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泸州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梁 陶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产业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泸州全域旅游产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步骤,对泸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长泸州旅游产业链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泸州以旅游业为中心,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多部门、多行业融合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举措。
关键词: 全域旅游;州市;旅游产业;融合
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产品,让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018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形成以旅游业为重点优势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创新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与林业、农业、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商贸业等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泸州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切入点,实行旅游产业融合,既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还可以使各种旅游资源在融合利用中获得最优化开发,最终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这是完成泸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由“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跨越后,各种资源将在高铁网络链接的城市间迅速流动并重新分配。在此中重新定位的济青,未来可期,敬请拭目。
1 泸州市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当前,泸州市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尚处在初级阶段,旅游大产业格局尚未形成,旅游产品创新能力较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融合相配套的机制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1.1 旅游大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近年来,泸州旅游保持快速发展,但与成都、乐山、绵阳等周边旅游城市比较,泸州旅游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影响力不强,泸州旅游总收入少,旅游收入占GDP 比例较低。
50例ASO患者实验观察指标以SPSS19.0计算。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形式展开,采用χ2检验;饮食知识掌握以及护理知识掌握评分以(±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
全市旅游资源较为初级、雷同,旅游产品整体呈现“小、散、弱、差”,创意性、体验性旅游项目不足,对比周边城市,泸州市世界遗产、国家5A 级景区均为空白。现有景区以泸州老窖景区、张坝桂圆林景区、黄荆老林景区、花田酒地景区等为主,均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等级精品旅游景区,无法实现全市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
彼时的香港还未曾意识到危机的逼近。作为全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当时的香港各大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共有近万亿美元的境外资产,占全球的8%。香港股市“晴雨表”的恒生指数正在一路高歌猛进。1997年8月14日,恒生指数一路冲高到16497点。
1.3 与旅游产业融合相配套的机制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旅游业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但泸州市县旅游工作主要由各级外事侨务旅游局或文体旅游局承担,部门联动不足、区域联动不足,权责不清晰;旅游机构改革尚未起步,制度创新驱动不足;部分景区存在多头管理、权属不清的问题,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旅游招商投资规模小,难以满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资金需求,导致资源发展无力,配套机制和保障体系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产业融合的步伐。
2 全域旅游背景下泸州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2.1 立足泸州实际,突出旅游产业融合重点和特色
泸州拥有2000 多年的酿酒历史,以盛产国家级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驰名中外,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酒城”,有着“风过泸州带酒香”的美誉。同时,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是唯一拥有长江、赤水河2 条河流的城市,千亿级白酒产业,丰富的酒文化遗存,塑造了当今泸州酒产业、酒文化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泸州全域旅游发展应以深厚的酒文化为依托,挖掘酒文化主题和内涵,实施“酒城+”发展战略,创新创意酒文化产品产业链,深挖百年泸酒文化元素,创新创意酒文化博览、酒文化创意、酒文化风情小镇、酒吧休闲、酒庄度假、酒文化研学旅行基地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世界酒文化旅游新地标和中国最具特色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要体现出区域特色化和差异化特征,充分考虑本地旅游资源禀赋,重点发掘利用具有品牌化发展潜质的资源,同时与本地特色产业进行重点融合,做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旅游产业融合需促进旅游向关联产业渗透,多产业要素叠加融合,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旅游空间和旅游新业态。
2.2 促进旅游向关联产业横向延伸,对接多元化旅游需求
麹武为太子丹之傅,是门客中的策士。他从“智者不冀侥幸以要功,明者不苟从志以顺心。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故发无失举之尤,动无蹉跌之愧”的角度,向太子丹提出了“愿合纵于楚,并势于赵,连横于韩、魏,然后图秦”的建议。不被采纳之后,进退有据,推荐了田光,谓其“深中有谋”。
(1)加强与农业的融合。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创建一批省级、市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端休闲农庄、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多条茶区绿道;打造多个省市级乡村旅游模范乡镇、模范村;争创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一批水果(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中药材、干果产业休闲基地和乡村旅游购物网点。
(2)加强与文化的融合。建设世界知名的酒文化旅游目的地—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全国文化创意旅游示范基地(如泸州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川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黄舣美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天下川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推进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城镇示范工程;依托泸州传统“天、长、地、酒”产业中大量的旧工业遗址、传统特色工业文化,打造一批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原则,大力发展复合型、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培育形成石厢子、太平古镇2 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示范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加强与健康的融合。发展大健康产业,创新一批生态康养旅游示范项目;医养结合,发展度假型医疗旅游、养老旅游等;依托西南医疗康健和泸州临港产业园纳入中国四川自贸区的契机,针对云南、贵州等周边地区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育打造医疗旅游产品,以泸县中医药产业为基础,以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泸县中医药医疗旅游产业发展。(4)加强与商贸的融合。“北进西延”,打造泸州北部都市商务旅游圈;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现代商贸集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全业态大商贸交易平台。
2.3 统筹协调,构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保障体系
(1)成立泸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行业标准化体系、对外营销战略等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健全讲评、观摩、问责等制度,建立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3)扩大行业开放程度,健全旅游行业协会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的旅游大市场,坚决取消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区域壁垒、地方保护等做法,鼓励旅游企业网络化、品牌化连锁经营。(4)以政府为主导,强化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引导旅游消费,最终达成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
3 结束语
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深度挖掘旅游对泸州经济的带动性,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带动全市相关行业协同发展,促进泸州旅游业整体质量与规模的提升。泸州市应以“大产业、大旅游、全域化”的产业观,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深度拓展涉旅要素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旅游产业面,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泸州市全域旅游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1]单忠献.基于全域旅游的产业融合特征、途径与推进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17(19):25-27.
[2]陆爱婕,尹奎.“全域旅游”背景下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管理纵横,2018:8-9.
[3]郝金连.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杏花村镇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17):58-64.
(收稿日期: 2019-05-14)
标签:全域旅游论文; 州市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融合论文;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