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变化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变化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金融机构存贷差变化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贷论文,金融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金融机构自1995年首次由贷差*转为存差*以来,存差吴逐年扩大的趋势。1988年至1993年的六年间,金融机构均表现为贷差。1994年存贷大体趋于平衡。1995年至2000年已连续保持六年的存差,其间1996-1998年经过小幅增长后,1999年存差增速开始加快(见表①)。

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表①单位:亿元

项目

各项存

各项贷

 存差(+)

存差递

年份

款余额

款余额

 贷款(-)

增率(%)

1987

8117

130307

 -2190

1988

9475

12255

 -2780

1989  10786

14360

 -3574

1990  14013

17681

 -3668

1991  18079

21338

 -3259

1992  23468

26323

 -2855

1993  29623

32943

 -3320

1994  40473

40810

 -337

1995  83862

50530

 3332

1996  68571

61153

 7418

 1.2

1997  82390

74914

 7476

 0.8

1998  86895

86524

 9174

 22.7

1999 108779

 93734

 15045

 64.0

2000 123800

 99400

 24400

 62.2

资料来源:《2000中国金融》、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第四季度金融统计数据

深圳的情况也大致相当,1983年至1990年7年间,金融机构一直是贷差,在1991年开始由贷差转为存差,之后近10年表现为存差,不过自1994年存差增速达到最高点后,开始逐渐下降,并且从1999年开始出现增量贷差(见表②)。

深圳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表②单位:亿元

项目

各项存款

 各项贷款

 存差(+)存差递增

年份

 余额 余额贷款(-) 率(%)

1983

 11.26

 11.95

 -0.69

1984

 34.98

 45.10

 -10.12

1985

 30.26

53.70

 -23-24

1986

55.11

 73.09

-17.98

1987

 80.85

 106.52

 -25.67

1988

131.74

 153.62

 -21.88

1989

137.63

 178.98

 -41.35

1990

 194.69

 238.62

 -43.93

1991

 300.92

 297.75

  3.17

1992

 550.46

 370.71

 179.75  55.7

1993

 657.35

 501.59

 155.7

-13.4

1994

 933.37

 642.14

 291.23  87.1

1995

 1202.93

 786.34

 416.59  43.1

1996

 1506.1

 1023.21

 482.89  15.9

1997

 1822.70

 1202.58

 620.12  28.4

1998

 2238.37

 1550.37

 688 10.9

1999

 2558.99

 1893.16

 665.83  -3.2

(1848.16)

2000.10  2987.17

2361.26

 629.91  -6.0

(2216.79)

2000

3769.00

 2441.48

 727.52  9.3

(2292.18)

资料来源:《2000中国金融年鉴》、《深圳市“八五”金融统计资料汇编》、《深圳市金融统计资料汇编(1996-1998》、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2000年2-1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括号里是资产剥离后的数字)。

为什么金融机构会由贷差转为存差,且存差呈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剖析。

一、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既是金融机构存差的来源,又是存差扩大的动力

先来引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货币扩张模型。假设在一个金融机构众多、只有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市场体系,中央银行独立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种货币工具,那么存款扩张总量T为:

T=A/r,A为原始存款,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与贷款之差应为法定准备金。因此,存差在这里表现为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经存款扩张后,法定准备金存款总量R为:

R=Tr,也就是R=A/r·r=A

并且具有相同的货币乘数

R/Ar=1/r

上式表明:

(一)经极限扩张后的准备金总量,亦即存差总量等于原始存款,原始存款可以看作是上一期准备金率下的货币供应量,上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意味本期存差的扩大;

(二)存差总量是原始存差Ar(第一次交纳的准备金)的1/r倍。也就是说存差大小的变化同存款扩张一样是由货币乘数决定的。在实际情况下,货币乘数还受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和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的影响。

根据我国情况,货币供应量可表述为: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增发货币+准备金+备付金+库存现金);广义货币乘数可表述为:(1+现金漏损率)/(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

上述公式中,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和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与货币乘数呈相反方向变动。其中货币乘数对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变动最为敏感,而对后二者则比较迟钝。一般情况下(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1,因此货币乘数>1,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央银行运用准备金率实施货币政策时,即使基础货币量不变,也会产生货币乘数作用,由于乘数一般大于1,因而,存差不可避免地出现,存差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和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呈反方向运动,因而,存差也与之呈反方向运动。

2、中央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工具,吞吐基础货币,扩大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导致下期存差相应的扩大或缩小。

二、实证分析—中央银行行为分析

1、存差的出现和扩大是中央银行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一直呈扩大趋势,M2增长率最低的年份1985年也达到17%,最高年份1994年达到34.4%。在货币供应量一直扩大的情况下,为什么1995年以前金融机构一直是贷差?原因有以下几点:(1)财政政策占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地位比较虚弱,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能力有限,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比较单一,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不足。(2)金融业主要是四大专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货币乘数效应。(3)一种所谓的“倒逼机制”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这一时期中央银行的货币中介目标是信贷总规模而非货币供应量,试图通过控制信贷总规模决定基础货币投放。在当时计划体制下,由于四大专业银行具有相当多的政策职能,在确定高速增长的经济目标下,专业银行在各级政府的压力下,往往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由于资金来源有限,难以自行实现资金平衡,专业银行常常在中央银行资金帐户上透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只有被迫放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追加再贷款或再贴现,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导致信贷规模的失控。由于货币乘数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发挥作用,这种“倒逼机制”使金融机构一直保持贷差。

为什么金融结构由贷差转为存差发生在1995年?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1993-1995年是我国经济周期发生转折的阶段,经济增长率达到周期顶点,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也到达顶点,1995年货币供应量M2达到58233亿元,是1988年的近50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数量有了大幅增长,机构类型也由原来的四大专业银行发展到众多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创造信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也使货币乘数逐渐发挥作用,实际上到1995年末,货币乘数为有完整基础货币统计以来的最高点,达3.04,这比1986年上升约0.7个百分点,比1994年上升约0.19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进行大量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4年初进行了一系列税制改革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并轨和实行结售汇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形成了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大量顺差,1994年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16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约304亿美元。中央银行大量购入外汇,引起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货币供应量因之大幅增长。同时国家从1993年开始宏观调控,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消费基金膨胀。

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贷款规模扩大受到抑制,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全国金融机构1995年首次出现2332亿元的存差,1996年存差更翻了一倍多,达到7418亿元。

但是1996-1998年金融机构存差增速减缓。由于前期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仍未消除,加之股市火爆、金融“三乱”以及国债期货疯狂投机引起的金融过热,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中央银行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了对付通货膨胀,稳定通货,开始逐步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速。1998年,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依次为17.99%、15.07%和14.44%,分别比1996、1997两年平均下降了3.5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因此,虽然全国金融机构存差仍然扩大,但增速减缓,只有不到23%。

为什么1999年至今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存差增速加快?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对外出口减少。为了打消有关国家的疑虑,维护人民币信誉,我国对外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通过买入人民币,减轻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由此控制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引起1996-1998年期间的货币供应量的进一步减缓,结果在1998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实际上从1996年开始,人民银行已连续7次下调利率水平,并于1999年开始开征利息税。由于我国利率形成机制与市场化国家不同,利率水平由中央银行通过行政手段直接设定和调控,根本无需货币市场传导,因而货币供应量增长快慢与利率水平高低基本没有关系,因而货币供应量增长减缓。

为了增大货币政策效应,中央银行自1998年开始逐步下调准备金率,并将准备金和备付金帐户合并。1999年全年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60余次,累计向商业银行融入资金2000多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余额近2000亿元;另外也加强了再贴现手段的运用。同时,重视非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再贷款支持范畴,并将短期品种扩大到中长期品种。

由于出口稳定增长,外贸顺差扩大,导致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到2000年三季度末,国家外汇储备达1600.92亿美元,比去年末增加了54.37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必然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

基于上述因素,1999年至2000年三季度,货币供应量继续扩大。今年三季度末M0、M1、M2余额比同期增长13.38%、20.76%、13.38%。99年M0、M1、M2余额同期比上升了20.09%、17.67%、14.74%,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全国金融机构存差增速随之加快。1999年存差比1998年增长64%,2000年三季度比1999年增长了60%。

2、货币乘数大小决定存差的快慢。

1998年之前中央银行进行过调整准备金率的操作,但效果不佳,主要还是较多运用再贷款和在外汇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自1998年央行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后,存款货币银行备付率也由1998年3月的7.53%,下降到1999年9月的5.83%(指在人行存款加上库存现金)、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比较稳定并呈缓慢下降趋势。根据我国货币乘数的表述,M1的货币乘数自1993-1997年呈微增态势,但自1998年开始,货币乘数上升加快,由1998年6月份的1.104上升到1999年9月的1.426;1993-1997年M2货币乘数不太规则,有升有降,但从1998年开始明显上升,由1998年6月份的3.094上升到1999年9月份的3.915。货币乘数上升趋势,也与全国金融机构存差扩大、增幅加速相印证。

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分析

1993-95年以前,我国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短缺,在高经济增长目标的激励下,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普遍存在所谓的“投资饥渴症”,企业要贷款,多多益善,金融机构也由于风险意识淡薄和行政干预,大量发放贷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旺盛,产品畅销。其结果是贷款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存款的增长,导致1995年之前金融机构一直保持贷差。

1992年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逾来逾大。经过治理整顿,“三乱”好转,股市降温,金融机构存差开始出现。1998年以后尽管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但整个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加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平均利润率远高于工商业,许多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宁可在不同市场之间套利,也不愿意进行实业投资,导致金融机构存差继续扩大。

首先,随着《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相继开展新的资产负债业务,促进厂资产多元化,资金拆借、购买国债等非贷款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逐渐上升。1999年全国金融机构有价证券与投资总额达12506亿元,占资金运用总额的10.15%,比1991年的0.27%和1995年的5.07%分别上升9.88个百分点和5.08个百分点,到2000年9月末这一比例达到11.72%。银行网上交易的非常活跃,2000年9月末,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累计成交6701.84亿元(单向),比去年同期增加124%,其中,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785.36亿元,债券回购4697.85亿元,现券买卖2186.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223%和9261%。另外,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风险意识的逐渐增强,金融机构加强经营和信贷行为的约束,推行资产风险管理和信贷岗位责任制,发放贷款趋于谨慎,贷款增长趋缓,1995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比1990年增长了1.86倍,而1999年比1995年增长只有85.5%。

其次,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企业开始逐步改变高负债的经营模式,注重资本积累,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拓宽融资渠道,部分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相对减弱了对贷款的需求。近几年股票上市速度加快,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到2000年11月30日,深沪上市公司达1213家,累计筹措资金4717.7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6.1倍,仅2000年1-11月累积筹资1216.8亿元。部分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开辟了又一新的融资渠道。部分企业筹到资金后,由于实际投资意愿低下,并未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进行国债和股票投资,创造出新的存款。

再次,个人消费行为仍没有根本改观,消费欲望不高。经过连续7次下调利率后,居民储蓄分流显著,1999年末,城乡储蓄存款新增6253亿元,同比少增加1374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比重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2000年三季度末,居民储蓄存款期达48870.15亿元,比上年新增3286.75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所占比重71.46%,比上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不断上升、定期储蓄存款比重不断下降说明,尽管降息和开征利息税刺激了居民存款分流,但仍未能有效刺激一般消费,不过汽车、教育投资和个人住房需求正在增强,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是主要部分,2000年前三个季度末,个人住房及消费贷款累计增加1663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38%。尽管如此,有效需求仍然不足,贷款总量仍然落后于存款总量的增长。

四、深圳市金融机构存差变化之分析

1991年深圳市金融机构存差为3亿元,1992年就上升到179.75亿元,到1999年末扩大到710.83亿元,2000年10月达到767.04亿元,后两个时点比1992年分别增长了2.95倍和3.27倍,但与全国情况不同的是增速由快到慢,1994年增速最快,达到87.1%,自此逐年下降,1999年存差比98年只增长3.32%,2000年10月比1999年才增长7.91%。

1、深圳市金融机构1991年由贷差转为存差。

深圳市金融机构贷差转存差发生在1991年,比全国早五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时间上反差?

从1986年开始,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相继给予特区金融四个特权:信贷资金“切块”管理权、利率调控权、存款准备率调节权、机构准入审批权。实际上深圳几乎获得了除货币发行权之外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权,深圳特区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区。在实行信贷资金“切块”管理的有利条件下,特区人民银行建立了以再贴现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为中心的利率体系,通过灵活调整基准利率对存贷利率施加影响,同时通过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方式影响社会资金流向,将深圳变成一个资金“蓄水池”,到1990年,特区存款利率总水平高出全国利率总水平的10%,贷款利率总水平高出15%,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深圳,深圳金融机构很快由贷差转为存差。

针对1991年以后深圳存差扩大的情况,特区人民银行从1993年开始连续进行利率调整,逐渐缩小与全国利率总水平的差距,存差增速自1995年开始逐渐减缓。特区人民银行还建立准备金制度,通过对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各家金融机构资金运作,将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十备付金率)从1989年的15.84%下调到1990年的13.68%以及1991、1992年的最低点12.24%。尽管此后“两金比率”连续上调,由于滞后效应,深圳市各家银行在深圳特区人民银行的头寸(准备金十备付金)仍在增加,1994年达到220.6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8.96%,而这一比例在上年仅为14.68%。可见1994年深圳市的资金供应量是大幅增加了。因而金融机构存差增幅亦达到87.1%的顶点,此后增幅开始逐渐减缓。

2、深圳市金融机构1995年存差增速与全国发生相反方向变化。

深圳特区人民银行自1996年连续数年8次降低“两金”比率,好象相应的货币乘数不起作用,金融机构存差虽然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而扩大,但增速却明显减缓。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1993年开始,深圳特区人民银行开始在全市金融机构中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准备金率政策作用相应降低。1994-1999年,深圳市金融机构实际存贷比例介于65-72%之间,而1995-1998年全国的实际存贷比例介于80-94%之间,远远高于深圳的水平。存贷比例低,加之各金融机构减少的准备金存款按规定只能购买特种金融债券和国债,存款扩张能力受到限制,货币乘数的作用当然就会受到限制。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金漏损率的不同,据估算,全国金融机构的现金漏损率在11.3%左右,而深圳这一比率可能高得多。此外1999年深圳开始出现增量贷差是存差增速减缓的又一原因。

3、1999年至2000年深圳金融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增量贷差的出现。1999年按可比口径,深圳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超过存款增长21亿元,开始出现增量贷差。2000年10月末增量贷差扩大到28亿元。产生的原因:

(1)中央银行取消信贷资金规模管理后,深圳资金“切块”管理随之消失,由于利率总体水平与全国拉平,深圳作为资金“蓄水池”作用减弱,外地资金流入深圳的速度开始减缓。

(2)各分行总行对深圳地区采取倾斜的信贷政策,纷纷将存贷比大幅调高,有的从原来的75%调到85%,给各分行发放贷款带来动力。

(3)由于降息、开征利息税、个人存款帐户实名制以及进入1999年后股票市场的日趋活跃,银行存款大量转入证券机构,引起储蓄存款的F降和整体存款增长落后于贷款的增长。

五、对金融机构出现存差现象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对金融机构出现存差现象的作出如下评价:

(一)、金融机构存差的出现和扩大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必然结果。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改进和改善经营行为,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导致贷款在资产中的比重下降;企业的融资渠道多样化和个人消费行为的理性化也相应减少对贷款的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存差扩大只是资金流动的表象,其背后是货币和经济因素起作用。与其关注存差,不如研究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货币政策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只要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合理有效,货币供应量适度、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就能实现。

(二)、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金融机构存差波动比较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化经营,中央银行独立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有限,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常常摇摆不定,加之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受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比较大,常常削弱甚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起大落,资金追逐短期利益,影响最终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解决上述问题,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行为才会趋于理性,存款贷款也不会出现大的起伏,金融机构存差也不至于大幅波动。

注:本文的存差、贷差是指余额的存差、贷差。

《中国金融展望》各期

标签:;  ;  ;  ;  ;  ;  ;  ;  ;  ;  

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变化分析_货币供应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