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提取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微波提取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于永[1]2008年在《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草药及调料等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将微波技术应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中。通过在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体系中加入微波吸收介质,建立了一种新的微波加热提取模式,即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建立了在密闭高压体系下提取中草药及调料中挥发油组分的新方法,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对微波能有强烈吸收作用的固体介质,利用介质吸收微波,加热样品,加热速度快,使得植物样品中挥发油组分溶出并溶解在周围的非极性溶剂里,在不经过任何样品前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提取干燥植物样品中的挥发油组分。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组分同传统水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组分基本相同,提取时间大大降低。同极性溶剂和混合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提取产率大幅提高,证明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作为提取植物样品中挥发油组分的理想方法。将这种新的微波提取模式应用于动态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中药紫草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高、溶剂消耗量小等优点。在利用密闭式高压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银杏叶中萜内酯的研究中,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了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其他方法的提取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可节省提取时间和溶剂并获得更高的提取产率。

罗正[2]2008年在《基于抗氧化效果的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抗衰老生物学与自由基生物学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评价和筛选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资源已成为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本论文采用微波、超声辅助提取方法,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活性跟踪指标,优化了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对两种方法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溶剂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并对相应的分离产物进行了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对上述分离产物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Vc)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创新性地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跟踪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法和超声辅助法进行了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两种提取方法的优化工艺下,银杏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9μg/mL和1.04μg/mL,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2.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微波和超声法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溶剂梯度萃取分离。各萃取分离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如下:微波提取-溶剂萃取和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各分离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次序相同。超声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余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最好,其IC50值达1.23μg/mL。微波提取-溶剂萃取和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各分离产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次序相同。两种方法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余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效果相当,IC50值分别为5.42μg/mL和5.47μg/mL。微波提取-溶剂萃取和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各分离产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效果整体较佳,其中微波法提取物的石油醚萃余物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达1.08μg/mL。3.采用AB-8树脂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超声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各分离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如下: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超声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各分离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次序相同:30%洗脱液>50%洗脱液>10%洗脱液>80%洗脱液。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超声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各分离产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次序相同:80%洗脱液>30%洗脱液>50%洗脱液>10%洗脱液。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超声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各分离产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次序相同:10%洗脱液>50%洗脱液>30%洗脱液>80%洗脱液。4.银杏叶提取物的各分离产物与TBHQ、BHT、Vc及VE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结果。银杏叶微波和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各分离产物中,两种方法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余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均优于TBHQ,IC50值分别为1.44μg/mL和1.23μg/mL,。银杏叶微波和超声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各分离产物中,超声法的30%洗脱液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50值为1.47μg/mL,抗氧化能力强于TBHQ。5.银杏叶微波和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各分离产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与TBHQ、Vc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较明显。银杏叶微波和超声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各分离产物中,10%洗脱液、50%洗脱液、80%洗脱液与TBHQ、Vc的复配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比单独使用时高,表现出了较好的协同抗氧化效果。

李保同[3]2016年在《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消除自由基、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保护神经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银杏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是银杏叶黄酮和银杏萜内酯,其中银杏叶黄酮是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立足于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探索从银杏叶中提纯黄酮的高效工艺,对于开发银杏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并与乙醇提取法、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叁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法工艺效果最佳,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加量5%(与银杏叶的质量比),酶解时间1 h,50℃酶解,累计微波时间2 min,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30:1,此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96%,是乙醇提取法提取银杏总黄酮提取率的2.6倍。结合扫描电镜(SEM)观测提取过程中银杏叶微观结构变化发现,微波提取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对银杏叶微观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纤维素酶是通过水解银杏叶细胞壁使其变得更加疏松,微波是通过辐射作用对银杏叶细胞壁的破坏,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能显着提升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采用D-101树脂对银杏叶粗提液进行纯化,银杏叶黄酮的含量由10.34%提高至39.50%,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物的纯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纯化后的样品谱图杂峰更少;对粗提物和纯化精制后的提取物进行了成本与效益估算。最后,本文对提取物中银杏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能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提取物与VC对羟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力的对比,经过实验证明,提取物抗氧化性能优于VC。在提取物浓度为4 mg/ml时,对羟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分别达到85%和86%;研究了光照、温度、酸碱性以及金属离子银杏叶总黄酮的稳定性的影响,银杏叶黄酮含量在强光照射7d后含量下降10.9%;在温度在80℃时10 h内银杏叶黄酮黄酮含量减少14.7%;提取物在pH=6-7时较稳定,,在强酸和强碱性条件下则稳定性较差,24 h内在pH=3和pH=10时含量分别减少26.2%和25.8%;Na+、K+等对其含量几乎无影响,在Cu2+、Fe3+浓度为0.1mol/L时,24h内提取液吸光度分别下降28.9%和上涨51.5%;银杏黄酮应当在低于20℃以下遮光保存,并且避免强酸和强碱条件以及避免与含有Cu2+、Fe3+的物质接触。

欧阳娜娜[4]2008年在《银杏黄酮提取的外场强化机理及分离方法对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含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银杏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银杏活性成分的外场强化提取优化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微观表征技术,分别从微观角度、动力学角度考察了银杏叶在外场强化提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动力学行为特征,深入分析外场强化传质机理;利用溶剂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方法,比较研究不同分离方法对不同外场作用下银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别利用溶剂回流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银杏黄酮,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叁种方法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其提取时间分别为180 min、15 min、40 min,料液比分别为1:40、1:25、1:20(g:mL),提取温度分别为80℃、70℃、50℃,乙醇体积分数均为80%;在各自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叁种方法所得银杏黄酮得率分别为3.10%、4.09%和3.68%。2.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表征技术,从微观角度研究溶剂回流、微波、超声波在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的破壁和强化传质机理。通过对银杏叶细胞的微观结构变化比较分析可知,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时间对植物细胞组织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微波和超声波两种外场使细胞壁更易出现裂缝,细胞更易破碎,并且随着外场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受损更加明显;两种外场作用均有利于细胞内容物的溶出,提高产物得率。3.选取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叁个影响因素,考察了在不同外场条件下银杏黄酮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特性。采用微波提取时,得率-时间关系和ln[C∞/(C∞-C)]-t关系均表明:在提取的初始阶段,银杏黄酮得率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特征。对于银杏黄酮的微波提取,在初期适当提高温度、增加溶剂浓度将利于目标产物的溶出。采用超声波提取时,得率-时间关系和ln[C∞/(C∞-C)]-t关系均表明:在提取初期银杏黄酮得率上升较缓慢,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特征。对于银杏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可以在较低温度、较低料液比的条件下通过适当提高乙醇浓度而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4.利用溶剂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方法比较研究不同分离方法对银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产物比溶剂萃取分离产物抗氧化性更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银杏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略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分离法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乙酸乙酯萃余物,其IC50值为1.44μg/mL(微波法)、1.23μg/mL(超声波法);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乙酸乙酯萃余物,其IC50值为5.42μg/mL(微波法)、5.47μg/mL(超声波法);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石油醚萃余物,其IC50值为1.08μg/mL(微波法)、1.10μg/mL(超声波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法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30%洗脱液清除,其IC50值为1.65μg/mL(微波法)、1.47μg/mL(超声波法);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80%洗脱液,其IC50值为1.05μg/mL(微波法)、1.25μg/mL(超声波法);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较强的是10%、30%、50%洗脱液。

陈伟[5]2007年在《杜仲叶片绿原酸、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中药杜仲(Eucommia ulmoide oliver)叶片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了杜仲叶片绿原酸和总黄酮测定的方法,采用纸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和纸层析-硝酸铝法测定杜仲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提高了测定准确性。2、应用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提取杜仲叶片绿原酸和总黄酮工艺.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杜仲微波浸提绿原酸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是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5min、液料比1∶30、微波功率600W。试验同时表明影响杜仲微波浸提总黄酮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25min、液料比1∶30、微波功率400W。以获得的方法进行杜仲叶片绿原酸和总黄酮提取,含量分别可达到0.3425%和0.7672%。3、应用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杜仲叶片绿原酸和总黄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杜仲超声波浸提绿原酸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次数,其次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25,提取次数3次。影响杜仲超声波浸提总黄酮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次数,其次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0,提取次数3次。以获得的方法进行杜仲叶片绿原酸和总黄酮提取,含量分别可达到0.4113%和1.4639%。4、试验研究了杜仲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对杜仲绿原酸、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分离,筛选NKAⅡ、S8、HPD600及HPD750吸附树脂;进一步的动态分析获得HPD600为最优纯化材料。优化的杜仲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为:取pH值2.0原样液15.0ml,上柱吸附,以1.2ml/min流速的去离子水120ml及浓度为10%、30%、50%、70%和90%的乙醇各60ml依次进行梯度洗脱,收集30%和70%乙醇洗脱液为初步纯化的绿原酸、总黄酮。

周谨[6]2002年在《微波提取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药用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类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防止老年痴呆。为了使银杏中的有效成分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进和发展银杏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降低成本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和化工的分析领域。由于其萃取速率陕,溶剂少,萃取率高,使之成为天然产物提取的有利工具。本论文首次提出用微波来提取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即是利用微波的快速和有选择性加热的特点,来提高银杏提取的效率和得率。 首先,本论文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溶剂用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以水为溶剂的提取条件。在实验范围内所得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中档(约400W),微波作用时间为60min,固液比为1:30,水浴浸提时间1小时,温度70℃的条件较好,提取率可达75%,比常规水提法的黄酮提取率高出近40%,时间可缩短一半。 其次,本论文对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萜内酯的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溶剂种类,萃取时间,pH值和盐类离子等因素的考查,获得了富含银杏内酯的固体物。结果显示用乙酸乙酯做萃取溶剂最为适宜,碱性条件下添加盐类离子萃取2小时,内酯被萃取的最多,收率达70%,并且表明自行设计的连续萃取器是非常有效的,它解决了分液漏斗易产生乳状液和由于接触时间短而造成萃取率低的问题; 最后,本论文使用NKA-9型树脂精制银杏黄酮。通过对原液pH值、吸附液流速、过柱次数、洗脱剂浓渡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吸附原液保持中性、吸附液流速3ml/min、过柱不超过3次、选择70%乙醇为洗脱剂所得结果较好;最终银杏黄酮收率达45%,含量25.84%。

李焰[7]2006年在《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体外抑菌效果以及肉鸡日粮中添加银杏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银杏叶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用于肉鸡日粮的可行性,包括2个试验组成。试验一研究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与体外抑菌效果;试验二研究了银杏叶在肉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效果。试验一本试验以75%乙醇作溶剂,利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技术手段,选择固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叁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条件范围;采用正交试验L_9(3~4)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得出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并利用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银杏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制效果为测定指标,显示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浸提温度为65℃、浸提时间为1 h。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畜禽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25 g/mL、0.025g/mL、0.05 g/mL,但对念珠菌表现为耐药。纸片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红霉素;银杏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银杏叶提取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试验二将2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35天。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林可霉素(22mg/kg);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g/kg、2 g/kg、3 g/kg、4 g/kg、5 g/kg银杏叶干粉(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0.06 g/kg、0.12 g/kg、0.18 g/kg、0.24 g/kg、0.30 g/kg),组成5个试验组,来测定不同水平的银杏叶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 g/kg~5 g/kg的银杏叶对肉鸡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3 g/kg银杏叶具有显着促进肉鸡生长的效果(p<0.05)。2、添加银杏叶的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肉鸡成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3、对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1 g/kg~2 g/kg的银杏叶可显着增加肉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指标(p<0.05);添加5 g/kg的银杏叶可提高肉鸡法氏囊指数(p>0.05)并显着提高胸腺指数(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银杏叶水平对各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但呈现出随银杏叶水平提高而增加的趋势;5 g/kg的添加量可显着地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同时可显着地降低血清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叁酯的含量(p<0.05)。同时添加1 g/kg~3 g/kg的银杏叶可显着提高肉鸡AIH_5抗体水平(p<0.05),以试验3组提高最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作为一种新型植物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董雯雯[8]2008年在《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银杏是我国的特产植物,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它的叶和果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GB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药理试验表明其主要药用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提取有效成分的工艺也不断更新,总的趋势是朝着提高有效成分收率,减少有害成分和杂质在药物中的残留,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向发展。目前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相比较而言,有机溶剂提取法对设备要求简单,产品得率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在详细总结了目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的基础上,采用乙醇-水溶液作提取剂,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分离GBE的工艺,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富集与分离进行了研究。在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时,通过对提取方法、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pH值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在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进行富集分离时,采用了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树脂吸附工艺,研究了影响吸附和洗脱效果的因素,如吸附液浓度、吸附液pH值、吸附树脂用量、洗脱剂浓度等,确定出最佳吸附工艺。本论文以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用树脂吸附洗脱和薄层层析技术进一步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并对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方法的分离效果,为合理高效利用银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陈丛瑾[9]2010年在《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有效综合利用香椿资源为出发点,比较研究了香椿芽挥发油的提取方法,香椿芽、叶的挥发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不同产地、月份、不同部位香椿油的成分和活性;结合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成分群的活性跟踪分析了乙酸乙酯部位的部分化学成分;测定了香椿的微量元素;比较研究了香椿叶总黄酮的测定、提取、纯化方法;研究了香椿芽挥发油和总黄酮的联合提取方法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临界C02萃取、超声波辅助乙醚萃取、微波辅助乙醚萃取微波水蒸气蒸馏4种方法提取香椿芽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比较其化学成分时,各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的得率、外观和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其中,超临界流体C02萃取精油得率最高(13.3 mL·kg-1),颜色和香味仅次于微波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得率3.1 mL·kg-1)。(2)用顶空微固相萃取(HS-SPME)/GC-MS法分析比较了香椿芽和香椿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从香椿芽、叶中分别鉴定出26和46个成分,占各自挥发性组分总质量的74.86%和91.20%(质量分数,下同),主要成分都是β-石竹烯,分别为10.12%和46.87%。该法用于香椿挥发性化学成分检测,方便快捷。(3)用同时蒸馏萃取(SDE)/GC-MS法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月份香椿叶片精油,不同产地、月份香椿叶轴精油,同一产地、月份、不同部位香椿精油;发现精油的提取率都不同,其中广西南丹8月产香椿叶片精油提取率最高,为7.33 mL·kg-1;所得精油的化学组成也存在差异,但都以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4)用水蒸气蒸馏(HD)/GC-MS法分析比较了广西南宁11月产香椿叶片、叶轴和香椿皮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果它们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但都含有9种相同的化合物(主要是倍半萜含氧化合物),且各组分的含量有差异(5)在活性跟踪的指导下对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常压硅胶柱层析,重结晶,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运用化学定性,IR、UV、LC-ESI-MS、1H-NMR、13C-NMR波谱解析和与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它们分别是东莨菪素(Ⅰ),山柰酚(Ⅱ),没食子酸乙酯(Ⅲ),槲皮素(Ⅳ),没食子酸(Ⅴ),芦丁(Ⅵ),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Ⅶ)。(6)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同时测定不同月份香椿不同部位中的Fe、Mn、Cu、Zn、Ca、Mg、Na、K、Al、Pb、Cd、和Ni 12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6%~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4.87%。该法测定结果表明香椿中含有丰富的Ca、Mg、Fe、Zn和K等元素,Na、Mn、Cu的含量也相对丰富,且各元素的含量随月份及部位变化而变化。(7)建立了香椿叶总黄酮含量的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和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结果是前者更适合测定香椿叶提取物黄酮含量。(8)建立了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方法,提出以IM50值来评价抗氧化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M50的物理意义为:当DPPH·达到50%清除率时,单位质量抗氧化剂所清除DPPH·的质量(9)以总黄酮提取率和清除DPPH·的IM50为指标,研究、比较了香椿叶总黄酮的超临界CO2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法辅助提取、半仿生法提取和常规溶剂回流提取六种工艺条件。发现微波法优于酶法,微波法高效、省时,特别适用于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酶法条件温和,效果较好,提取率高,也适用于提取香椿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法和常规溶剂回流法(效果相差小)都次于微波法和酶法,尚可用于提取香椿叶总黄酮;而超临界CO2提取、半仿生提取法总黄酮提取率低,不适合提取香椿叶总黄酮。优化的微波法和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如下: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香椿叶粉20 g,以料液比1:12(g·mL-1)加入φ(C2H5OH)=70%的乙醇溶液,在磁力搅拌转速1000 r·min-1,80℃下每次提取20 min,提取4次,总黄酮提取率为99.08%,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清除DPPH·的IM50值为37.107 3g DPPH··g-1黄酮。酶法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是:25 g香椿叶粉、175 mg纤维素酶和200 mL pH值为4.0的HAc-NaAc缓冲液混匀后,在150 r·min-1的摇床中,50℃下酶解2 h后,加入400 mLφ(C2H5OH)=95%的乙醇在70℃浸提1h,过滤,滤渣加入400 mLφ(C2H5OH)=65%乙醇溶液提取,每次1h,共提取5次,总黄酮提取率为95.00%,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清除DPPH·的IM50值为28.0907g DPPH··g-1黄酮。(10)采用超临界和微波联合提取香椿芽有效成分时,超临界CO2萃取香椿油的得率为13.3 mL.kg-1,芽渣微波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乙醇溶液浓度φ=50%,1g香椿芽渣用溶剂12mL,提取温度70℃,每次提取时间15min,提取3至4次。在此条件下1g香椿芽渣可提取总黄酮65.1140 mg至72.9344 mg。(11)研究、比较了X-5树脂纯化、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富集分离、超滤纯化香椿提取液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前2种方法效果较好;SCM300杯式超滤器超滤浓缩、纯化香椿提取液黄酮效果不明显。较好纯化方法的工艺条件如下:X-5树脂分离纯化较佳工艺条件为,吸附:室温,流速3 BV/h,溶液处理量6 BV/次,上柱液pH值在5-6;脱附:脱附剂为φ(C2H5OH)=70%乙醇溶液,流速3 BV/h,脱附剂用量6 BV/次。在此条件下,树脂使用1次时,总黄酮的收率达95.5%,总黄酮的纯度由7.2%提高到43.5%;树脂重复使用5次时,总黄酮的收率仍达8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可由7.2%提高到20%以上。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在8 mL黄酮浓缩液中,加入2.5 g聚乙二醇,2.5 g硫酸铵,在自然pH值(5.35),不断振摇下40℃分相3 h。在此条件下,浓缩液的黄酮浓度从3238.011 mg-1提高到4024.036 mg·L-1(上相),总黄酮的收率达99.92%,分配系数为1406.564。(12)采用管碟法测得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青霉和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小。乙酸乙酯部位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 mg.mL-1和0.6 mg.mL-1,最低杀菌浓度(MBC)都为0.6 mg.mL-1。其次是S-8树脂吸附部位,MIC和MBC都为0.8 mg.mL-1。正丁醇部位抑制青霉和油茶炭疽菌的活性最强,MIC和MB C都为7.1 mg.mL-1。采用喷雾法和浸虫法测试香椿叶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在总固物浓度为10 mg.mL-1时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烟蚜的杀虫活性低。不同极性部位对小菜蛾3龄幼虫在72 h内没有杀虫效果;叶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杀虫活性最高,处理72 h后死亡率为44%;叶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对烟蚜无翅孤雌成蚜杀虫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死亡率为23.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香椿叶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都有一定的DPPH·的清除能力,但能力不同。香椿叶片和叶轴都是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90%乙醇提取物,再其次是正丁醇部位,且这叁个部位都是叶轴对DPPH·的清除能力比叶片强。(13)采用管碟法测得广西南丹和东南8月产香椿叶片、广西东南8月产叶轴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油茶炭疽菌都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 mm-60 mm,对供试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 mm-50 mm。香椿叶3个油样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都小于0.03125%,对青霉的MIC都为0.2500%,MBC都为0.5000%,对油茶炭疽菌的MIC都为0.06250%,MBC都为0.2500%。香椿精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弱。

王永刚[10]2010年在《银杏总酮酯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长期以来,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倍受关注。研究发现用于不同类型疾病的制剂对活性成分含量的要求不尽相同,而目前单一质量标准控制下(总黄酮苷含量≥24%,萜类内酯含量≥6%)的产品不能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因此针对不同临床需求开发出更多的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研究一种含量≥50%的银杏总酮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基于国内外现有的银杏叶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并系统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工艺条件、闪式硅胶柱分离萜类内酯和总黄酮醇苷的工艺条件、聚酰胺树脂柱纯化银杏黄酮的工艺条件等,结合产业化要求对筛选的工艺进行了验证改进。采用HPLC法建立了对产品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和指纹图谱控制方法。结果:本研究确定了银杏总酮酯的最佳制备工艺:取银杏叶药材1kg,粉碎,用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水溶散,滤过,上AB-8大孔树脂柱,水洗澄清后,用4倍床体积10%的乙醇洗脱,然后用70%的乙醇洗脱,收集70%的乙醇洗脱液8倍床体积,浓缩成稠浸膏,加硅胶拌匀,真空干燥,然后进行闪式硅胶柱层析,用醋酸乙酯3倍床体积和丙酮4倍床体积分别洗脱,醋酸乙酯洗脱液回收溶剂,加水溶散,用等量环己烷提取3次,水液减压浓缩得A。丙酮洗脱液回收溶剂,浸膏用水溶散,静置,滤过,滤液上聚酰胺柱,3倍床体积水冲洗后,再用4倍床体积7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与A合并,微波干燥,即得银杏总酮酯。此外,本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银杏总酮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银杏总酮酯的含量≥50%,其中总黄酮醇苷含量≥38%,萜类内酯含量≥12%,银杏酸含量≤10ppm,同时,结合HPLC指纹图谱控制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结论:本研究确定的银杏酮酯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工艺稳定、合理、可行、节能、高效,适合产业化生产,所得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毒性成分含量低、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量化控制和指纹控制相结合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D]. 于永. 吉林大学. 2008

[2]. 基于抗氧化效果的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D]. 罗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3].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D]. 李保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4]. 银杏黄酮提取的外场强化机理及分离方法对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D]. 欧阳娜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5]. 杜仲叶片绿原酸、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 陈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 微波提取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D]. 周谨.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7].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体外抑菌效果以及肉鸡日粮中添加银杏叶的研究[D]. 李焰.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D]. 董雯雯. 山东科技大学. 2008

[9]. 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研究[D]. 陈丛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10]. 银杏总酮酯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D]. 王永刚. 山东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微波提取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