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给药途径;完善不良报告;药品不良反应ADR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WYP
1所用方法与来源
1.1来源
通过ADR监测网络的数据库收集到近几年在中国发现的高达30多种试剂和一些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检验标准进行对比,发现标准案例有100多起。
1.2采用方法
我们利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发现在这些标准病例中的病人的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区别巨大,他们的年龄相差明显,用药之后的表现也不同,经过上述内容,绘制成表格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ADR报告来源
我们所得到的不良反应报告大部分来源于医院在职人员和少部分患者。医生占比15%,护士占比23.5%,药师占比53.5%,患者占比8%。
2.2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已知的全部报告中男性84例女性99例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年龄较大者发病人数最多。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见下表。
年龄(岁) 男性(例) 女性(例) 合计(例) 发生率(%) 10≤ 1 2 3 1.6 11-20 4 3 7 3.8 21-30 7 5 12 6.5 31-40 7 10 17 9.2 41-50 10 11 21 11.5 51-65 15 18 33 18 65> 40 50 90 49.1 合计 84 99 183 100 2.4给药途径造成ADR分布不同
通过对这些报告的调查与表格整体,发现静脉滴注途径给药导致ADR的现象占比最多,大约占比一半以上,按比例分,以下分别为口服给药、局部外用、雾化吸入等等。
2.5ADR所涉猎的药品种类与构成比率
分类标准的设定,决定药剂的比例数目与构成,见下列表格,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统计与所占比例统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药品分类 品种数目 ADR数目 抗菌药物 34 71 中成药制剂 18 21 心血管系统用药 14 16 妇产科用药 8 11 合计 74 119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直观看到ADR中主要是皮肤与附件的损害,其他为人体消化方面的系统损伤。对于ADR的临床表现见下表。
ADR累计器官或系统 数目 症状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 34 下肢水肿,皮肤瘙痒,皮疹 消化系统 18 便秘,恶心,呕吐并伴有消化道出血 用药部位 14 注射部位瘙痒,肿胀 血液系统 5 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合计 71 3问题讨论
3.1研究检测的ADR现象
报告中提到,药品剂师,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问题,药品剂师是ADR的主要部分,这是由于药师需要反复核对处方与医嘱,并及时上报给上级,同时,药师对专业性要求十分高,直接接触患者和咨询人以便总结。但有一些医务人员并不清楚不良反应的制度与程序,还担心他们的个人问题,奖金获得与升职的关系,这意味着相关科室也应该增强管理的力度。
3.2减少ADR措施的方法
3.2.1医院所用药品应该加强管理,要避免不良反应给病人造成的深度影响,一但影响到医疗安全问题,还会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表现,这可以通过加强对医师的管理来解决ADR的发生。在医生下达医嘱的时候,要首先询问病人以前是否对药物起过敏反应,才能开出适合病人的合理药品,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并遵守相关规定,不要滥用抗感染药物,有些药品不适合老年人、孕妇时期或者儿童的使用,这能引起不良的后果。药品流程也应仔细核对把关,在用药过程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以便及时更换其他措施。制度ADR监测虽然不能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它可以及早的发现不良反应,避免进一步损害,同时还可能发现药品质量问题、用药合理性等问题。对于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和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2.2完善不良反应报告
根据管理办法要求,应成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的工作小组,主要以医疗的副院长为主,并增加ADR的报告奖励与惩罚,两者相结合,如果明知有ADR却不上报,患者的病程为记录,则需要罚款。加强用药管理与完善不良报告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患者所提供的ADR是总结出来的,超过三分之二的ADR都是量变型的异常不良反应,这是能够预测的,这与剂量多少有关联,时间影响非常明显,在停药或者药物剂量减小后症状会快速消减,很少有死亡情况的发生,但是可能有一些副作用。所以当医生下达医嘱时应该说明情况,把一些基础的处理方法也告诉给病人,例如减少药量,严重情况下应停止用药并且到医院检查。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快速知道自己的反应是否正常,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书上都有详细的说明。
从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分析,女性的数量多于男性,但是基本处于平衡,这表明ADR在性别中不起作用,但是可以发现ADR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表现,老年人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多,这与患者年龄的结构有关联,因为老年人比较多,所以老年患者用药较多。
ADR的临床表现反应了器官或系统中皮肤的损害最普遍,并且抗感染药物涉及的ADR数目也很高,皮肤的变化非常明显,而器官系统的损害却不是很明显,只有专业的检查才能检测出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也决定了更易发生ADR。解热、镇痛、抗炎与抗风湿以及抗痛风药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因本院微创骨科、泌尿外科和结石科患者较多,轻度疼痛均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造成这类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增多。
4结束语
由于ADR的出现受很多情况的影响,所以加强用药环节的管理与完善不良报告迫在眉睫,在用药时应该充分考虑药物的治疗指数,纠正不良用药习惯,防止出错太多,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李家田,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0):938-941.
[2]旺庆国.我国药品不良反应预防与救济制度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5):191.
[3]李亚骞,黄玲梅,官真水.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7):637-639.
[4]李群.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6):1051-1052.
[5]黄涛阳,张应辉,黄和.序贯疗法与后续口服抗菌药物的选择[J].中国药房,2010,21(10):940-941.
[6]储海虹,张政,缪海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引起6例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140-141.
[7]孙文庆.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445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9):851-854.
论文作者:张琴涯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药品论文; 患者论文; 报告论文; 药物论文; 发生论文; 年龄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