、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等等,都做了科学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系统执政党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要准确把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的精神实质;要正确认识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这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运作的基本要素做出的新概括。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这些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重大贡献,把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政治哲学观点的深化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看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之一,看作是实事求是的实质和核心。自十五大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上,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了新的贡献。首先,强调了重要地位,提出了新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把它看作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并称之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把它看作是政党成熟的标志。他指出,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观点非常深刻,它是党的理论思维的深化,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科学结论。其次,探讨了联系方式,阐发了新思路。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问题,毛泽东提出用马克思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这个“的”。在“射”的时候,要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条原则。邓小平在怎样联系这个问题上,寻求了“出发点”,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本本出发。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提出了“中心”和“着眼于”的提法,在怎样联系的问题上,做出了新表述,阐发了新思路,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原则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个中心”,即“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突出中心、围绕中心、服务于中心,决不能脱离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提出,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更丰富,贯彻起来更具有可操作性,思路更明确了。第一个“着眼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一个中心的实际。第二个“着眼于”是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分析事物的本质,探讨发展规律,寻求对策思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第三个“着眼于”是“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为此,必须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江泽民同志的这一

重要思想,深化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

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全面进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和基本国策,深化了社会发展观。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践中,突出强调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识,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讲道:“我们要在90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党的十大五郑重地提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明确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和基本国策,确立了新的发展观。江泽民同志总结国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我们的国情,科学地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函,明确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他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第二,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他指出: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必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他指出:我们必须自觉去认识和正确把握自然规律,学会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便把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搞得更好,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深化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江泽民同志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他对生产力概念作了重新界定,把生产力表述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江泽民同志强调按生产力标准确定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他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确定,也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生产力标准理论。江泽民同志着眼于知识,把知识分子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江泽民同志特别关注科技进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告诫人们: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他概括说,“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因此他反复强调,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深化了邓小平的生产力观。

江泽民同志运用矛盾同一性观点看世界,创造性地提出了“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的著名论断。他指出,当今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相互依存的世界仍然存在矛盾和问题。这一判断,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时限做了重新表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新观点,是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思想的重大发展。江泽民同志特别注重观察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积极探索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措施。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要求全党要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他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些新情况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对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以防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对于各种社会矛盾,要区分不同情况,通过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各种手段,妥善地加以解决。江泽民同志十分注重从大局上把握实践邓小平理论的进程,十分注重从宏观上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科学地分析了涉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矛盾关系,制定了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方针和原则。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深化了邓小平的社会矛盾观。

十四大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个历史性课题、社会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等新命题。十五大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作为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支骨干力量。”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这些重要思想,深化了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

三、政治思维方式的创新

第三代领导集体第一次把抓住机遇作为党的工作的总方针,反复强调在国内建设和国际战略中要抓住机遇,要求我们“要有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重视研究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全局。他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矛盾关系,把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理论提到新水平。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中强调抓住主旋律,在国内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中强调求同存异,在特区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强调发挥优势,在公有制主导作用的体现方面强调量和质的统一,在科技力量投入和经济布局调整中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机遇、把握矛盾全局、抓住主旋律、求同存异、发挥优势、量和质的统一、有所为有所不为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治哲学思维:第一,强调统一性。江泽民同志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治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都是统一的,在理解和把握上要避免片面性、绝对化和简单化。第二,注重系统性。江泽民同志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扬弃资本主义这三个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把理论武装、改革、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教育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运作。第三,重视稳定性。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稳定性,把它看作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看作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并把这一基本观点贯彻到发展速度和改革力度的确立及领导干部的任用等重大决策之中。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强调“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第四,倡导多样性。江泽民同志论述了当今世界、发展模式、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公有制实现形式、文化建设的多样性。第五,着眼创新性。江泽民同志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事业的进步,要靠不断创新。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从第三代领导集体思维方式的这些特点,可以预测中国社会21世纪政治发展的战略取向。即:强调统一性,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注重系统性,强化社会政治系统的整体功能;重视稳定性,保持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提供多样性,在坚持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着眼创新性,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标签:;  ;  ;  ;  ;  ;  ;  ;  ;  ;  ;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新贡献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