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战略目标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规划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战略,即已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就全国的基本面和平均水平来说,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进入新世纪,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与经济发展过程阶段性的统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发展阶段。承上就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即以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为起点,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的来说,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了丰衣足食。启下意味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它比原来小康社会又前进了一步,又上了一个台阶,人民将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才能为今后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有望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探讨和研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实现本世纪中叶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就是全面提升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拉动经济增长,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首要任务。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制定的在新世纪头2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规定我们将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和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统一和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

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已达到的低水平的小康,继续提高小康水平,从小康水平升华到小康社会,即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所谓低水平的小康,就是用现有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指标同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仅以两项主要指标为例:一是人均收入指标,我国到2002年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上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二是恩格尔系数指标。恩格尔系数是日常生活的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我国小康社会基本标准规定的恩格尔系数为50%,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小康恩格尔系数为40%—49%。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7%,开始跨入小康;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达到富裕水平。如果从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水平来看,也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按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人民将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富裕型社会的恩格尔系数为30%—39%,与此相比,现已达到的小康的恩格尔系数还高于这个指标。

从以上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我们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与全面小康社会还有较大差距。那么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提高人均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为此,必须大量增加社会财富,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重视发展生产力,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任务和道路,通过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夺取政权,实现其政治统治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他们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86页。)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就不能达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3页。)

无产阶级已经夺取了政权之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369页。)他还强调:“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注:《列宁选集》第3版第42卷第36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建国以来,当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7页。)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建立了部门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独立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对我国国情正确分析和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我们正是紧紧把握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才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0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5%,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在在世界排名已跃居第六位。到1980年已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了第一次历史跨越。到20世纪末,又提前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是1980年的6倍多,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可见,在20年的时间里,人民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使人们的消费结构类型由满足“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结构;部分较高收入居民群体消费结构类型正向“富裕型”转变。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已从满足一般的吃、穿、用,逐步向住宅、交通、高级消费品转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开始转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领域。农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转向多样化和城市化,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用来衡量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已从57.5%下降到39.2%,农村已从67.7%下降到49.1%。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源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都是通过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第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结底,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是确保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因此,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82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劳动人民谋福利的。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3页。)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之奋斗的宗旨。

马克思早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预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下册第222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社会主义“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

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实践,仍然是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列宁不仅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用社会主义代替了资本主义,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坚持把为广大人民谋福利作为俄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取向。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发展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经济理论,如:过渡时期理论、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等,其目的是通过大力发展苏维埃政权的生产力,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斯大林在《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在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第一次提出和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注:《斯大林文选》下册第602页。)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践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4页。)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指出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通过发展经济可以使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2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深刻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前者反映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后者反映了我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集中体现了我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最能体现人民意志和最能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现在人们生活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归宿,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追求,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报告》指出,本世纪前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谓全面小康,其基本要求,一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即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获得全面进步,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协调发展。二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即覆盖全社会的小康,使中华各民族人民以及城乡全体劳动者共同分享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富裕生活。

但是,目前我们在总体上已经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小康还没有真正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由于人们更重视经济发展,因此物质文明发展更快一些。二是现在的小康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而这些人口大多集中于城镇,还有相当于1/4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这些人口又大都集中于农村。特别是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他们还没有脱贫,还没有解决温饱,更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目标,必须认真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就行业来说,难点在农业;就城乡来说,难点在农村;就全国人口来说,难点在农民。概括地说,这个难点和重点就是“三农”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农村经济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经济。全面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是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首先,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同时还要实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实现这三个文明,前提是必须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否则,不可能实现这三个文明,也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要实现社会的政治稳定,必须通过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来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

本世纪头20年,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以及对外开放的继续推进,必然会出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动和调整,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特别是农民的利益矛盾。由于农业部门本身是一个直接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部门,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近几年来,农民收入一直增长缓慢,因而直接影响了农民利益,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农村经济得不到相应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长期相对缓慢,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如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状况难以改善,长期低于社会其他阶层,就会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必然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就会减少农产品对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消费需求的供给,失去农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同时,也会随之缩小农村市场,降低农民的购买力,减少农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不足,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的政治稳定。二是直接影响农村的政治稳定。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长期缓慢,甚至减少,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贫困人口继续增加,人们衣食无着,社会没有保障,以及教育和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会使原来积累的一些社会矛盾以及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继续增长,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农村的政治稳定。又由于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近70%,从而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因此,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会有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就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使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水产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才会推进农村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

其次,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就会促进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进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

第二,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邓小平在制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小康建设目标,以及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小康建设目标时,都十分关注和强调农民小康问题,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覆盖全社会和全国人民的,是全面共享的小康,没有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进入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报告》指出,我们现在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这种不全面除了还没有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外,很重要的是反映在全国人口中还有相当大部分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这部分人主要集中于农村,主要是农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一是因为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即使农村有1.2亿人口已经进入城市,至今仍然有8亿多农民。这在全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部分人口未进入或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口未进入小康,没有达到小康水平,这就不是完整的小康,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二是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未能脱贫,还未解决温饱,距离小康还有一定差距。引导这部分人口脱贫,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群体。三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这部分人口因医疗支出或教育负担过重等,随时可能重新陷入贫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重视和解决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致富,走向小康。

其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使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不可能跨入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人均GDP为3000美元,2002年农民现金收入只有1123元,收入还比较低,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近年来由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农产品需求减少,农产品供给出现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致使农民收入由改革之初连年快速增长,中间历经收入波动,发展到现在出现增长缓慢。如果农民收入继续增长缓慢,不能尽快走向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第三,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只是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本世纪中叶实现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即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之首,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以手工工业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机械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一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指劳动工具的现代化。它主要依靠大规模的物质技术投入,采用现代生产工具代替传统的生产条件(人力和畜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生态化等,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农业生产工艺和技术现代化,即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生产良种化,以及种养技术现代化,增加优质产品,提高产品产量。三是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即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产业化、商品化、区域化,以及服务的社会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对于正处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农业现代化对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是由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是为除了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积累资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援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二是为工业特别是为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三是为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四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五是广泛吸收劳动力就业,目前农业仍然是劳动力密集产业,能够吸收和安置社会上绝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占就业人口的50%左右。总之,农业的作用归根结底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可见,农业现代化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报告》指出,现在我国在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所谓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进入小康的人口分布及小康实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这个小康是覆盖全社会范围的小康,是全面共享的小康。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区域、城乡和各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现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还尚未完全实现小康。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全民共享的小康。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开始,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现在大力推进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一,没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全面共享的小康。

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进入小康的人口分布和小康实现程度有很大差别。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明显地表现为不平衡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1年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有广东、江苏和山东,他们的经济总量都已超过一万亿元,再加上浙江和上海,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左右。次之,经济发展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地区,包括河北、东北、华北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最慢的是西部地区,其GDP占全国GDP总量不足18%。从人均收入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深圳和北京这些大城市,人均收入水平最高,超过4000美元,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这部分人口占我国人口的2.2%,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不仅超过小康标准的1000美元,甚至超过了全面建设小康标准的3000美元,沿海大部分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和辽宁等地区已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这部分人口相当于我国人口的21.8%。中部地区人均收入处于下中等水平,这部分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6%。东部、中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有的地方甚至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全面小康的水平;中部省区基本实现小康,实现程度为78%;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56%,属于尚未实现小康。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均收入多寡不同,富裕程度不同,进入小康人口分布和小康实现程度也不同。因此,各地区小康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小康实现程度不同。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8∶1,这意味着一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于2.8个农民的收入,也就是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民的3倍。国际经济表明,在人均GDP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为1.5~2倍。而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远远超过国际标准。一般来说,现在城镇基本实现小康,农村进入小康的只有50%,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更谈不到小康。

三是不同群体富裕程度不同,小康实现程度不同。在中国居民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不同的群体小康实现程度是不同的。一部分高收入群体,其消费水平已从小康型转向富裕型,已提前跨入全面小康社会,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消费水平。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已从原来满足衣、食、用的一般消费品转向高级消费品,如豪华住宅、家庭轿车以及计算机等;在消费领域已从原来的生活消费领域拓展到教育、科研、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领域。大多数居于中等收入的居民群体基本实现小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少数居民收入低下,甚至还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000万,城乡总共有5000万,这些人口还没有跨入小康,甚至还有很大差距。总之,不同群体小康实现程度不同,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类型:即富裕型(全面小康)、小康型、贫困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解决贫困人口致富奔小康和跨入全民小康社会。

第二,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最落后的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包括:西南五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北五省、自治区以及内蒙古和广西自治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小康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均处于后列。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我国的经济总量不足18%,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排名最后一位的西藏GDP只有139亿元,与发达地区的一万亿元相差十分悬殊。二是人均GDP少,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东部11省人均GDP为1600美元,大大超过小康1000美元的标准。而西部地区人均GDP才650美元,不仅没有达到小康标准,距离全面小康的3000美元相距甚远。三是贫困人口所占比重大,农村现有的3000万贫困人口,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全国有592个贫困县,西部地区就占307个,贫困面积大,相当部分人口还没有过贫困关。四是进入小康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还有1/4的人口未能进入小康,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口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

但是,西部地区不仅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同时也因占国土面积和人口比重大而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高达71.3%,人口占28.6%。由此不难看出西部地区所拥有的国土面积之多,所占人口比重之大。可是,占有这么大国土面积和拥有这么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在我国总体上已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尚未实现小康,这与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即覆盖全社会和全民共享的小康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以上就是我国目前小康的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的不平衡性表现,其中最主要的不平衡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为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才导致小康发展水平及实现程度的差别。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学思考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