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高层建筑,一旦电梯出现故障,不但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危及到乘坐者的安全。
关键词:机械工程;电梯运行效果;影响因素
引言
调查显示,近年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在世界电梯生产中,近50%的电梯由我国生产,说明我国电梯制造业引领着时代发展。从长远发展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势必带动电梯行业发展。因此,电梯运行效果因素成为研究必然。
1 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据相关统计数据,在2016年全年,全国总计发生电梯事故48起,造成41人死亡,与2015年相比,在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方面,均有所下降。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电梯总量超过490万台,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左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梯安全运行态势较为平稳,但电梯安全管理仍不能忽视,因此做好电梯检测工作,尤为重要。
2 机械工程中影响电梯运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2.1操作不当
(1)为了上下行快速,经常出现反复多次摁按钮的习惯;(2)对电梯相关的上下行按钮用力过猛,造成按扭不灵敏;(3)小孩子在电梯内蹦跳,导致电梯运行不稳定;(4)某些装修工用坚硬的工具如扳手等代替手来摁按钮,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经常能见到的问题,如果不改正很容易造成电梯使用的损坏,埋下安全隐患。
2.2电梯安装因素
电梯安装是影响电梯运行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是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体现。电梯安装人员技术水平对电梯运行效果具有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电梯安装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缺少专业安装经验,电梯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安装中,安装人员要综合考量电梯紧急救援、电梯通风等情况。如果电梯内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将会造成乘客呼吸不畅,甚至造成死亡。此外,电梯安装过程中也要对一些不可见因素作考量,如突发火灾、电梯运行故障等问题,做好电梯求救系统,从而在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化。可见,电梯安装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对电梯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2.3缺乏维护保养
电梯是高灵敏的设备,只有定期进行保养才能保证其灵敏度,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除军事设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以外,所有场所的电梯需要进行年检,至少保证是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运行安全,不出现责任事故,保证人们生命安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主动申报的单位微乎其微。正是部分电梯使用单位不主动申请年检,各质检部门才通过制度规定,把电梯检查当成硬性指标来要求,对不能年检的,按规定进行处罚。
3 机械工程中提升电梯运行效果的方法
3.1做好前期验收工作
电梯安全检验是保证安全的基本前提,要进行验收前,需要全面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相关规定,规定中明确表明,特种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出厂或交付使用,但是,一些厂家并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对电梯只是抽查检测,安装后也没有良好测试,埋下安全隐患。一些电梯功能性改造、重大维修也需要进行合格验收才能投入使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电梯验收需要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执行,对出厂、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不得出厂或使用。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文件、机房、土建等进行文件查阅,确保轿厢、门系统、导轨、驱动主机等应文件符合标准规定。
3.2电梯安装环节中提升电梯运行效果的方法
3.2.1确保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
众所周知,电梯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选择安装人员时,电梯企业需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选择安装技术水平高、具备较高专业技术的人员,从而切实确保电梯安装过程的技术保障。
3.2.2提升安装人员技术的方法
要确保电梯运行效果,电梯安装人员自身要提升技术水平,深入研究电梯安装,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电梯安装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做好电梯安装工作。
3.2.3电梯企业需加强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升电梯安全运行离不开电梯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电梯企业需完善培训机制,把电梯安装效果视为安装人员技术水平能力的表现,并将其与员工业绩相关联,提升员工竞争意识,主动学习提升电梯安装技能。
3.2.4确保电梯正确安装
电梯安装过程中,需使用相关技术设备进行电梯安装。例如,通过JS-301电梯导轨共面性激光检测仪进行检测。JS-301检测设备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能够精确进行数据检测。测量过程中,通过激光对电梯两导轨间距进行检测。但是,这种监测技术中使用的激光器是二类激光器,影响人的视觉精神,因此检测过程中要做好相关保护。
3.3做好电梯的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避免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检查电梯运行情况,根据运行情况确定电梯润滑、测试、调整的频率,准备好电梯设备的备件,增强电梯维保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电梯维保工作效率。仔细检查电梯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保养维护工作的开展进行详细记录,客观评价电梯运行现状,并对电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更换的部件、维修的部位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针对电梯超负荷或不正常运行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保养维护措施。在电梯日常运行过程中,要检查电梯启动的舒适性,保证轿厢清洁,辩听电梯运行时的噪声和开关声音是否正常,以便于在第一时间掌握电梯故障隐患,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性检修。
3.4电梯的日常巡视与保养
1)配备专业的巡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若检查中发现安全运行隐患,则要及时停止电梯运行,并将情况通知运维人员,让运维人员尽快到达现场对电梯检修,待电梯经调试合格后再恢复正常运行。电梯管理人员要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清理,保证设备清洁干净,若电梯长时间未被使用,则要关闭电梯电源。
2)制订定期检查计划,对电梯重要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进行维修、调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电梯系统的传动控制安全运行,并且对机房、井道、底坑和轿厢也要进行检查,查看安全设施是否运行正常。电梯使用单位要定期评估电梯维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每年至少一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彻底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电梯整体运行、电气设备运行、机械设备运行、故障修复、零部件磨损等,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或修复零部件。
3)根据电梯使用年限和具体使用情况,科学制订大、中、小修计划,确定各类维修的时间间隔,定期维护调整曳引机、控制柜、门机、限速器等关键部件。一般情况下,大修、中修的间隔时间分别为5年、3年,维修重点包括电梯系统各部位的轴承拆洗、涡轮减速机油箱清洗、添加润滑油等工作。
3.5正确应对电梯突发异常
电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异常情况,如果电梯发生意外情况或突然停电,则需要通过电梯的自动保护装置进行防护,摁下电梯内部的红色呼叫按钮,不能对其他按钮随意乱按,更不能强行拉开电梯门。将身体靠在电梯壁上,两手抱住后头半蹲姿势等待救援。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作为一种使用性比较频繁的运输设备,其运行安全与否关系重大,一旦电梯在运行时出现问题,将会危及到乘坐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提升电梯运行效果,才能减少电梯故障的发生,进而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罗经纬,封士彩.高速电梯平层传感器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6,(1).
[2]王祥.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6).
[3]曾成龙.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探讨[J].低碳世界,2016,(10).
论文作者:余瑞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电梯论文; 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情况论文; 技术水平论文; 过程中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