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中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元琦,张军华

加强建筑工程中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元琦,张军华

林州景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浇筑普遍常见,所以施工单位对此降低了重视程度,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松懈,放松了监测、监控工作仅凭以往工作经验和操作流程,在浇筑、养护工作中,也比较 随意没有足够的重视这项工程操作.本文针对施工,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并在今后现场施工中真正运用 或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

现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提升,从而有效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合理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通过完善混凝土浇筑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混凝土浇筑技术简介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的应用较为广泛,属于混合型的建筑材料,主要组成部分为:水泥、石子及其他的添加剂。而混合材料的水泥一般发挥凝结的作用,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配比能够有效加强其凝结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将水泥与其他材料合理配比,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后能够形成新型的、强度更高的建筑材料类型。而关于混凝土浇筑的意义主要是指将合理配比之后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使原有的建筑材料胶结成新的整体,且相对于单纯混凝土结构更为坚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关键在于合理的材料配比、浇筑以及振动压实过程。

2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是保证良好强度的前提,配比过程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从而得到较为高效的、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配比混凝土的强度及性能,最终的混凝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相应的添加剂,一般加入的添加剂包含粉煤灰及额外的添加剂。综合分析现阶段的混凝土配比现状,在进行清水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需要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坍落系数进行判定,整个结构的坍落高度应当在10cm~13cm之间,整个结构达到较为稳定的凝固状态时应当保证其凝固时间不少于8h。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梁板浇筑技术

梁板浇筑技术一般常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构筑相应的梁板,同时选择相应较为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肋型楼板进行及时的浇筑。在现场操作过程中的浇筑方法常为赶浆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浇筑达到指定位置区域时,检测达到相应的浇筑强度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梁板的厚度小于铺设的高度值,确保压实的方向与浇筑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时在压实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振动的频率及强度,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根据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指定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移动标志,对于混凝土的施工的厚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当振动压实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完成找平操作,一般情况下通过刮尺进行找平,保证施工完成之后的混凝土表面较为平整与光滑,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上述工作均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施工区域内的墙体连接处、柱子连接处及梁体连接处进行施工,但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保证浇筑过程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1h或更长时间后进行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浇筑效果。下面介绍一种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梁、板、柱混凝土时,通常是先浇柱,并在梁、柱交界处下方8cm左右的位置留设施工缝。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1h~1.3h,且在柱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支设梁、板的模板,并同时浇筑梁、板混凝土。施工要点:1)分层浇筑时,一般情况下,分层厚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尺寸的1.3倍左右,且不应超过480mm。2)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先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但不得有水,而对于非泵送及低流动度的混凝土,须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采取接浆措施。3)留置施工缝时,柱应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托座下面,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留设;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在板底面以下15mm~25mm。

3.2剪力墙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力墙浇筑所采用的浇筑方式以长条形流水线方式为主。具体而言,需先在墙体地面均匀浇筑一层厚度约为5cm的混凝土,以此工作的完成为基础对整个墙体进行浇筑,这样的浇筑顺序可以留下一定的施工缝隙,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缝隙的位置加以明确,看其到底是在帘洞上还是门洞上为宜。剪力墙的浇筑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中间不可随意间断,此外,接口处的振捣力度还要足够大,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能够与其接口实现真正的结合。孔洞位置与洞口周围混凝土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内外墙墙柱及墙体的浇筑工作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在进行振捣时,应将洞口与振捣棒的距离保持在30cm以上,洞口两侧的振动也需要同时进行,以避免由于振捣力度而导致的洞口变形现象。为了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予以保证,削弱浇筑工序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应在对建筑工程剪力墙进行浇筑之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且时刻关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保证保护措施的及时性与可靠性。

3.3位置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主要通过在相应的位置布置钢筋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钢筋位置的确定,对于位置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支护过程的稳定性,准确的布置钢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当钢筋的位置布置不合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改正措施,对于相应的位置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3.4混凝土振动压实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振动压实工作,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以及整体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高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压实设备,对于压实区域较大的、深度较深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压实,形成较为坚固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常用的为表面振动器。在进行压实操作时,机械压实及人工压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当选择人工压实时,需要选择较为合理的水泥配比混凝土,及时完成相应的填充及压实工作,从而确保后续相关操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保证各操作技术的优势都能够完整的发挥出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后续的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应的技术流程进行操作,选择最为适宜的浇筑技术,对于各项操作进行及时的落实,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世斌,罗刚,沈杰.白鹤滩水电站高速水流泄洪洞衬砌低坍落度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S2):97-100.

[2]王剑. 简析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 江西建材, 2014(22):95-95.

[3]徐海生. 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 江西建材, 2015(2):67-67.

[4]李伟江. 探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5(35):12-12.

论文作者:元琦,张军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中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元琦,张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