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双基、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等维度为指导依据和发展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出搭建桥梁、引导整合等相应的教学衔接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方法
1、前言
化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就需要从不同阶段出发,熟悉不同教师的讲课方式,做好知识的引入工作,对化学学科进行横向迁移和纵向提升,从而促进初高中过度阶段的学生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速度和质量。核心素养背景下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破,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一味的“赶进度”,“填鸭式”教学方法了,而是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感受,为日后的化学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
2、分析初、高中学段化学教学衔接断裂的原因
2.1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
初中化学只是对化学这门学科做出初步的了解,但是到高中阶段,课程增多,难度加大,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表面的含义,还要注重分析、应用。在初中阶段主要是以理解为主,但是在高中时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知识理解、运用的熟练程度的要求比以前有更大的提高,因为众多因素,使得初中和高中学段链接出现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延长,高中教师在教学时得不到应有的效率,学生稍掉以轻心,就会落下许多课程,进而出现应“听不懂”,“跟不上”现象。由于学生没有将初中和高中化学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不适应症”,许多学生在刚上高一的时候会感到迷茫,出现了学习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现象,这将导致高中化学的学习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便学生快速地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
2.2对初中化学知识不够重视
在初中学习化学时,化学知识以前背过就行,只掌握了考试的那一部分知识,没有注重分析、应用,导致很多学生并没与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所有选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没有将全部的知识掌握,到高中时有时候做题根本就不知如何下手。还有一方面就是初中阶段家长主要是对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导致学生对化学进行了忽略,由此导致学生无法快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3、探讨初、高中学段化学教学衔接中的教学方法
3.1做好知识点补充工作
目前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主要是在初三阶段开展化学教学的,教师所体现的就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后,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教师要求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了,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这样也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导致到了高中许多学生认为化学知识十分繁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也就不愿意学习化学知识,最终可能导致学生慢慢出现厌学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做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了解对于学生来说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在综合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来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实际教学中发现,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比高中化学知识更加笼统,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多的则是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且在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联系也是相对较少的。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就应该有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通过帮助学生逐渐积累化学知识,帮学生养成在学习上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从而在培养学生运用与理解能力的同时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另外,对于高中老师来说,注意对初三新教材删去的概念、理论和内容进行完善,整理出初高中所学的交叉的知识,做好知识点补充与完善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高中学习状态,保证知识点衔接的有效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记忆,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2做好教学难度控制
在义务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带领学生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降低教育难度难。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但是一些教师过度注重学生的升学,没有要求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只是单纯参考考试重点,更没有给学生传授在实际应用中创新的能力,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善,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体会不到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出现了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因此,应该要求高中老师不仅要对教材掌握的足够熟练,而且还要要求高中教师将知识串成一串,运用阶梯式或是螺旋式等教育方法,让学生适应学习难度,确保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只有做好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与调整,打好基础,才能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第一,要做好教材的把握。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穿插复习”,由于化学知识错综复杂,因此要从掌握初中与高中教学特点出发,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工作,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来全面分析教材。比如,自然界中的元素这一章,初中对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学生吧元素周期表背会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在高中阶段,对化学性质相似、原子半径如何变化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教材,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进行衔接,在做好创造性衔接的基础上来完善教学结构,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当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时,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初中教师不能只顾应试教育,应该注意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形成,尤其应对衔接高中教学知识的这部分做出讲解,将学科观念及思想真正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深化,不能一带而过。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要发展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度过这个衔接阶段,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方法让初中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理念。老师是这个阶段的领头人,要找出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标出努力的方向,在做好结合工作的同时来吸引学生,另外老师需要对化学知识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基本理论,时刻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和学生的反馈。进而提高对学生化学认知规律掌握认识的理论水平,让高一学生适应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并能积极有效地、创造性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沉下心来去学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言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2(5):56-58.
[2]陈赛清,陈良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56.
[3]孙建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覃华妮,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第二中学,职称:一级教师。
论文作者:覃华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论文; 阶段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