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讨
汪海燕,杨永杰 ,张 红,王绍飞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0093)
【摘 要】 我国现代学徒制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文从现代学徒制内涵出发,分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困惑,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即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岗位能力模块选择相应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和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工学交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岗位能力
一、引言
学徒制最早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出现,是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形式。18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使传统学徒制逐渐退出舞台,学校教育取代学徒制,发展成为“学校教育+学徒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所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最早是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学交替”、日本的“互补型”、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也是以工科类专业为主[1]。
我国现代学徒制还刚刚起步,一些工科类专业尚处于试点阶段,管理类专业更是少之又少,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试点过程中面临与工科类专业不同的问题和思想疑惑。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走出思想误区,打造出具有学院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
我国的传统学徒制出现在13世纪左右,现代学徒制研究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随着《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的颁布,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明确提出把握试点工作内涵、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和完善工作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对现代学徒制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办学政策精神和各地试点经验,可将现代学徒制主要特征归纳总结为“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和“工学交替”四个方面[2]。“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办学主体,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学生;“双身份”是指招生对象入学后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双导师”是指学校教师和企业派出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当企业导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工学交替”是指按照工作岗位需求合理组织教学和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惑
(一)现代学徒制只适合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合管理类
受传统学徒制的影响,师傅带徒弟这种形式一般只出现在需要“技术活”的工种上,如木匠、酿酒师、制药师、修理师等,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出现也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急需技术工人,通过这种“学校教育+学徒培养”的形式能大大缩短培养出成熟技术工人的周期,同时还有利于实现大批量培养。所以,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现代学徒制只适合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忽略了现代学徒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即产业发展需求。现代学徒制是适应和推动产业发展需求、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矛盾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逐步替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不仅需要技术类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的管理类人才。
(二)管理类岗位要求高,高职层次人才无法满足需求
2.双融合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广泛的特点与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岗位培养相冲突
管理类岗位除了处理一般的事务之外,在工作中主要还是对人的管理,培养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但这些能力无法用定量指标进行衡量,同时还影响专业能力的发挥。其实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进行训练,再参加相关职业能力证书的培训和考试,完全可以达到管理类岗位的要求,如学生通过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管理培训就能取得商务管理师中级岗位证书。
(四)管理类人才培养缺少定量的考核指标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能够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胜任企业管理工作。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根据企业实际的用人岗位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通过学校与企业三年的共同培养,毕业即就业,达到企业的正式员工技能水平。但一般情况下企业只会提供一小部分岗位与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所以一个企业的岗位情况可能无法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以根据目标岗位群,选择1~3家企业分能力模块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能掌握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又能在岗位能力培养上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吻合,成为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现代学徒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一目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依托北京服务业发展优势,分岗位能力模块选择合适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和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一目标、双融合、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非巧合。实际上,是我们都感觉到了“时间意识”对于文学、对于作家的核心意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向度去讨论它,文本内部的故事时间、叙事时间、生命感,作家身处的客观时间,作为文学传统的时间,被政治历史所划分的时间,等等。
(一)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文件精神,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将随着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发生变化,一是调整优化传统商业服务业,促进其向高品质、综合化发展,突出文化特征与地方特色,将需要大量具有品牌意识和创意思维的策划推广人才;二是规范提升小型服务业,做好网点布局规划,打造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将需要大量具有连锁企业管理、门店运营与管理的人才;三是突出高端引领,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收集和挖掘客户信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很大,在“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职类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创业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因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既满足企业传统管理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商务办公管理等能力基础上,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具备从事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办公管理、运营管理、推广策划等专业技能,适应企业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商务办公管理、运营管理、推广策划等部门一线管理岗位、连锁企业门店店长或自主创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分岗位能力模块选择相应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
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需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商务办公管理能力、企业运营管理能力、商务推广策划能力等,这些能力模块很难集中在一家企业全部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但如果仅培养适应这一家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将失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广泛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选择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合作企业[3],一家是从事农业高科技产品推广和销售的企业,侧重在商务办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推广策划等岗位的能力培养,另一家是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集团,侧重在企业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能力培养。
(三)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和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在企业中从事的岗位,按照工作过程或工作项目细化工作任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结合行业资格标准制定相应课程标准,构建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方向课程和拓展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行 “2+0.5+0.5”三段式培养[4],即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方向课程理论、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第五学期在企业进行岗位方向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岗位方向课程的岗位对接训练。学生毕业时不仅有毕业证,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管理师考试,还能获得商务管理师中级的岗位证书。
(1)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包括了致病性微生物及所带的毒素和寄生虫,其中有些不引起食品感官变化的致病性微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甲肝病毒、痢疾杆菌)的风险更大[1],其往往是导致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源。比如,玉米、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霉变甘蔗中的节菱孢霉毒素,均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寄生虫有旋毛虫、肝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很多食物原料尤其是畜禽肉、禽蛋、水产和蔬菜,都可能污染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 操作人员如携带病原菌也可污染到食品[2]。
(四) “工学交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具体见图1。
(五)构建“一目标、双融合、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以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组织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分别在课堂与工作场地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三年的人才培养中,从时间维度上按照“2年学校+1年企业”的工学交替形式,从内容维度上按照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从企业文化认知—企业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对接训练等方面进行递进式工学交替学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产、学、研层面都积极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总体上看,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同时也应看到,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以中药产业现代化为主要内涵的产业升级仍然比较缓慢,面临诸多障碍因素。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推动力层面。
图1 “一目标、双融合、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为了解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精”的问题,现代学徒制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以当地产业发展背景为依托,以职业基本能力为基础,以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使工商企业管理人才满足技能精、适应广的要求。
热点添加和场景切换交互功能的实现。设置好每一个场景的每一项视角参数之后,添加热点和场景切换,实现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之间进行自由浏览。切换热点类型,可以选择对应的场景,拖动热点图标即可到达相应的场景。
3.三递进
一是施工前应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机具。二是对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三是按照标准对管材、管件进行验收。应根据施工要求选用配套的等径、异径和三通等管件。
管理类岗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人要求相对较高,高职管理人才从学历上与博士、MBA硕士以及本科生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加上社会上的一些偏见,认为高职人才不能适应管理岗位。实际上管理类岗位在不同企业和不同层级上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大企业比小企业要求高,层级高的岗位比层级低的岗位要求高。通过企业调研,精准定位企业人才需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以北京为例,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绝对主导地位,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年发布的数据,2016年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法人单位数量是34 944个,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微型企业数量为30 659个,占比高达88%,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对象恰恰与这些企业的需求相对应。
“双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融合发展。首先,学校与企业签订校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招生招工一体化,招生对象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学徒。其次,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到效果的评估考核,企业挑选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参与学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再次,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技术研发[5],促进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相互流通,鼓励学校导师去企业体验,企业导师来学校接受教育教学方法培训。
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递进”指职业能力包含三种能力,即职业基本能力、岗位素质与技能操作能力、职业岗位综合应用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递进关系,通过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分别实现对三种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一阶段,职业能力理实一体化训练阶段,通过2年的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专项技能训练掌握职业基本能力;第二阶段,岗位素质与技能训练阶段,通过半年的企业轮岗实习,熟悉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业务操作基本流程、岗位操作的专项技能等内容,提高岗位素质与技能操作能力;第三阶段,岗位对接训练阶段,继续通过半年的企业岗位实习,提高职业岗位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三个阶段职业能力的递进式培养,学生实现向准员工和员工的转变。
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政府和行业对企业的引导作用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需要企业有需求主动性,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校方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但企业由于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而未来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学生毕业后不愿留在企业等情况,所以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存在校方一头热的现象。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要由政府或行业牵头,整合社会各项资源,促进政企校、行企校、政行企校或政行企校社等多方参与,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6]。
H社区部分人员表示因为日常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资格证,也就只能拿到最差的C级的补贴,导致他们对社区的工作动力减弱,现有的绩效机制难以发挥激励作用。
(二)鼓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现代学徒制是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由于目前还处于现代学徒制试点阶段,学校会选择某个或某些专业先开展,又因为各地产业发展情况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所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能搞“一刀切”,在具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普遍共识的主要特征外,应该鼓励创新,鼓励在解决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矛盾中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统计模型进行前瞻性研究,显示机构康复协同个体化家庭康复对不同病因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早期科学的为患儿制定经济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能最大限度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指导个体化的家庭康复训练,增强患儿家庭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最大限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预后,让患儿尽早回归社会,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并符合国家新医改关于分级诊疗政策的新型康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深校企双方的融合度
为了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双导师育人”“工学交替”等特点,校企双方必须深度融合,融合的前提是校企双方对接好各自的需求。各高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特色各有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基础、实力比较雄厚、可以配套人力资源支持的企业合作,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岗位进行学徒制培养,校正双方的深度融合才是学徒制模式成功的关键环节[7]。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规范有序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是从国家的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如英国为了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制定了学徒制发展规划,成立了相应的政府机构;另一方面是从企业和学校的层面,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人才培养顺利开展,如制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及监督管理办法、学徒实习考核制度、准员工转为员工(毕业)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徐丽,张敏.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11):9-10.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3] 潘修强,潘益婷,金慧峰.中小企业分岗异步式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58-62.
[4] 王彦梅.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贸人才,2018(24):184-185.
[5]周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8-31.
[6] 杨振宇.“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45-46.
[7]任志军. 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52.
Discussion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Education for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Hai-yan, YANG Yong-jie, ZHANG Hong, WANG Shao-fei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93, China)
Abstract: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not unified and clear definition yet during its experimental sta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usion during implementing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education for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path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education. Firstly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end. Secondly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should be done in the corresponding enterprises on basis of occupational capacities.Thirdly curriculum standards should b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job standard and industry qualification standard. Fourthly "working-studying alternation" should be penetrated during the whole training process. Finally, an effective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system would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path of talent education; occupational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52(2019)03-0091-05
【基金项目】 本文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配套经费资助
【收稿日期】 2019-02-10
【作者简介】 汪海燕(1979— ),女,湖南桃江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 张 健)
标签:现代学徒制论文;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路径论文; 岗位能力论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