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更多的依靠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生产力,但是火力发电能耗过大的弊端始终难以有效解决和控制。为了更好的提高火电厂运行质量许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运营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厂;运用探索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及时代的日益进步与发展,我国逐渐把社会生产主力投放于发电中。当前,我国最常用的发电结构为火力发电结构,但其能耗巨大,对世界资源紧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对于火电厂运行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热能动力工程的现状
对热能动力工程进行合理运用,可以切实强化对基础能源的运用程度,促进节能工程的稳定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奠定坚实基础。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考虑的首要项目是充分分析热量与动力间的转化问题。此分析环节往往会体现出较高的复杂性,并且期间所包含的专业理论也较为广泛。转化技术的提升,必须要有诸多专业技术的同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达到有效发展的目标。那么在具体行动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对热能动力自动化做出全面的探索;第二,应该在保证相关人资源充足的基础上,提升主体员工的整体职业素养。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的不成熟会使热能设备在具体运中不能充分体现其现实作用,所以还需要对热能动力的运用做出进一步钻研。
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的运用
2.1采取多级汽轮机
多级汽轮机时常会产生重热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指在上轮汽轮机内消耗的少量热能,可以被下一级及其后续的多级汽轮机重复应用。通过调整发电器机组的负荷压力来加以调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发电机结构的总体运行效率,进而极大减少电厂的生产成本,实现电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但在调整负荷电压设备时,极易带来能源方面的耗损,甚至会下降发电机组合结构的经济生产性。在发电机组合结构工作环节中,操作人员能调整重热使用率,把重热参数调整到标准范围以内,进而确保多级汽轮机内的多余热能,可以被下一级以及后续多级汽轮机所应用,既可以节省电厂的经营成本,又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的耗损。
2.2减少调压过程的消耗
在利用热能动力工程的过程中,“气过高”现象也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怎样减少因为调压过程造成的能源消耗,是把热能动力工程运用在电厂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发电机组装系统运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发电机组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能源消耗问题。然而在调节负荷电压机组时,不消耗能源是很能在技术层面实现的,甚至可能造成发电机组难以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在调节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减少发电机组的无用功,减少因不当操作等造成的浪费,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和投入,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风机方面的应用探索
在风机方面,主要探索的是采用仿真翼型叶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机位于电厂锅炉内部,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它工作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对风机进行实际测量又十分艰难,导致风机叶片的制作难上加难。国内没有对电厂锅炉工作与叶片制造之间的冲突进行全面处理的经验,并且缺少相关的科学应用技术。但可以考虑从机械内部的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分析,采用试验模拟的方式来研究,应该能够在叶片的测量和制作中获取较高的准确值和精密度。
2.4提高锅炉燃烧及控制质量
锅炉的燃烧控制方面是锅炉整个工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锅炉燃烧控制方面的技术研究影响着这一行业之后的发展,可见锅炉燃烧控制的重要程度,现在机械化的普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人力投扔燃料的使锅炉燃烧的方式,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空燃比里连续控制的技术方式,另外一种是双交叉先付的控制方式,其中的空燃比里连续控制技术方式中,PCL技术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工作,热电能比例闸主要处理数据的交换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利用微积分来对信号进行设置,燃嘴燃烧控制器的开放也需要得到准确的控制。双交叉先付的控制方式则是:由热电偶生成信号,并且通过它自身的温度转换成为电信号,之后就将测量出用电信号标记的锅炉的燃烧温度,此外,相较来说更加特别的是,双交叉先付的控制方式之中有一个专门对燃料质量进行控制的装置,这样会更方便于对燃料质量的管理,这样以来我们的数据就可以更加精确化,有助于之后的数据处理工作。
2.5提高热能和机械能转换效率
根据热能动力学,针对电厂锅炉进行分析,改进热能和电能的转变效率。现在电厂锅炉分析的重要部分是联系热能动力学的理论和需求,根据国内的技术条件,提高电厂锅炉的效率,促进效能的相互转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更加可靠的理论分析,并且把它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之中,促进技术的发展创新。电厂锅炉在发电的时候,需要各部门一同工作,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个体进行研究。实际中,操作人员需要联合电厂的发电实际情况,合理地提高锅炉内各部分零件的工作效率。
2.6完善锅炉内部构造
改进热能技术,全面开展内部整改活动,能够推进整个体系的发展。在调整电厂锅炉的高转化率时,不仅需要满足技术层面的需要,还需要对机器设备进行改进。很多机器设备在生产环节中需要较长时间的运行,这表明在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满足质量要求,所以对内采取改进措施,是确保机器设备质量的关键条件。同时,热能技术的改革活动要具有极强的决策作用,电厂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电厂的具体实情来改进,确保技术在现实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物尽其用,促进电力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广泛运用已经是大势所趋。除了传统的火力电厂过于损耗资源的因素外,还因为热能电力工程能够实现电厂的整体工作水平最大限度上的提升,从而实现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各项先进技术和操作的综合运用,在保障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升电厂的工作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郑福涛.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的优化与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08-109.
[2]隋本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14.
[3]王洪民.关于火电厂热能动力与生产经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22.
论文作者:杜晨,宋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热能论文; 电厂论文; 锅炉论文; 火电厂论文; 动力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