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不等于“一分为二”——谈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对辩证法的误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不等于论文,为二论文,历史教学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辩证法是中学历史课堂中常用的评价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的教学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总体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其实质与核心是矛盾的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重点把握:依据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应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着重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然而,在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辩证法常被简单等同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没有主流和支流、重要和次要之分。这种教条的一分为二的做法,让学习者感受不到历史前行的动力,令历史变得冰冷而无生气。
【案例】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片断
(该案例来自近年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网络教研平台上开展的“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教学设计”主题研讨活动)
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胡适
材料三: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
合作探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考如何评价前期新文化运动。
(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归纳。)
1.进步性:(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性:(1)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2)民主与科学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因此,陈独秀等必须继续探索新的救国之路,由此引入下一问题。)
该设计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从教师给出的结论看,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了进步性,也看到了局限性。然而遗憾的是,没有采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没有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问题,没有分析出主流和支流,给人感觉这一事件好差各半,是一种冷漠的历史评判。这种对辩证法简单僵化的长期运用,事实上已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危害。
以下是一篇当下比较常见的高三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的构思模式:
题目: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解读?(材料略)
陈独秀认为西方文化优越实用,东方文化落后无用,对于其解读,我有以下两点看法:
其一,陈独秀的观点与当时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具有进步意义,其提倡向西方学习,改进中国的文化制度,提倡实用价值的主流无疑是正确的。当时,中华民国已经建立,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封建思想仍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竭力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批判旧文化、旧思想,推动了民族思想解放运动。其在材料中竭力赞扬西方文化的实用性,认为其“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批判中国文化的落后与无用,认为“倡不改弦而更张之,则社会永无宁日”,目的是为了唤醒国人。其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其二,陈独秀对于中西文化的解读具有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认为中国文化一无是处,“不如布粟粪土”,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必然有其活力与内涵,其在材料中说的“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过于主观。儒家思想中关于“仁”与“义”的思想远播欧洲、辐射东亚,并对欧洲的启蒙思想也产生过一定影响,如果不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欧洲思想也不会具有如此大的生机,并对革命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其“孝”、“礼”的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陈独秀的观点有积极意义,推动了思想解放,但从文化发展更长远的角度看,还是应该提倡中西取长补短、兼容并包。中西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远之计。
这篇学生习作被不少历史教师认为是好文章:首先,它从问题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构思,既看到了陈独秀对中西文化解读的进步,也看到了不足之处,视角比较全面;同时,能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其进步意义;另外,还捉出了“中西取长补短、兼容并包”的文化发展观,最后,在行文技巧上对材料的运用也比较充分,陈述也较流畅。
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但细究之下,这篇文章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怎样的价值观呢?显然,这位学生表现出一个自认为站在时间长河下游、打着所谓“客观全面”旗号、漠然的历史审判者的姿态。这种“好的一面”“坏的一面”的八股式的文章不正是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吗?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只是视万事好坏参半,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倾向的价值判断的仪器,那么历史本身的价值和学生作为人的意义又如何体现?
学生学的问题通常反映出教师教的问题,简单僵化的辩证法教学将学生训练成了“无情”的价值判断的机器。历史研究有其本身的逻辑,我们应首先弄清“是什么”,然后深入分析“为什么”,最后才评价“怎么样”。如果跳过了“为什么”,缺乏对历史的触摸、理解和感悟,那么,“怎么样”的结论一定是肤浅的和片面的。同时,在历史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应科学有机地运用辩证法,而不是只择其一、机械教条地套用。
在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法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既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也要区别出重点及非重点。因为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只有区别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推动历史前行的动力是什么。就“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解读”这一话题而言,其作为20世纪初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然进步意义是主流,其在学术角度的不足是支流。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表达观点时体现出程度的区别,在文字陈述时也应有所侧重,从而显现出基于正确价值观的情感和态度。例如,我们可以说“陈独秀等人提出的新文化主张显然更为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主脉,另一方面,陈独秀等人的观点并非无懈可击”,通过“把握时代的主脉”和“并非无懈可击”体现程度的差异,然后再展开论述。
二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共性与个性,恰如森林和树木的关系。陈独秀,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当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因此,如果抛开整个群体来解读陈独秀的观点,显然是犯了孤立的错误,但如果只讲群体而抛开个体,则又抹杀了个体的独特性。就本题而言,教师应指导学生既看到这个知识分子群体对民主和科学的共性追求,也剖析陈独秀在新思想宣扬方式上的激进性,体现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结合。
三要运用好历史的观点。要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去剖析,而不是将之抽离时代去审判。任何历史人物或事件,不管是其进步之处还是不足之处,都应放到具体处境下去解读,从而体现理解之同情。显然,陈独秀对于中西文化的解读过于激进,但我们也应看到: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但它毕竟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当传统社会在世界历史大潮的冲击下被卷入工业时代之际,如果不进行一场根本的调整,已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力输入西学以更新民族文化的结构和机制,实为中国社会与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文化倡导者对传统的激烈抨击和对西方文化的热情引介,对于促进当时一般公众深入认识旧文化的种种弊端,并由近代以来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无疑是一帖有效的清醒剂,其历史功绩诚不可没。(参见《高中三年级历史教学参考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认真深入地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尽力避免类似于“辩证法等于一分为二”的简单化倾向,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彰显历史的厚重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