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在新时代视域下,我国电力网络得到迅猛发展,需要充足的电力资源维系电力网络的运营与建设的稳定。然而以往的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存在信息共享延时、流程复杂、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电力工程发展的需求。而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优化传统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促成电力工程系统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工程管理系统设计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大力推广电力工程项目,其应用的广泛和电力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息息相关,为强化建设规模,必须要加强电力工程信息管理工作。因为电力工程项目涉猎范围广,且相关技术部门较多,管理工作很难完全实施到位,所以电力工程信息管理一定要注重细节,只有在更加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对当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各用户的用电安全。
1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1.1信息管理技术不达标
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信息管理技术不达标成为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问题之一。因为大多数施工方仍在使用旧式的电力工程管理技术,老一套的技术力量已经无法支持现在的管理模式,如
果不加以修正,很容易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品质下降,以及出现工期延迟问题,而且有些信息技术产生的数据不确定,宁愿选择一些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的方法,这样不仅会对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增加负担还会对电网供电产生负面影响。
1.2信息技术分析及风险预控不到位
在以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人员伤亡、设备安全事故等风险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不足,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职能责任落实不到位,无法结合当前项目建设情况对存在的人员风险,环境风险,设备风险等因素进行仔细的排查,对信息技术分析没有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风险评估,预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1.3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一个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技术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供电公司的共同协商,因此一套完整规范的电力工程管理体制是施工的前提,但是目前的管理体制仍有待加强。主要原因有这两点,其一是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施工方承包给第三方机构,而大多数的管理部门由于其本身的不规范,常常不会按照规定的标准开展工作,其二是承包管理工作的第三方机构无法正确意识自身职责所在,导致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实施不到位。
1.4电子信息技术未能合理的运用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可以覆盖到很多方面,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能够在管理上提供支持。为了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信息技术要合理运用:第一,在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方面可以做到信息的有效传递,例如,上级的命令可以准确有效的传递给下级;第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效率;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拓宽企业的管理渠道,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英语系统信息技术的同时,并不都是积极的方面,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进行修正,这样才能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做好全面的风险预测工作
介于电力工程的特殊性做好全面风险预测工作非常重要,招投标阶段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查,做好成本预算工作,秉持经
济效益大化原则,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出发,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加强环境风险控制,实施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将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优化现场资
源配置,提高电力工程项目质量安全。
2.2配电自动化技术
在当前我国用电数量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得以顺利发展,需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在我国,电力系统化系统中的供配电自动化通常应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实现对供电系统运行情况的把控。当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网络中,均已经实现了对电网自愈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馈线自动化形成的各个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除此之外,在我国配电自动化中,均已经把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其中,实现对配电网监控系统及电压副孔管理系统的整合和调配,实现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某市配网系统为例,在该市配网系统中,广泛把GIS系统利用接口整合。把配网运行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充分融合,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
2.3变电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企业产生电能之后,需要利用变电站对企业生产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之后把电力传递到供配电网中,在把电能传递给用户,与此同时,还要对高压电加以降压处理,这一系列操作将能够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消耗。变电站应用的设备一般以各个开关及变压器为主,在变电站中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其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运输的平稳性及安全性,该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其中,变电自动化具备的工作在于微机保护、数据采集以及故障检测等,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保护,其中包含了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等。
2.4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管理提供了条件。现阶段,我国电网调度结合范畴可以划分成国家电网调度、大区域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以及县级电网调度等。根据不同的调度等级,采用的控制系统容量也会大不相同,应用的设备也会有所差别。以某市区域电网调度为例,已经实现了电网统一化管理。通过对各个领域电网运营情况的采集,构建自动化信息一体化平台,可以给企业管理提供依据。在互联网络化中,该市已经全面实施把数据传递效率当作主体的网络联网活动,实现电网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提升数据传输水平。
2.5构建全新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当前电力企业运行发展十分迅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当中,企业还需要构建全新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从而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企业可以积极引入国外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引导员工在当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变革,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且使项目管理工作呈现出专业化特点,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快,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只有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熟练,才能有利于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只有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提高风险评估与分析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才能进一步减少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高效、优质的工程建设。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上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能够促进电力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炜.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2):119-120.
[2]胡俊,胡振保.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问题剖析及预防[J].科技风,2018(35):62.
[3]曹静雅.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180-181.
[4]陈玉杰.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0):145-146.
论文作者:楼渊,刘流,王震海,石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